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臣要收拾董元醇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點便是他們不能接受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其實“四日密談”之後,兩宮與八大臣已經達成了包括奏折呈皇太后“禦覽”在內的幾條妥協條件,實際當時已經變相形成了一個“垂簾與輔政兼而有之”的體制。簡單點說,兩宮太后眼下與垂簾聽政,差的是一道簾子。不過八大臣能夠給實惠,卻不能給名義,垂簾聽政可是有違祖製和鹹豐遺命的事,作為祖宗家法和鹹豐遺命的守護者,他們死活也不能開這個口子。
第二點是親王輔政,奕欣是什麽人,鹹豐的頭號政敵。兄弟倆從道光年間開始掐,一直掐到鹹豐咽氣,鹹豐到死都沒忘了打壓自己的六弟。作為鹹豐的嫡系,鹹豐意志的繼承者,八大臣當然以打壓奕欣為首要任務,不收拾奕欣不錯了,怎麽可能和他共享政權。奕欣現在的勢力已經不小了,若是再給他輔政的權利,他還不天啊!
董元醇說是讓恭王與八大臣“同心輔弼”,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肅六和鬼子六勢同水火,怎麽可能六六大順,所謂“同心輔弼”完全是一句風涼話。而且一旦奕欣加入了輔政行列,則以他皇帝親叔父的身份,於情於理都應該列於首位,奕欣可成了顧命八臣的“領導”了。這無異於是讓八大臣,尤其是肅順將已到手的權力拱手讓人,世間哪有這樣的便宜事。,一貫雷厲風行的肅順,算是吃錯了藥也絕不會同意。所以他斷然決定,對這個折子進行全力還擊,在“以儆效尤”的同時,徹底打消恭王等人的“政治幻想”,從而進一步鞏固鹹豐臨終制定的政治體制,以及自己的既得權力。
高宗乾隆爺晚年,由於年老“倦勤”,加他對軍機領班和珅的極度信任,曾令所有章奏在呈皇帝禦覽的同時,均需另錄一副本送軍機處,使得軍機大臣(實際大概是和珅一人)能與皇帝同時知曉所有奏折的內容。這其實已經是嚴重威脅君權的舉措,和珅之能成為大清絕無僅有的“權臣”,這實在是一個重要原因。乾隆爺一生極度自負,以為和珅萬不敢蒙蔽自己,所以慮不及此,一點也不擔心和珅威脅到自己。後來當仁宗嘉慶爺親政,第一件事是收拾和珅,第二件事是馬把這條“規矩”立即明令廢止。不過即便是權傾朝野如和珅,他所能看到的也只是“副本”而已,且頂多是與皇帝同時看到。而現在的顧命八大臣卻因為讚襄一切政務的關系,能夠先於皇帝看到奏折的原件。
因為此時皇帝還沒有大權獨攬的能力,實際君權是兩宮太后與八大臣共享的,所以八大臣和珅強的多。和珅只是竊取了一小部分君權,八大臣則是實實在在的掌握了一大部分君權。小皇帝屁都不懂,兩宮太后也只能維護權威,治理國家都得靠他們八個,所以這是他們應得的權利。正是因為這項特權,在兩宮太后看到董元醇的奏折之前,八大臣已經快把奏折給翻爛了。
肅順氣哼哼的與杜翰商量好了將來的反擊措施,先是不能輕饒了董元醇,然後還得把董元醇背後的周祖培揪出來,老師學生一塊修理。肅順與杜翰商量處理人的時候,焦佑贏已經擬好了駁斥董元醇的諭,除了罵街的話不能說,什麽難聽的都用了。不過雖然一切都準備緒了,八大臣卻並沒有立即做出行動,他們要按先前與皇太后約定的“規矩”,將這個折子和當天的其它奏折一起,呈兩宮皇太后禦覽。
兩宮太后見了奏折之後,非常的歡喜,算是親王參與輔政一條,她們也是非常喜歡的。西太后本有權位之心,東太后也想維護君權,所以垂簾聽政這一項,正她們的下懷。“四日密談”的時候,她們有這個心思,不過因為八大臣特別抵觸所以沒有明說。現在外面有了群眾的呼聲,她們倆有心順水推舟了。
給皇帝添派師傅一項,兩宮太后也很認同。小皇帝可不是什麽乖孩子,雖然還小,但是已經非常頑劣了,她們急需一個好師傅來好好管管皇帝。另外皇帝的師傅肯定不能是普通官員,怎麽也得是個紅頂子,她倆也有心借這個機會拉攏幾個不屬於恭親王和肅順派系的重臣。榮祿和安德海不能公開活動,能拉攏到她們麾下的都不是什麽大人物,這選派師傅一事正是她們拉攏重臣的好機會。
