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終結者》第169章 宴請準備
之前的商議,最好的辦法便是借機會跳出江寧城的風暴眼,待塵埃落定之後再來收拾殘局撿便宜。

至於跳出的途徑,自然是指望李璟將自己任命為伐楚大軍的監軍。

這些都是當日議定的,但那時和現在的不同在於,彼時還是一個普通皇子,現在則管轄了澄心堂這個合檔案,作坊乃至還有計算中心的龐大的怪胎機構。

其次還有茶樓和唇華鋪子等產業,也放不開手,不過這倒是好辦,扔給李景逷盯著就是。

至於澄心堂肯定是要始終控制在自己手裡,自己出任監軍的時候,澄心堂是自己的情報後盾,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來暫管。

這個人選,李煜心中模糊的有了個大膽的想法,但時機還不成熟,所以只能埋藏在心中,連李景逷都沒告訴。

然後還要一個人物居中協調應對,發號施令,之前李煜就在頭痛,這樣一個諸葛亮式的人才到哪兒去找,眼下南唐政治勢力范圍已經定型,該投效的早就各自投效完畢,說眾正盈朝,野無遺賢也不過分。

可突然冒出個史虛白來,分明就是最佳人選。

所以怎麽才能讓此人為自己效力呢?

只能投其所好了,史虛白在茶樓幾口就破解了空心湯團的做法。

想來在吃喝一道上也是同道中人。

於是三日後,李煜要親自下廚房了。

Nnd,皇子啊,充作夥夫,給一個白丁做菜。

他娘的史老東西,老子這頓飯可不是那麽好吃的,吃完你這個老東西就給老子賣命吧!

周公不過吐哺,蔡邕堪堪倒履,老子可是扔掉皇族的面子充賤役,怎麽說也得和吳起吮癰一個級別吧,姓史的,快到碗裡來!

下廚倒也簡單,問題是硬件上的差距讓人有點頭痛。

前世不少人閑暇時都以自己下廚房為樂,李煜也不例外,當小白領時每逢雙休日,便到菜場超市轉一圈,拎回大堆雞鴨魚肉,蔬菜瓜果,在廚房一陣忙活後,再請幾個朋友把酒小聚,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可現在他才算明白為什麽孟子當年為什麽要說君子遠庖廚。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聽起來很有道理很仁慈,但李煜覺得這都是借口,主要是這時節的廚房實在不是一個安樂之所,廚子被認為是賤役也在意料之內,這工作環境和條件和後世沒得比。

此時的中國依然是燉煮和炙烤為主,後者往往弄得廚房滿是煙氣,畢竟這個時代沒有抽油煙機。

至於巨大的灶台使用不便,缺乏各種調料還得自己想辦法臨時搭配湊合,都是擺在面前的攔路虎。

幸虧是皇子,又管著澄心堂,手裡是大把大把的資源。

廚具,炊具什麽的又不是原子彈高科技,只要稍微講幾句,以這個時代工匠的本事,很快就能造出合用的家夥來。

直接讓人去禦膳房把領班王太監找來,一通比劃之後,王太監拍著胸脯表示,壘幾個灶台而已,一天時間足夠。

李煜小心翼翼的表示疑慮,這麽快會不會影響強度,萬一做菜做到一半,這灶台塌方可是要出大事的。

王太監笑了,“六郎,這灶台壘起來才用得上幾塊磚啊,何況用的是糯米汁加黃土來黏合,造城牆也就如此了。六郎放心便是。”

(忽然想到,糯米是不是應該被叫作江米,才符合本書一貫的特色?)

