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還看今朝》第9卷 第25節 薑是老的辣
第1364章 薑是老的辣

 沙正陽也不得不承認,薑是老的辣。

 楊天誠之前的確和自己有過默契,要在這一次人代會上好好給幹部們上一課,觸動一下中州幹部們還有些守舊的思維和觀念,但是他沒想到楊天誠會把自己先前造出來的勢發揮得這麽好,堪稱淋漓盡致。

 不但借助自己帶來的話題衝擊中州幹部們的心防,而且也旗幟鮮明的闡明了態度,就是要從現在開始徹底改變原有的格局,不會再像以往那樣聽之任之。

 “……,正陽和我在探討中,他也提到了其實漢都在2001年以前其實情況也並不算太好,甚至和成都、武漢現在已經被漢都超越的城市相比都還有一些差距,但是為什麽能在短短兩年間就能實現反超,主要還是我們的幹部群體從思想觀念上,從紀律作風上,從業務素質上,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其中漢都市委也拿出了許多措施,我就問正陽,那你覺得最有效的措施是什麽,你覺得能讓漢都發生巨大改變的關鍵是什麽?”

 所有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楊天誠這麽問,肯定是有意要在中州效仿漢都掀起一場風暴了。

 “正陽告訴我,漢都市委提出了一個觀點,幹部思想素質大提升,紀律作風大轉變,其實就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改作風就處理人,從領導幹部下手,從班子成員著手,……”

 台上台下又是一陣唏噓涼氣,這個沙正陽真特麽是虎啊,居然給楊天誠來這個建議?!

 你這是要四面樹敵,得罪大多數啊,真不想在中州乾長久?

 沙正陽也在咧嘴,這楊天誠可夠狠,把自己一下推上了前台,不過他倒是不在意,早有這個思想準備,甚至他還很樂意形成這樣的印象。

 他來中州不是混日子的,也不是靠討好一幫庸庸碌碌的幹部就能行的,那毫無意義。

 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幹部,恐怕還會感謝自己給他們這樣一個機會,他也相信在中州,更多的幹部還是希望能夠讓現在的中州像漢都一樣迎來一場飛躍式的發展巨變的。

 “……,正陽告訴我,當初漢都市委痛下決心,一次性調整了六個工作開展不力的區縣主要領導,其中包括兩名區縣高官,五名區縣長,十五個區縣的班子成員加上市直機關的班子領導在三個月內的兩輪調整中,共計調整了六十三名,……”

 這才是震動最大的!

 對於台上台下的幹部們來說,說什麽都沒有最直觀的動人最具有衝擊力和說服力,楊天誠這番話幾乎就有點兒毫不客氣的敲打和威脅了。

 “正是通過這樣大刀闊斧,甚至是壯士斷臂式的大調整,加上幹部作風整頓和素質提升專項工作的開展,才使得漢都市幹部風貌為之一新,也才有漢都市隨後兩年在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等重點工作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才使得漢都市在2002年一躍成為全國營商環境僅次於深圳和蘇州,排名第三的城市,而漢都市2002年起營商環境還排在地23位,而我了解了一下我們中州的營商環境排位,呵呵,都不好意思向大家提,第六十七位,嗯,連續三年都在六十多位徘徊,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啊?……”

 楊天誠講話不像其他領導那樣條理性很強,而是頗有跳躍性,輕而易舉就能引導人們的思路從一個問題跳躍到另外一個話題,而且還不容易讓人有突兀感,沙正陽覺得自己的思路都很容易跟隨對方而動。

 “……,所以啊,我就在和正陽市長說,刮骨療傷也好,壯士斷腕也好,有時候雖然會覺得痛,但是你卻不能不為,領導崗位,關鍵崗位,如果你放任一個屍位素餐混吃等死的人在上邊,耽誤了一個部門,一個地區的發展,你就是在瀆職,在犯罪,在對我們中州七百萬老百姓的瀆職犯罪,……”

 人代會開成了一個對2003年工作展望和士氣鼓舞大會,倒是讓很多人都始料未及。

 工作展望說得過去,但是這士氣鼓舞,而且是一種相當另類的方式來進行振奮鼓舞,就讓很多人回去之後要三思了,甚至徹夜難眠也不少。

 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一次新來了一個市長似乎就帶來了很多不一樣,連帶著原來不太喜歡在大會上多講話的市高官也破例的說了很多話,而楊天誠是素以不多言但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著稱的,他在這個會上講話,不能不讓人要多掂量幾分。

