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還看今朝》第9卷 第27節 落實
第1366章 落實

 楊天誠對沙正陽的意見還是十分重視的,略一沉吟就道:“你的意思是我們應當利用現在這段時間,先把我們自己準備工作做好?”

 “嗯,只有夯實內功,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和先機,我雖然還不太了解咱們中州的情況,但中原新區還是一個空架子,高新區和經開區的發展思路不清晰,定位模糊,現在又有中原新區這個規格更高、內容更豐富、前景看起來更美好的新區出來,那怎麽來尋找各自的定位,找準發展路徑?恐怕市委市政府要好好考慮。”

 “中原新區也就罷了,從省裡到市裡都會日益重視,但高新區和經開區已經這麽多年了,但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不明顯的問題很突出,一旦未來我們都把重心轉移到中原新區去了,那高新區和經開區怎麽辦,會不會被淪為邊緣化的境地?”

 沙正陽提出了一個最現實最迫在眉睫的問題。

 各自的定位,還有未來市裡是如何打算安排這幾個定位照理說應當截然不同的功能區,高新區技術產業不高新,經開區產業壯大前幾年還不錯,但這兩年又明顯放緩了,培育不出新的增長點,中原新區還是紙面上,下一步該怎麽辦?

 楊天誠不知道沙正陽話語裡是不是有對這幾個理論上應該是中州市經濟增長點和突破口的功能區工作進展不太滿意的意思,但人家說得也有道理。

 中州高新區一直顯得存在感不足,小打小鬧,也沒形成氣候,經開區倒是有些規模,但食品產業佔了大頭,也還有一些電子、機械、電氣這一類的產業,也有一定規模,但總體來說不強不大。

 中原新區本身確立時間太短,還停留在紙面的研究討論上,具體落實還沒說到那裡來,這樣一張卷子交在面前,委實不太讓人滿意。

 “正陽,你擔心的的確是一個問題,咱們都清楚,高新區也好,經開區也好,從當初建立之日起,目的就是要發展產業經濟,嗯,最早是要依靠工業化來拉動城市化建設進程,即便是到目前,這個目標也也沒有改變,嗯,中原新區出來了,省裡賦予了更高層面更豐富的內涵外延,現在省裡市裡也都還在研究其定位和規劃,咱們姑且不提,但高新區和經開區要有一些新氣象新動向,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如何來改變,在哪些方面要做出改變,你有一個好的考慮麽?”

 楊天誠這番話倒也情通理順,市委定方向,政府具體來操作,他們兩人要先把方向和路徑定下來,才能談得上具體的推進和操作。

 沙正陽笑了起來,“天誠書記,其實咱們也沒必要繞那麽多圈子,中原新區拋開不談,那麽就剩下高新區和經開區,還能談什麽?咱們中州高新區和經開區難道還能和燕京或者上海、廣州那些高新區和經開區比,說一千道一萬,就落到一個事情上,產業和項目,再說直白一點,就是要培育產業,這一點沒什麽好多討論的,……”

 “……,內培外引,就目前來說,重點還是招商引資拉來項目,當然可以不必拘泥於某一項產業,可以在政策引導上有些傾向,但是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中州現在還沒有多少底氣嫌這嫌那,只要符合法律和環保要求,能帶來就業和稅收,大小不論,行業不論,先進來再說,日後再來考慮如何優勝劣汰和政策調整擠壓的問題,……”

 楊天誠苦笑,這一位還真的不客氣。

 挑明了說,現在的中州的確沒多少底氣,不說撿到盤子裡都是菜,但起碼有願意到中州投資的,你高新區或者經開區敢稍稍忸怩一下,只怕人家就到嵩陽、三川這些區縣的開發區去落地了,人家條件沒準兒比你還開得好呢。

 “唔,歸根結底一件事情,咱們培育本地企業壯大這項工作一直在做,但效果不算太好,今後也會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但迫在眉睫,或者說最能立竿見影的,還是要招商引資,尤其是能引來一些大型製造業的項目,可能這才是對我們中州最具帶動作用和影響力的,正陽,你怕是心裡有些譜兒了吧?”