有了灶台,就得考慮炊具了。

鐵鍋已經出現,與其叫鐵鍋,倒不如叫鐵釜來的更貼切。

就和前世的電飯煲內膽差不多。

用生鐵鑄造而成以代替陶瓷,

取其傳熱快,不容易破碎的優點,別改進還沒影子。至於上輩子那種能煎炒烹炸爆炒溜汆的鬥笠型中華鐵鍋,一直要到宋中期後才被發明出來。

實際上前世聞名遐邇的四大菜系,最早成形的淮揚菜是明朝中期才算初步定型,其它三家則是清朝的事情。

所以眼下雖然也是華夏,但在吃的方面和前世確實是兩種口味,烹飪方式上以燉煮和燒烤為主,粗一看倒是和古代歐洲差不多。

另外就是多了樣讓李煜聞風喪膽,死活不敢碰的料理-魚膾-淡水魚刺身。

上輩子沒少吃日料,只是淡水魚刺身是敬謝不敏,不但自己不吃,還嚴令太寧和李景逷不準碰。

這兩人知道李煜整天鑽在澄心堂裡看書,對他多少有點盲從的意思。

至於李璟和鍾皇后那兒,李煜也是苦口婆心的勸,但聽不聽就沒法講了。

畢竟自己不能把後世那套寄生蟲理論拿出來,琢磨了半天只能從茹毛飲血乃野人所為,順便翻出北邊契丹人喜食生羊血拌蔥的記載作為論據。

如此才讓向來以風雅自詡的李璟徹底改掉了飲食習慣,至於之前吃下去的魚生中是不是有寄生蟲或者蟲卵,那就看是否天佑大唐了。

倘若老天真眷顧這一方水土的話,大概李璟應該是滿肚子線蟲、肝片蟲、絛蟲,然後英年早逝。

可從歷史的行程來看,李璟至少還能活個十來年,可見上天並沒有厚待南唐百姓。

如果李璟現在暴斃,那麽李弘冀帶著天雄軍回江寧奔喪順便強行繼位。

真這麽做的話,李景遂和李景達是攔不住的。

按照他的性格,登基後的第一件事情,只怕就是北伐中原。

眼下正是北伐的窗口期,一旦出兵的話,能撈到不少好處。

然而李璟卻依然活蹦亂跳,可見很多事情確實是民民中自有天意。

鐵鍋的問題倒也好辦,澄心堂裡可是一堆能工巧匠,李煜跑帶金作監又是一番比劃。

金大匠撓撓頭,“大王,這物倒也簡單,做法可以有兩種,一種是用生鐵翻砂澆鑄,另一種是用熟鐵打製,不知大王鍾意那種?”

“那就熟鐵打吧”

上輩子看《舌尖上的微商》就有介紹說打製的鐵鍋。這次幾個菜都是以爆炒為主,講究火大油猛,熟鐵快炒鍋應該較之生鐵鍋更合用一些。

李煜一琢磨後,便讓金大匠按照尺寸先製兩口。

第二天,廚房灶台壘好,鍋也送來。

李煜查看後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麽。

是了,沒法快速方便的調節火力大小。

上輩子在城市裡煤氣灶擰開便是,火大火小,擰幾下就行。

現在用的是灶頭,要調節火力只能靠增減柴火,這對爆炒這種對火候要求極高的做法很不利。

招來王太監一問,倒是也有現成解決方案,一種是讓一個小太監蹲在一旁拿根管子吹火,第二種高級一些是用手風琴式樣的人工鼓風機,一開一合之下效果倒也不錯,此物名喚做橐(tuo)。

看看時間還有多,李煜也懶得用這些老物件,直接把竹木細作的大匠喊來,又是一通比劃,兩個時辰後,灶台旁便多了一個方形的箱子。

側面還有個手柄,李煜讓人點燃灶火,又讓一個小太監捏住把手,反覆推拉。

火苗子瞬間從灶口噴出一尺多高來。

禦膳房的王太監和金作監的金大匠頓時眼珠子都綠了。

二話不說,跪下磕頭,求李煜把這玩意賞給他們。

“六郎,六郎”王太監皮厚,明明和李煜沒什麽親近關系,卻也一口一個六郎的套近乎“此物能鼓出如此風力,倘若搬到禦膳房,小的們日常整治的菜肴味道會更好!”

眼看李煜虛著眼睛看著自己,王太監也心虛的不敢往下說,畢竟自己乃是“光祿寺的茶湯”的始作俑者……

金大匠卻義正詞嚴,連連磕頭道:“還請大王賜下此物圖樣,以便仿製!”

“噢?”李煜好奇,這個金大匠平時話不多,但手下頗為扎實,深得李煜信任。

只是現在直言要圖紙,這是為何?

金大匠見李煜看著自己,便解釋道:“小的,是鐵匠出生,不但會打鐵還略知煉鋼!”

“明白了”李煜擺手阻止道“此物的圖樣你去找竹木細作的大匠拿吧,就說是我同意了的,但切記不得流傳出去!”

