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一章要交代的東西太多,難以取舍……正在趕稿中,大約兩個小時後能看。
在抗戰初期,中國的國際交通線主要有五條:一是以香港為轉運港的廣九-粵漢路;二是以越南海防為轉運港的桂越線;三是以越南海防為轉運港的滇越鐵路;四是以新疆霍城為陸路口岸的陝甘-甘新至蘇聯的西北線;五是在三八年八月開辟通車的滇緬線。
三八年十月,廣九-粵漢國際交通線路被日軍阻斷。
三九年十一月,桂越國際公路被日寇切斷。
四零年六月,隨著法國對德作戰的失利,滇越鐵路又被日軍完全切斷。
四一年四月,隨著《日蘇中立條約》的簽訂,西北國際運輸線路也停止了運輸。
至此,中國的國際交通線只剩下滇緬線,滇緬國際交通線成為了中國抗戰大業名副其實的“輸血管”。
緬甸位於印度洋北岸,南瀕孟加拉灣,東鄰泰國、老撾,西北與孟加拉和印度接壤,東北背靠我國西藏和雲南,猶如一枚菱形的鑽石鑲嵌在亞洲東南的中南半島西部。
滇緬國際交通線的樞紐滇緬公路東起昆明,向西南延伸至緬甸境內的臘戍,中國在海外購買的戰略物資以及華僑和英美的援華物資由下緬甸的仰光國際海港登陸,然後經由貫穿南北的中央鐵路運抵臘戍,再通過滇緬公路運至昆明和沾益等地,最後經過川滇中路、川滇東路、滇黔公路轉運至抗戰大後方重慶以及鄂、湘、桂等抗戰前線。
為切斷滇緬這條中國最主要的國際通道,日寇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就采取了多種政治和外交上的措施,並多次派出海空航空部隊以河內機場為基地,轟炸了薩爾溫江(怒江下遊在緬甸境內的部分)上的惠通橋、湄公河(浪滄江在緬甸及一下河段)上的功果橋,但都沒能封鎖住滇緬國際交通線。
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寇偷襲珍珠港,並向英美宣戰,同日,英、美、荷、加、澳、新等二十多國相繼向日本宣戰。
十二月九日,中國對日宣戰,同時向德、意宣戰。
十二月十一日,日、德、意、三國在柏林簽署《日、德、意聯合作戰協定》,並於四二年一月十八日簽署了《日、德、意軍事協定》,規定了各自的作戰地區和作戰行動大綱。
日寇的作戰地區“大致為東經七十度以東至美洲西海岸的海面及在這一海面的大陸和島嶼(澳洲、荷屬印度、新西蘭)等地區”以及“亞洲大陸”。
日寇的作戰行動大綱為:“消滅英、美、荷在大東亞的根據地,進攻並佔領其領土;殲滅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的英美陸海空兵力,確保太平洋的製海權。”
至此,日、德、意三國的*侵略陣線形成。
為此,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英美兩國首腦在華盛頓舉行了“阿卡迪亞”會議,商討了國際反*戰爭的問題,並認為“中國抗戰牽製了日軍三分之二的主力部隊,是抗擊日本陸軍的主要戰場,支持中國抗戰,對太平洋戰場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並建議“成立中國戰區,統一指揮中國及泰國越南等地的抗日軍隊。
十二月三十一日,羅斯福總統致電委員長,提議成立中國戰區。
四二年一月一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的二十六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規定加盟各國“保證運用軍事與經濟之全部資源,以對抗與之處於戰爭狀態之‘三國同盟’成員及其附從國家”,並“保證不語敵國締結單獨之停戰協定或合約”。
一月三日,
中國戰區宣告成立,並在重慶設立了一個聯合計劃參謀部,由委員長出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無論這一結果經歷了怎樣的利益博弈和考量,都表明了一個事實:中國的抗戰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至此,中國積弱百年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在國際社會上站起來的契機!
當然,契機只是契機而已,中國要想在國際社會上真正地站起來,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犧牲!
一月十五日,第三次長沙會戰落下帷幕,日寇大敗,倉惶逃回原防區,遺屍遍野……中國軍隊取得長沙大捷不僅進一步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也讓在反*戰場上暫時失利的盟國軍隊為之士氣一振。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進一步向盟軍證實了中國軍隊抗戰到底的決心和敢打敢拚的精神,但,這還遠遠不夠。
委員長出任了中國戰區的最高統帥,但是,泰國和越南已經在日寇的控制之下,已經沒有可以可以指揮的盟軍,所以,中國面臨的第一個犧牲便是――遠征軍。
二月一日,日寇已相繼攻陷土瓦、毛淡棉,緬甸局勢岌岌可危,英方終於放下了日不落帝國的矜持,請求中國軍隊入緬增援,遠征軍第一路軍下屬第六軍迅速向芒市、遮放、龍陵集中,相繼進入緬甸景東、毛奇一帶布防。
二月十五日,日寇開始進攻仰光,十六日,遠征軍第一路軍下屬第五軍接到入緬作戰動員令,整裝待發。
正如前文所說,緬甸的地形就猶如一顆菱形的鑽石,口小肚子大、尾巴尖,全境面積不過六十多萬平方公裡,比四川稍大,比青海略小,國境東、西、北三面都是山嶽和高原,地勢北高南低,中央部分為平原。境內山川大致可分為三山夾三河:自西向東有三條大山脈――阿拉乾山脈、高黎貢山脈和怒山余脈,三山之間自西向東有三條大河――伊諾瓦底江、錫當河和薩爾溫江。
三月七日,第五軍先頭部隊――機械化第二百師日夜兼程,終於抵達同古前線。
與此同時,新編二十二師和第九十六師也在芒市登上了英方安排的汽車,緊急開赴緬甸戰場。
滇緬公路蜿蜒曲折,李四維從顛簸在盤山公路上的軍用大卡上回頭望去,仿若置身雲間。
“狗日的,”陳懷禮臉色蒼白,望著後面在蹣跚公路上蜿蜒曲折的車隊,有氣無力地苦笑著,“要不是趕得急,老子情願下去走路!”
