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節出逃關系到閣羅鳳王位的安穩,閣羅鳳在誠節府上撲了個空,心知不妙,便連忙率軍追出了城,一直追到南詔和劍南的邊境,戎州所屬管的羈糜州。
羈糜州乃土民自治之州,戎州所屬管的羈糜州多達八十一個之多,面積極大,是戎州自身的數十倍,大唐極少在此駐軍,一應軍政多由當地吐司自己做主,大唐罕有插手,所以閣羅鳳雖然追到了羈糜州的邊界,但也未曾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可就在他跨過邊界,繼續深追的時候,卻發現情況越發地不尋常。
此處是羈糜州的茶馬官道,南詔來往劍南的貿易商旅眾多,若是擱在以往,此時正是人煙稠密的時候,來來往往走動的商客和山民時常可以看見,但今日卻反常地很,官道上安靜的一片,莫說是人,就連鳥都不見幾隻。
就在他心生疑惑,猶豫是否要繼續深追的時候,許多士卒卻突然從四周的山林中殺了出來,這些士卒個個披甲執銳,裝備精良,一眼望去便與尋常的當地族兵大不相同,反倒像是從劍南調來的大唐精銳邊軍。
閣羅鳳看著迎面殺來的士卒,心中大驚,忽然意識到了什麽,此地大唐所屬,他領兵來次有叩邊的嫌疑。
可當他想要調停時卻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這些士卒已經不由分說地和他帶來的禁軍廝殺在了一處。
“我乃大唐皇帝親封的新任南詔王閣羅鳳,無意冒犯大唐天威,還請將軍停手。”閣羅鳳初登王位,不敢惹怒大唐,他騎在馬背上,看著唐軍中將來模樣的男子,高聲呼道。
可唐軍這邊的將領卻毫不理會閣羅鳳的話,抽出手中的橫刀,指著閣羅鳳道:“我乃檢校左武衛大將軍,劍南防禦使,新息侯馬,閣羅鳳你枉顧皇恩,忘恩負義,竟敢擅引刀兵攻我大唐,今日我便要取了你的性命,向陛下謝罪。”
原來這將來不是別人,竟是在平戎城練兵的馬。
閣羅鳳一聽到馬自報身份,心一下子涼了半截,他意識到今日的事情必然是個陷阱。
馬何許人也,堂堂新息侯,正三品武臣,李瑁不在劍南,整個劍南軍務便以他為尊,這麽大的人物竟然親自帶兵出現在一個不起眼的羈糜州內,實在是反常至極。
馬的出現,再加上他方才強戴在閣羅鳳頭上的帽子,這足以證明今日之事是有人設計好的。
而以馬如今的身份還有誰能隨意指派於他?除了那個一手提拔他的壽王李瑁,普天之下還能有誰?
一個誠節不可怕,哪怕是十個百個他能應付得過來,可若是手握劍南軍政大權的李瑁想對付他,那他可就危在旦夕了。
閣羅鳳看著如狼似虎的唐軍,意識到了自己處境的危險。
顯然這些唐軍從一開始就沒有和解的打算,他們根本就不是為了防衛羈縻州,他們從一開始就是衝著他們來的,幸虧自己警覺,沒有徹底落入唐軍的埋伏,否則自己恐怕此時已經是一具冰冷的屍體了。
若是李瑁想對付他必定還有後手,當下的局面還是保命要緊,他咬了咬牙,當機立斷地做了決定,拋下了還在為他廝殺的眾位將士,扭轉馬頭便往回奔逃。
閣羅鳳畢竟是南詔國王,他胯下的戰馬雖比不得李瑁的照夜玉獅子那般神駿,卻也是難得良馬,不過眨眼的功夫便逃出了百米開外。
馬也沒料到閣羅鳳竟這般果斷,看著他逃離的身影心中大急,抽出馬背上懸著的弓箭便瞄準了閣羅鳳的後心。
“咻!”
一聲銳響,利箭劃過長空,直奔閣羅鳳而去,不過這箭卻是失了準頭,射在了閣羅鳳的右肩上,並未能射中他的後心。
“啊!”
鋒利的箭簇入肉,閣羅鳳疼得大叫出來,險些栽下馬去。
閣羅鳳連忙緊緊地保住馬頭,掛在馬背上,肩上還掛著來回晃動的箭,迅速地逃離了。
馬看著漸漸遠去的閣羅鳳,氣急敗壞地將手中的弓箭扔在了地上。
“新息侯這是怎麽了,難不成一箭未成,想要棄武從文了?”一陣玩笑聲在李瑁身後想起,高適緩緩走了過來。
高適和馬相識已久,又都是李瑁的心腹,兩人關系極好,高適官爵雖不比馬,但這些玩笑自然是開得的。
馬看著高適,無奈地搖了搖頭道:“我這箭術著實是稀松了些,方才那箭若是南八射出的,此時閣羅鳳想必已經死了。”
馬曾和南霽雲切錯過武藝,南霽雲槍箭雙絕,無論是槍術還箭術都高出馬不止一籌,馬對南霽雲也是佩服地緊。
高適笑道:“仁傑不必妄自菲薄,南八箭術之高,整個長安十六衛中都難逢敵手,你若是和他比,恐怕一輩子都難比上。”
馬道:“我倒也不是非要和南八比,只是就這樣錯過了射殺閣羅鳳的良機,未能為殿下除去大患,心中實在是覺得可惜。”
高適道:“閣羅鳳做事當機立斷,絲毫不拖泥帶水,的確是個人物,難怪殿下會這次重視他。不過縱然他逃回去又能如何,屆時只要殿下大軍壓境,閣羅鳳依舊跑不了。”
馬點頭道:“無論如何殿下的交代我們總算是完成了,我立刻遣人將戰報八百裡加急發於殿下和兵部,下面我們就該準備南征事宜了。”
馬一道急令,劍南鎮一封加急的戰報便日夜兼程地送往長安,這封戰報送到李瑁的手中也不過兩日後的事情。
“南詔王閣羅鳳枉顧聖恩,擅動刀兵,竟親自率軍攻打劍南羈縻州,傷人無數,視我大唐天威如無物,兒臣請旨南征,降罪南詔,用閣羅鳳的人頭洗雪恥辱,以警效尤,告誡邊境各族。”
大唐今年來南征北戰,普天下之罕有能攖其鋒者,李隆基正是志得意滿之時,沒想到今日竟被一個小小的南詔給輕視了。
李隆基聞訊當場大怒,下旨命壽王李瑁為南征元帥,統領劍南大軍征伐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