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趙瑗西湖的逸事傳遍整個臨安。一時間,這些逸事成了百姓飯後的談資。
聽完兒子郭杲的敘述,郭瑊激動得無與倫比。自己這邊把郭嵐的畫像送入宮,趙瑗那邊就當眾為郭嵐賦詩。
閑來無事,趙瑗常常就在書房裡閱讀經典。朱震和范衝都是當世名儒,趙瑗自然無法辱沒他們。
不一會,琦榕進來,道:“殿下,太后宣你入宮。”趙瑗看看琦榕,盡是幽怨之色。
趙瑗頓時明白,想必就是三個月前在滿園韋太后提的那件事了。
趙瑗整理幾下衣裳,起身就離開書房。
“放心吧,本王永遠都是你的夫君。”從琦榕身邊經過時,趙瑗停下來輕聲對琦榕道。
琦榕嬌軀猛然一顫,抱住趙瑗。良久,才道:“殿下,趕快進宮吧。”
……
差不多一刻鍾,趙瑗就趕到了皇城。趙瑗不敢耽誤,徑直往宮城的壽安宮而去。
壽安宮是趙構在韋太后南歸前夕特意修繕的,其規製,直追吳貴妃的寶清宮。
“孫兒拜見皇祖母。”趙瑗謹執後輩之禮,恭逢請安。
韋太后今日很開心,笑呵呵道:“瑗兒不必多禮,起身吧。來人,賜座。”
趙瑗坐定之後,發現張氏和吳貴妃都在場。
“瑗兒,還記得當初在滿園,我們談論的那件事吧?哀家和你的母后、母妃為你尋覓了一陣,挑選了不少大家閨秀。今日找你來,就是想讓你看看。”
恍惚間,趙瑗腦海裡猛然閃過了郭嵐的身姿。
“區區小事有勞皇祖母、母后、母妃。孫兒實在過意不去。”趙瑗急忙收回心神,答道。
“瑗兒說的哪裡話?這皇家大事,怎能不勞我們?難道瑗兒還嫌我們幾個多事?”韋太后依舊是一臉慈祥。
“孫兒不敢!”
“好了好了。我們趕緊看看畫像吧。這幾個女子可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如果不合你心意,我們就再選一次。”說罷,韋太后一招手,兩個宮女捧著八張畫像走過來。
聽聞普安郡王選郡王府,不少人都把自家閨秀的畫像送入宮來。前前後後一個有八十幾人。
在韋太后和吳氏、張氏的篩選下,只剩下八個。
趙瑗只需看畫像即可,並不需要知道對方的身世。
皇子選妃歷來就是個敏感的問題。皇子成家不可避免,但是作為皇帝,又會擔心皇子有一個強大的外家。
所以,宋代開國以來,對那些有勢力的皇子,選妃前不得知對方家世。就是為了避免有些皇子在選妃時心懷叵測。
況且,經過韋太后等人的篩選,而且給趙瑗過目,身世肯定不成問題。而不讓趙瑗知道對方身上,就是為了防止趙瑗會有目的地選妃。
第一幅畫卷緩緩展開,一個美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趙瑗沒有什麽表示,繼續看下去。
一幅幅畫卷相繼展開,到了第七幅時,趙瑗瞳孔驀然縮緊、兩眼放光。這女子,不是郭嵐又是誰?
直到八幅畫卷全部展開,韋太后才笑問道:“瑗兒,你覺得如何?有沒有合心意的?”
“孫兒不敢挑剔。”
“哈哈哈,好啦,瑗兒,你仔細看看,選擇一個吧。”吳氏出口道。
趙瑗故作沉吟,然後指著第七幅道:“孩兒喜歡她。”
三人同是一震,急不可耐地要宮女把畫卷轉過來。
“嗯,不錯。”韋太后笑眯眯道:“瑗兒的眼光不俗啊。”
“皇祖母見笑了。”
張氏正容道:“瑗兒,你確定了沒有?這裡幾個女子都是有頭有臉之人的女兒,一旦選中,就不能反悔了。”
趙瑗目光堅定道:“孩兒選定了。就這位姑娘了。”
韋太后點點頭,示意宮女把其它七幅畫卷拿走。然後又對一名太監示意。
太監離去後,吳氏就滔滔而道:“瑗兒。這位姑娘的名字叫郭嵐……”
……
郭瑊曾是汴京巡防營的一名百夫長,資歷深厚。在臨安也頗得他人尊重,甚至聶盤都要給郭瑊幾分薄面。
在郭瑊的庇護下,郭杲順利從了軍。郭瑊不願郭杲外駐,在聶盤的操作下,郭杲成功地進入京都巡防營。出任北門一隊正、進義副尉。
宋代底層軍製,五人一伍,置伍長。二伍一什,置什長。五什一隊,設隊正。二隊一百夫,設百夫長。
今日,郭瑊和郭杲都在休沐,閑暇之時,父子常常切磋武藝。
就在父子倆極速過招之時,管家入稟道:“老爺,宮裡來人了。”
郭杲大喜:“父親……”
郭瑊擺擺手, 道:“隨我去看看。”
來的正是韋太后派出來的太監,道明緣由之後,郭瑊笑道:“有勞公公了。我這就去通知小女。”
郭杲識趣地遞了一包銀子給那宦官。
繡閣裡,郭嵐無神地看向窗外盛開的海棠花,腦海中一次又一次閃過那個令人沉醉的身影。
“小姐!”丫鬟梨妞小跑地地進來,慌慌張張道:“小姐,老爺叫你出去。聽說宮裡來人了。”
“什麽?”郭嵐驀地站起來。
“趕緊給我打扮一下。”驚慌之後,郭嵐趕緊讓梨妞給自己梳妝打扮。
沒有拖延,郭嵐隨著宦官,快速來到壽安宮。
“民女郭嵐,拜見太后娘娘、貴妃娘娘、賢妃娘娘。”郭嵐盈盈施禮。
韋太后目視趙瑗,笑著對郭嵐道:“這位是普安郡王。”
郭嵐轉過身,見趙瑗笑吟吟地看著自己,俏臉一紅,急忙見禮道:“民女見過郡王殿下。”
趙瑗和郭嵐見了一面之後,便離開了。剩下的事已經不是他可以操心的了。
可以說,趙瑗選妃,但最後一道坎是后宮的太后妃子。如果郭嵐給太后好的印象,婚事就八九不離十了。
第二天,韋太后將此事告知趙構,趙構表示無異議。隨即下旨,給趙瑗賜婚。
至此,趙瑗和郭嵐的婚事正式定了下來。
此消息一出,郭瑊頓時成了風雲人物,郭府前門庭若市。甚至聶盤在他輪值時,都幾次特意召見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