“這路……”鄭三羊倒是精神依舊,卻也滿臉感歎,“也不知道是怎修起來的!”
抗戰從來都不只是軍人在拋頭顱灑熱血,那前線的工事、後方的軍用機場、一條條交通線……無一不飽含著萬千百姓的血汗!
滇緬公路從昆明經下關、保山、龍陵等地,由畹町出國界,外接緬甸臘戍,再與緬甸中央鐵路連接,沿線高山大川起伏跌宕,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十分複雜,全長一千一百四十六點一公裡,雲南段全長九百五十九點四公裡;緬甸段一百八十六點七公裡。經與緬英當局商定:中國在原來已築成的昆明至下關公路的基礎上,負責修築下關到畹町中國境內的路段,全長五百四十七點八公裡;緬方負責修築臘戍至畹町的緬境段,以一年為限。
三七年十一月二日,國民政府正式下令雲南省府,由行政院撥款兩百萬元,限期一年修通滇緬公路,打通國際交通線。
十二月,雲南省府采取“非常時期”動員辦法,通令該路沿線各縣和設治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相當縣一級的政權機構),征調滇西各縣百姓二十多萬,並緊急抽調陸軍獨立工兵團一部及擁有當時最高級築路工程技術水準和施工技術力量的交通部直屬施工隊伍,經過九個多月的艱苦奮鬥,終於三八年八月底提前竣工通車。
中國人民僅用九個月時間就戰勝了橫斷山脈,讓這條曾被世界上許多工程專家預言需三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盤山公路提前竣工,一舉震驚了世界,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軍民傾力抗戰的決心!
滇緬公路修築期間,李四維正在武漢抗戰,自然不知道這段歷史,但他的感慨卻是由衷的,“當中國人團結發奮之時,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戰勝他們!崇山峻嶺不能,大江大河不能,小鬼子也不能!”
“對!”鄭三羊一怔,連忙點頭,“我們的民族有著黃河一樣堅韌而偉大的精神!”
說著,鄭三羊便低聲地哼了起來,“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金濤澎湃,”
李四維跟著和了起來,“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
車裡眾將士也紛紛打起精神和了起來,“結九曲連環……”
在汽車的轟鳴聲中,那歌聲並不嘹亮,但仍隨風在盤山公路上飄蕩開去,引得周圍車上的將士紛紛附和,“從昆侖上下……”
汽車在公路上奔馳,歌聲在崇山峻嶺間飄蕩,飄蕩……那是中華兒女的不屈呐喊,那是鐵血將士們在以歌詠志,“……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一曲唱罷,余音在高黎貢山上繚繞,在崇山密林間掀起了陣陣波瀾。
“痛快,”一曲唱罷,陳懷禮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早曉得,老子早就唱了,也不用遭這一路罪了!”
“對啊!”盧鐵生連忙點頭附和,蒼白雖然還有些蒼白,但目光中卻多了幾分神采,“兄弟們,再唱一首吧?”
“成,”眾將士紛紛附和,卻聽得後面的歌聲已經飄了過來,“風在吼,馬在叫……”
“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眾將士一怔,連忙跟著唱了起來,歌聲再次飛揚起來。
“喬,”駕駛台裡,手握方向盤的英國大兵臉上帶著一絲驚奇的神色,“你的同胞還真是神奇呢!剛剛還都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唱了一首歌就好了……”
“約翰,”副駕駛坐著一個黑發黃皮膚的青年,依舊是一身英國大兵的裝束,但一口中國話卻十分流利,還帶著一絲自豪,“以後,你會發現他們還有更多神奇的地方!”
“是嗎?”約翰一雙碧眼緊緊地盯著前面的山路,但臉上的笑意卻更濃了,“我很期待……我們現在正需要一支神奇的友軍!”
汽車在公路上奔馳,歌聲在崇山峻嶺間飄蕩,飄蕩……那是中華兒女的不屈呐喊,那是鐵血將士們在以歌詠志,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一曲唱罷,余音在高黎貢山上繚繞,在崇山密林間掀起了陣陣波瀾。
“痛快,”一曲唱罷,陳懷禮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早曉得,老子早就唱了,也不用遭這一路罪了!”汽車在公路上奔馳,歌聲在崇山峻嶺間飄蕩,飄蕩……那是中華兒女的不屈呐喊,那是鐵血將士們在以歌詠志,“……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一曲唱罷,余音在高黎貢山上繚繞,在崇山密林間掀起了陣陣波瀾。
“痛快,”一曲唱罷,陳懷禮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早曉得,老子早就唱了,也不用遭這一路罪了!”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一曲唱罷,余音在高黎貢山上繚繞,在崇山密林間掀起了陣陣波瀾。
“痛快,”一曲唱罷,陳懷禮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早曉得,老子早就唱了,也不用遭這一路罪了!”汽車在公路上奔馳,歌聲在崇山峻嶺間飄蕩,飄蕩……那是中華兒女的不屈呐喊,那是鐵血將士們在以歌詠志,“……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一曲唱罷,余音在高黎貢山上繚繞,在崇山密林間掀起了陣陣波瀾。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九天神皇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