 “沙市長,漢都真的一次調整了那麽多領導幹部?”沙正陽沒想到這一位矮胖墩兒男子會疾步跟上來和自己並行,問出這樣一個問題。

 “包部長,我可沒信口開河,其實可以去了解得到,當然不是說靠這一輪大調整就能讓漢都的表現如何如何,漢都原來的底子也比我們強,以營商環境排序來衡量的話,漢都基本上是在18位到25位之間徘徊,但通過幹部調整,作風整頓,素質提升等持續一年多的工作,才使得漢都的表現有了一個較大的變化,這也是實情。”

 矮胖子是市委組織部長包建剛,他是去年才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轉任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的。

 “我來漢都一年了,還第一次見到天誠書記在會上講這麽多話,講這麽深,嗯,不瞞您說,他提到漢都的人事調整,我心裡也在打鼓,如果我們中州也要這麽做,我這個組織部長該怎麽來作?”

 包建剛的話不像是一個組織部長,特別是在對自己這個市長這麽說,似乎就有點兒不合適了,沙正陽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受了楊天誠的示意或者自己腦補了些什麽,但是他決不相信能在這個位置上坐著的人會頭腦簡單。

 不過他還是對對方的坦率有幾分好感,他思考了一下才道:“這要看天誠書記怎麽來統籌考慮了,但我覺得,恐怕有時候長痛不如短痛,如果必須要走某一步,那麽早走肯定比晚走好,倒是未必要按照某一個模式來,但是如果條件成熟了,該調整就應當果斷調整。”

 包建剛點了點頭,“市長看來您還是傾向於盡早調整啊。”

 “嗯,但前提是要搞清楚是不是已經不適合某個崗位上了,當然,我不諱言,中州很多工作沒做好,既有客觀因素,但是恐怕主觀方面,或者我們一些領導幹部不太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一點組織部門應當要認真對待和研究。”

 沙正陽不是不敢表態的性格,既然包建剛要來問自己,他當然要鮮明表態,至於說誰不合適,他現在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相信很快他就會有自己的發言權。

 包建剛似乎也覺察到了沙正陽的態度,笑了笑:“正陽市長,天誠書記對下一步全市各項工作的開展特別是我們組織工作很重視,嗯,昨天天誠書記也和我長談了一次,主要就是談到了下一步一些具體的工作,我也在思考,我們的組織人事安排和調整,如何有針對性和傾向性,在不同時段不同崗位上的一些側重,……”

 “建剛部長,我大略理解你的意思了,我的建議,組織部門還是可以先行摸底,具體傾向性和針對性,其實不用我說,建剛部長心裡也有數,我估計天誠書記比較著急,但人事調整是大事,要慎重,所以這一點上雖然我主張早動不如晚動,但仍然要做好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

 沙正陽來了一招太極推手,這個問題上他只能把態度表到這個程度上,再說深層面一些,就不合適了,畢竟自己才來幾天。

 不是說一定要按照各個區縣的經濟發展表現來對標,那不客觀,也不科學。

 當然並不是說沙正陽不想參與到這一輪人事調整工作中去,他很清楚在自己介紹了漢都的經驗之後,楊天誠已經意動, 對中州幹部人士進行調整勢在必行,但他不太主張中州也按照漢都的模式去進行。

 漢都大調整是建立在漢都市已經有了相當充分調研的準備之上,茅向東和呂宗平二人已經形成了一致的意見,自己這個組織部長當時也是更多的服從,但現在自己對中州的情況還不了解,還需要一些時間,楊天誠如果這麽急促就要進行調整,只怕反而會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

 包建剛無疑是來為楊天誠作一個試探,但沙正陽覺得完全無此必要。

 這些話題完全可以通過當面的對話來實現溝通,自己也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認為那樣會受到刺激。

 或許是楊天誠覺得自己太年輕,在某些方面會太敏感?

 還是別的什麽人有一些其他想法?

 “建剛部長,不如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向天誠書記匯報一下我們溝通的一些想法?”想到這裡沙正陽含笑發出邀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