 楊天誠也挑開問,沙正陽就挑開說:“有,但目前中州這邊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當初漢都也是如此,現在我們正好可以接著這段時間非典帶來的緩衝期,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你具體說一說,要針對性的做哪些工作?”楊天誠也不在意,現在就是要刺刀見血真刀真槍做事的時候了。

 “高新區和經開區的模式要改,招商引資要效仿漢都高新區那樣搞一站式服務,先把服務體系建立起來,規范服務流程,這是樹立形象的一個最佳契機,只要頭開好了,養成了好習慣,未來很多工作要好開展得多,……”

 沙正陽略作沉吟:“我初步考慮的兩個比較大的項目,一是上海通用的新生產基地,而且據我所知通用方面一直希望在內陸地區建設一個生產規模比較大的基地,我覺得中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地,只要我們工夫做到家,大有希望,但這個過程也許要半年一年才能敲定。”

 楊天誠精神大振,連身體都微微前傾,“通用汽車?真的有這個意願?能行麽?”

 很顯然連楊天誠也沒想到通用汽車或有意進入內陸地區,而且他也沒想過中州可以承接這樣一個機會。

 汽車產業的價值和意義不言而喻,其帶來的龐大的產業集群和豐富的產業鏈,還有稅收和就業,乃至對一個地方整體經濟的拉動,都是極為可觀的。

 以一個大通客車為例,和龐大的轎車產業相比,哪怕大通客車在國內客車行業算是巨頭,但是客車和轎車的需求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數上的,即便這樣,大通客車仍然給中州市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所以一旦通用汽車的生產基地能落戶中州,無疑能為今年中州的招商引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絲毫不亞於漢汽豐田對漢都的意義。

 “天誠書記,我只能說根據我的情報,上海通用有此意願,但是這個意願有多強,時間節點,選址的考慮,可能就需要我們去工作來了解和掌握了,這個基礎之上,才能談得上去爭取。”沙正陽還是很謹慎的,不敢輕誇海口。

 上海通用不比漢汽豐田,當初漢汽豐田其實是集全省之力去爭取,而起漢都也的確有較為完備的基礎,所以才打動了豐田,但目前中州情況遠不及漢都,而且上海通用選擇沈陽華晨也有一些其他因素在裡邊,所以要擊敗沈陽,把上海通用拉到中州,肯定還要做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

 “好,就憑這一個項目,只要能拉到我們中州來,我們市委市政府怎麽努力都值了!”楊天誠有些激動,“正陽,你覺得我們可以在哪些方面先動起來?”

 “我考慮是在經開區或者高新區來引入這個項目,經開區基礎最好,資源最合適,有現成的,高新區相對弱一點,但是高新區向東可以拓展,前景更好,緊鄰的三川縣據說省裡有意推進其縣改區,這樣的話,如果延伸過去,對三川的發展也大有裨益啊。”沙正陽不動聲色的道。

 楊天誠果然意動。

 他就是從三川縣委I書記成長起來的幹部,對三川有很深的感情,一直希望為三川多做點兒事情。

 這種心態很正常。

 實際上論條件經開區顯然比高新區更合適一些,但是沙正陽說得也沒錯,高新區前期發展不力,現在亟待振興,而且與三川緊鄰,如果這個項目群拉過來,高新區一時間吃不下,或者鋪開來不及, 那就可以把三川縣積極性調動起來,一起來承接這個巨大的項目群,同時也能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對三川是一個巨大的支持,未來也有利於三川撤縣建區。

 楊天誠遲疑了一下,“正陽,放在經開區還是高新區再議,但我們可以把一些準備工作做起來,你說的一站式服務中心,嗯,其實市裡原來也議過,但遲遲沒有落實,我看不能再拖,讓雷仕群和薛一行立即帶隊去漢都考察,回來之後盡快推開,另外讓經開區和高新區都要思想準備,要大乾一場,招商引資將會是我們今年工作的重頭戲,我就知道你手裡有乾貨,需要省裡支持,我來負責,……”

 “還有,區縣這邊和職能部門這邊,正陽你要抓緊時間熟悉,嗯,建剛向我匯報了,調整工作不是放在嘴巴上的,還是那句話,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改作風就調整,要說到做到,兌現落實,你也可以借機好好了解考察一下,……”

 楊天誠後面這番話,意味深長,但沙正陽卻聽得很明白。

 近期可能更新少一些,各種因素都有,希望能盡快恢復。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