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不做後主》第92章 1切為了北伐
  如果一開始僅僅是好奇,那聽到現在,孔明心中更多的則是震撼,滿滿的震撼,在其看來,劉禪的想法十分新穎,可以說打破了世俗的牢籠,一種不一樣的田畝制度將在漢中出現。

  “陛下是想在漢中推行,還是說打算在全國推行?”此時的孔明語氣變得平緩了不少,沒有了之前的嚴厲,或許真的被劉禪的這期良策所吸引般。

  “漢中只能說是試點,其實除漢中外,蜀中各地也存在程度不一的土地荒蕪問題,有著大把的肥沃土地沒有人耕種,而這種田畝制度最大的特點就是,你耕的越多,收獲的也就越多,避免了乾多乾少一個樣的弊端。總之,土地有很多,只要百姓想種,又願意付之行動,那麽我國的糧食收成不愁不會提高。”

  “此事倒也有可行之處,不過仍需與蜀太守楊洪、東曹掾蔣琬細細相商一番才行。”

  聽到孔明此語,劉禪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厭煩,真的墨跡!然心中怎麽想歸怎麽想,劉禪卻不能言明,想到這不禁有些鬱悶,若是自己權力夠大,不用被諸葛亮相掣肘,那凡事便不需如此,那顆剛剛沉寂的欲望之心,變得有些躁動。

  反正路劉禪已經想了,此時孔明不同意,便只能等了,田畝政策配上之前所提出的鼓勵多生多育的人口政策,以及相對應的服兵役制度,經濟方面不好說能有什麽提高,但是放在戰亂時代,數年下去,足以令民生國力得到有效發展。

  想到這,劉禪目光重新變得堅定,不能等了,時間緊迫,他必須勸說諸葛亮同意自己的想法,或者給予自己明確的拒絕原因。

  “相父,實行此田畝制度,好處有三。”

  “一則,授田百姓手中有著民生、官軍二田,官田不許交易,這同樣是保證了百姓手中有著一絲生存基礎,不至於淪為豪族佃戶,,哪怕再窮,只要肯努力,仍有一口之飯食。”

  “二則,流民、野人、異族甚至世家豪族為求得所分田地,必會自願獻籍納冊,至於朝廷戶籍管轄,如此一來,至少在形式將這些人拉到蜀國這條船上,表面上他們也成了蜀國之人,有利於將外地之人轉化為蜀國朝廷編戶,使朝廷所控制的農戶數量大大增多,進而保證了賦稅來源,屆時相比,朝廷所投的一季之資,不過寥寥之數。”

  “三則嘛...”

  聽得劉禪高談闊論,孔明平靜的面容下實則震撼不已,之前聽劉禪所講,孔明只能暫時理解到這是為了恢復國內生產,提高糧食年收入,要是時間足夠,容其細細多斟酌幾遍,未嘗不能想到這其中所藏有的其他心思,但是,至少這些心思,現在的孔明並沒有想到。

  再者說,哪怕之後能想到,也遠沒有劉禪自己親口說出來更加震撼,猜測歸猜測,劉禪親口說則更加說明,這是其自己的想法,田畝制度之中卻牽扯到了攏合少數民族,吸引外來人口以增加國民人口,甚至分田所帶來的戶籍編入,在某一方面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對人們的控制,這其實無形之中就是對士族大家的一種削弱。

  這種新的田畝制度其實也並非完全脫離之前的兩種田製,而是取長補短,做出了一定修改,用以現階段的國力恢復。

  與演義不同,相比於軍事才能,孔明最擅長的,也是最樂衷的便是治理國家,處理內政,而非在外征伐,盡管劉禪所說之法在其看來,尚有些稚嫩,但是,能夠如此想,便也不錯了,畢竟陛下才十七歲。

  孔明嘴角微掀,

笑問道:“還有第三則好處呢?還請陛下一並說完吧!”  “這第三嘛,隴西、涼遂之地長期戰亂,人口大減,隨著扶風馬氏等諸多大世家的消亡,田地亦有諸多荒蕪,情形與漢中極其相似,只要能夠在漢中成功實行該政策,到時便可在隴西、涼遂等地複製照搬。”

  “而這一政策,更能夠為我軍以後攻下涼遂等地,收復民心打下基礎,為我軍北伐減少潛在隱患!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該政策也是為了北伐!”

  “而且若是如此,只需一年,便可得數萬之兵,以助克複中原,中興漢室之舉!”

  正如,如何才能使天下百姓歸附?

  天下非一人天下,乃萬民之天下;同天下人之利者,得天下:將天下人之利獨佔於一人之私者,失天下!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何為民心,其實就是讓百姓對你有希望,對你有歸屬感,無外乎一點,那就是你能給予百姓超出現在原有的利益,利益之交才是最簡單、牢靠的。

  曹魏如此,那蜀國自然也可以,倘若北伐成功,得到隴西、涼遂等地的控制權,未嘗不能如此,而且也定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也百姓依附,得到百姓的支持,讓他們心向大漢。

  如此一來,北伐之後,對於所得之地,蜀軍也可以減少駐軍人數,更容易的同化原有魏國之郡兵,壯丁。

  對於此田畝制度,劉禪參考的乃是後世北魏孝文帝的均田製,雖有改動,但是無外乎調動人的積極性。

  “好!天也亮了,亮也該喚楊洪、蔣琬二人前來商議一下了!”看了一眼外面蒙蒙亮的天地,孔明淡淡開口道,恢復平靜的面龐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聞言,劉禪一喜,孔明終於不再給予模棱兩可的答覆了,而是打算開始商議了,這對於劉禪來說便是足夠了,若是諸葛亮直接同意,那才奇了怪,能夠勸到這般,已經很不易了。

  “不知不覺,朕竟與相父長談了一宿,實在是收益匪淺,好了,那便先到這裡吧,朕也該準備準備上朝了!”劉禪抹了一把臉,站起身來道。

  “陛下,今天是休沐之日,無需早朝!”同樣站了一宿的黃皓小聲提醒道。

  “是嗎?陽平跑了一趟,竟忘卻了時間!”劉禪輕拍額頭笑道。

  “陛下也累了,便回宮休息吧,晚些臣在與陛下相商!”孔明同樣站起來躬身道。

  “也罷,既然如此,那朕便先回宮歇息了,以後相父還需多教導教導朕!”

  “陛下聰穎,臣必多多與陛下商談國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