“是”金大匠一拱手,興衝衝的出門而去。

李煜一聽到說煉鐵便明白了金大匠的心思。

鋼就是碳鐵合金。

如何控制鐵中碳的含量便是煉鋼的基本要義所在。

中國古代製鋼無非是三種方法,第一種用直接還原法從鐵礦石中還原出鋼來,做法就是反覆鍛打,比如東瀛的玉鋼,雖然質量不錯,但產能感人到足以讓工部尚書淚流滿面,兵部尚書滿面淚流。

第二種,生鐵在高溫下攪拌脫碳,但這樣只能製出熟鐵(現代意義上的低碳鋼),做兵器很不合格,主要用於民用比如做鐵鍋,但就算是熟鐵在古代也是被可以尊為鋼的。

第三種也就是中華古代常用的做法灌鋼,生鐵和熟鐵在高溫下相互滲透,但此法對高溫中氧氣的需求極大,原來多是用橐來鼓風,風量小效率不夠。

金大匠剛才被李煜發明的風箱嚇了一跳,隨即想到此物若是能用到煉鋼上,比的橐的鼓風效率提升何止翻倍?

因為風箱可以做的很大,自然鼓風量就大,而橐礙於材料來源和操作工藝,在尺寸上發展有限,類似的風琴式鼓風機械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發明,但同樣只能做到手風琴大小。

歐洲人用了各種方法增大其體積,但效果都不好,一直到十七世紀中期,歐洲人才用上了中國在宋朝就發明的推拉式風箱,從此橐一物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便被徹底打入冷宮。

而且風箱是可以放在地上或者架子上,這樣就可以多個並聯使用,如此一來鼓風的數量多大大增加。

所以李煜隨口一說的這個東西,在金大匠眼裡,不啻於萬金重寶,有了此物後煉鋼的的效率可以成倍增加。

這點李煜倒是知道,現代煉鋼不管是高爐還會電爐,都得死命往裡吹氧氣,以加速反應。

眼下製純氧看起來和天方夜譚差不多,但多吹點空氣進去,倒是可行。

打算請人吃飯,結果卻無意間爬了煉鋼的科技樹,李煜自己都覺得有點風中凌亂,這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

上輩子商科生一個,煉鋼是真不會,充其量知道些原理,還知道電爐要用針狀碳素電極,因為政府消滅小高爐,轉而用電爐煉鋼,導致某家生產碳素電極的企業股票瞬間暴漲200%,但這些知識在南唐一點卵用都沒。

不過,既然搞出了風箱,再看金大匠那興奮的樣子,這些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把。

不指望跑步進入工業社會,但鋼鐵產量自然是越高越好的,不光可以用來製造武器甲胄,就是手裡這鐵鍋, 也得用熟鐵啊。

……

拿破侖說過:“請客菜要好!”

尤其是打算通過這頓飯,讓史虛白上自己的賊船,不對,怎麽是賊船呢?

分明是順著歷史的行程乘風破浪的巨輪啊……

李煜把自己關在澄心堂裡,反覆思量,務必要菜色一出,便震住對方。

可惜這是正宗歷史位面而不是魔法或者仙俠位面,否則加點特效,像x華小當家似的,一揭蓋子就讓菜肴閃閃發光,映著食客的眼神也閃閃發光,如此還沒吃就能提升食欲不是。

歪門邪道無法奏效,那麽隻好在菜色上下功夫了。

想了半天,總算劃定了菜單,簡簡單單四菜一湯。

雖然沒有八項規定,但皇子親自下廚,這是南唐乃至華夏都空前絕後的佳話,不管是傳到他國還是上了史書記載都是大大的佳話。

重要的是這個事情的性質,而不是數量,否則他一個人在灶下煎炒烹炸弄出一桌滿漢全席來,這就不是皇子而是廚子了,風雅佳話便成了任性胡鬧來。

稍稍弄幾個精品,意思意思,把自己這番禮賢下士的做派傳達給史虛白就成了。

反正到時候哪怕讓禦膳房弄好菜,說是自己親手所製,史虛白只怕也得和著感激的淚水一掃而光,以示深受皇恩。

至於這淚水,一半是真感激,另一半大概是感慨皇族生活之艱難,順便對“光祿寺的茶湯”有了感性上的認識。

……

4k的大章。慘啊,昨天首訂才408,要是少9個多好,我還能偷懶。昨天多一更,今天又多2k。還欠2k……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