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裝明末》第424章 朝會
王永民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孫元化瞬間就明白了,敢情王永民這是打算在山東其他州府複製登州府的管理模式,又或者是方雲想要讓他這麽乾。

 王永民說的那些條件,在孫元化看來,除了兵源之外,其他的只要有錢就不是問題,而只要向商人征稅,就不愁弄不到錢。

 至於兵源問題,解決了錢的問題,人就更不是問題了,山東省幾千萬人,絕大部分都是農民。

 明末時期,農民和窮那是分不開的,只要破虜軍發的起軍餉,供得起飯,就不愁招不到兵。

 如果沒有出征金州這趟子事,方雲別說在山東個州府征收商業稅,就是登萊兩府的稅務司也遲早得撤銷。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如果方雲真能在金州站穩腳跟,牽製建奴,就算給他征點稅有算得了什麽,最關鍵的是,方雲不僅不需要朝廷給他撥軍費,還不會影響到山東每年要押往朝廷的賦稅。

 朝廷每年往遼東撥了幾百萬兩銀子,遼東不但沒有一點進展,反而越來越糜爛,要知道那些銀子可都是從各省征收上來的賦稅,皇帝都沒有機會花,就全部用來填遼東的坑了。

 和遼東這個爛攤子一比,支持方雲這邊就劃算多了,至於山東的士紳商,他們享受了幾百年大明給他們帶來的各種特權和福利,現在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犧牲一點點銀子又有什麽關系呢。

 於是孫元化道:“這件事有一定的可能性,朝廷為了遼東的戰事,已經向全國百姓加征了十多年的遼餉嗎!將每年高達數百萬兩的軍餉平攤到了全國百姓身上。

 如果僅山東一地就能完成為破虜軍提供後勤保障的任務,我相信除了余大成和山東本地的官員之外,部閣大臣們和聖上肯定願意樂見其成,我會想向首輔大人和聖上詳細說明我們面臨的問題。”

 紫禁城皇極殿,朝會當天。

 在周延儒的示意下,兵部尚書熊明遇把破虜軍攻佔金州和複州的消息向皇帝和諸位大臣匯報一遍。

 不過報上來的軍功是經過孫元化和王永民兩人加工的,畢竟要讓朝廷支持破虜軍在遼東以南對建奴作戰,就必須要讓朝廷看到破虜軍的價值。

 所以孫元化和王永民兩人一合計,建奴的傷亡就變成了三萬,遼東以南更是除了海州衛之外已經全部被破虜軍收復。

 雖然沒有三萬顆建奴士兵的首級為證,但是建奴高層,貝勒杜度的屍首以及幾十個員牛錄額真和甲喇額真的屍首已經送到了京師,都不用兵部派人到金州區調查。

 幾十員後金大將的屍首,剛一運到進城,兵部的官員就圍觀了一遍,尤其是杜度的屍首,兵部尚書熊明遇不僅親自派人到查驗,在查驗的時候,還親臨現場。

 雖然熊明遇沒有見過方雲,但他是兵部尚書,負責的就是天下軍事,方雲在他的任上立下的戰功,自然就有他的一分功勞,因此熊明遇十分著急想要確認這個功勞是真是假。

 皇極殿內熊明遇雖然是在向所有人匯報情況,但其實崇禎早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而且還和首輔周延儒就孫元化和王永民提出來的問題,做了深入的討論。

 今天上朝的時候,崇禎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自從登基以來,這四年多的日子可真不好過。

 地震,洪水、澇災,旱災,蝗災一樣都沒有錯過,還遇上了小冰河時期,導致全國范圍內糧食減產,隨之而來的就是陝西農民起義,四川土司造反,山西農民起義、河南農民起義。除此此外遼東連吃敗仗,建奴頻頻入境劫掠,登萊還發生了孔有德兵變。

 雖說在古代,各種災害並不少見,山裡的土匪和山賊也不少見,邊關地區有點戰事也很正常,但是想崇禎這樣,所有能碰上的天災人禍全部都經歷了的皇帝還真沒有幾個。

 也幸虧崇禎皇帝的心裡承受能力還可以,才能一直堅持下來,直到連紫禁城都被流賊攻破了,實在沒辦法在繼續堅持下去,才不得已把自己掛在煤山的一棵樹上。

 但是承受能力強,不代表崇禎能從容的面對這些天災人禍,就這幾年的功夫,內閣已經被他換了幾茬了,負責軍事的兵部尚書幾乎達到了一年一換,可見崇禎心裡火氣有多麽的旺盛。

 現在終於聽到了一個好的消息,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樣,崇禎能不高興嗎。

 “諸位愛卿,這是大捷啊!”

 下面的文武百官當中的大部分對大捷什麽的並不關心,登州距離京師一千多裡地呢,金州就更遠了。

 不過看到皇帝高興,自己的日子也就好過一些,文武百官們一個個也表現出了非常激動的神色,齊齊舉著手裡的象牙笏板跪地,山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雲能夠攻取遼南,剿滅了三萬余建奴,實乃為大明虎臣,正好登萊總兵的位置空缺,方雲既然立下如此大功,就讓他補了登萊總兵這個空缺吧!”崇禎大聲地說道。

 “啟稟聖上,臣聽聞方雲今年才十七歲,即便功勞再大,擔任登萊總兵恐怕不合適吧,否則方雲以後再立戰功,朝廷豈不是不賞無可賞,封無所封!”禦史趙文儒反對道。

 “臣等複議,況且遼南大捷,建奴的傷亡全是孫元化和方雲的一家之言,封賞一事,還需派遣官員到遼南核實之後才能定論。”

 趙文儒說完之後,立刻有十多個官員佔了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其他官員就算沒有站出來,當地對紛紛點頭,顯然是讚成這些人的觀點。

 其實包括趙文儒在內的所以反對方雲升官的官員都與方雲沒有什麽仇怨, 今天之前,大部分人甚至連方雲是誰都不知道,他們反對崇禎給方雲升官,純粹心裡不平衡,為了反對而反對。

 能在皇極殿上站著的,除了世襲武將年紀可能會比較小一點,其他哪一個不是四五十歲,就拿趙文儒來說吧,明年就過五十歲了,現在才混到一個右僉都禦史。

 方雲才十七歲,就當總兵,這讓過五關斬六將才混到四品官的趙文儒心裡怎麽能服氣。

 誰讓大明的總兵一般都是由左右都督擔任,最不濟也能混個都督同知,可即便是都督同知,那也是從一品的高官。

 雖然武官的官職位高權不重,就算方雲被提為右都督,在朝廷中也照樣沒有說話的份,但是一想到方雲十七歲就擔任總兵,趙文儒心裡就不爽。

 如果是以前,自己的提議被手下的臣子當面反對,崇禎的臉色肯定會很難看,不過這次,他卻是面不改色看著眾人,一副勝卷在握的樣子。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