親王輔政一項,她倆也不是完全排斥,她們是不想奕欣攙和進來。畢竟這位六爺的勢力太大了,若是他成了輔政大臣,肅順一夥人同不同意且不說,兩宮太后自己也有點擔心。不過除了奕欣,還是有其他選項的,如七爺奕譞。雖然奕譞非常不成熟,而且剛剛給兩宮惹了禍,但是兩宮太后還是覺得他和自己是一條心。而且七爺這個人很好控制,將來也不會威脅到皇帝。有了這麽位近支親王,可以壓一壓肅順等人的氣焰了。不然現在的朝政幾乎是肅順的一言堂,兩宮兩眼一抹黑,幾乎是肅順說什麽是什麽,兩宮有心反駁也不知道該怎麽下手。
不過細想了一會之後,西太后知道自己是空歡喜了,不論這奏折的內容她們兩個太后多喜歡,八大臣這一關怕是過不去。垂簾聽政八大臣是很反感的,將來或許還能商量,但現在離著“四日密談”才十幾天時間,明顯是不太合適。親王輔政更是動了八大臣的權利,不把他們逼急了才怪,絕對沒有商量的余地。添派師傅一項或許還有可能,但是和前兩項混在一起,肯定也是沒得說。不過要是否了這個折子,兩宮太后還有些舍不得,下發又怕惹急了八大臣,所以她們選擇把這個折子給留下看看。
按常規,頭一天“呈禦覽”的奏折,皇帝(現在是兩宮太后)在批閱之後或朱筆批示,或等第二天召見軍機大臣商議後再作處理。但無論如何,也要趕在第二天召見軍機之前將原折發給軍機處,以便軍機大臣事先知道內容後,好先商定好處理意見,於“見面”垂詢時有所準備。(清朝有萬千不是,清朝的皇帝卻真的都十分勤政,尤其是自世宗雍正起,除皇帝臥病不起外,更無一日不召見軍機大臣,久而久之,這樣的召見,有了一個聽起來十分親切的說法,叫作“見面”。)不過皇帝還有個從明朝傳承下來的“特權”,是把一些自己認為或內容敏感,或此時尚不便處置的折子留下來不發給軍機處,以表示對這個折子不予處理或暫不處理,這有個專門的術語叫作“留”。而在軍機處,凡被“留”的折子叫“淹了”,意思是這個折子好像被大水淹沒一樣,不必去探尋下落,軍機處當然也不必為此去負任何責任。這樣的作法,在皇帝自然是一種特權,在臣下卻難免會產生皇帝對所“淹了”的折子到底是什麽態度的各種揣摩。兩宮太后的留下看看,等於是把董元醇的這份折子給“淹了”。
這樣的做法雖說是君主的特權,但此時的八大臣卻萬難接受。因為這份奏折的內容太敏感了,皇太后“淹了”它,在八大臣看來,一則無疑是暗示太后對董元醇的提議不無興趣,可能是恪於“祖宗家法”和顧命八臣的權威才不置可否。二則若是董元醇這個折子如果沒有做出明確嚴厲的處置,朝臣派的那幫閑人,不免揣摩出皇太后的意思,此後“效尤”者必眾,一旦形成風氣,則顧命八臣難以控制局面了。
“這怎麽能行呢?這道折子不能留的!你馬去內奏事處,跟他們說,昨個兒送去的折子還少一件,跟他們要回來!”兩宮太后畢竟還是缺少經驗,她們留董元醇的奏折一樣激怒了八大臣。一項溫爾雅頗有風度的杜翰,居然對著來送回奏折的小太監吼了起來,而且要把奏折要回來。
“這……”小太監是個跑腿的,當即為難了起來。
“還不快去!”八大臣現在共享了君權,哪裡還想以前一樣敬重宮人,杜翰抬手給了小太監一個嘴巴。
“嗻,嗻……”小太監狼狽的捂著臉,跑了出去。
八大臣驚疑不定的商議了一會,剛剛那個小太監跑了回來,氣喘籲籲的看著八大臣, 一臉的為難。
“折子呢?”杜翰急忙問道。
“回堂,折子要不回來了!”小太監害怕再挨打。
“為什麽?”杜翰更急。
“西邊留著看呢!”小太監苦著臉答道。
“唉呀!”杜翰氣的直跺腳。
見沒了自己的事,小太監一瘸一拐的退了出去,杜翰剛剛跺腳,正好踩在他腳趾,都快疼死他了。
“幹什麽,跺腳捶胸的。急管什麽用,急了抓蠍子,餓了啃石頭啊!”肅順到不急,反而說起了俏皮話。
肅順剛剛一直在抽水煙袋,思慮了一會,他已經有了成算。明天“見面”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對董元醇的折子做出明確嚴厲的處置,而且他還要給兩宮太后、尤其是西太后一點顏色瞧瞧。他要一勞永逸,不僅要斷了朝臣們的幻想,也要掐滅了兩宮的念頭,不然兩宮太后總想著出來垂簾,即便這次過了,將來早晚還是要出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