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大明做翻譯》第18章 沐猴而冠
  經歷了凌晨這次小小的“意外”,眾人對此行更加了謹慎,將馬車四周包裹的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梅雨寧挑選了好幾個南鎮撫司的軍士,因此對這種特殊差事更有心得,為防止這些俘虜路上不老實再生事端,給他們喝的水裡又摻了些曼陀羅花徑磨製的藥粉,也就是俗稱的蒙汗藥。計言和梅雨寧架著首輛馬車帶路,其余人或駕車,或在車內監視,這麽準備妥帖,就上路了。

  此時日本結束了戰亂不息的南北朝時期已近二十年,算是一段和平發展階段,尤其是大阪到平安京一帶,屬於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核心勢力范圍,所以這百余裡的行程雖是山路,但路寬易行,一路上旅人客商以及武士僧侶來往絡繹不絕。

  計言拿著王景弘留給他的地圖,牽引這這四輛馬車一路風馳電掣,路上亦曾遇有日本官兵攔住問起,就答說為是明朝使臣大人們購買的飲食禮物。日本兵士雖然狐疑,但是他們早已收到足利義滿的嚴令,對待明朝使臣相關活動要尊重尊重再尊重,因此看到計言亮出來明朝使臣相關令牌路引等,又看這群人都氣勢不凡,沒敢多言聲。

  如此這般,眾人一路暢通無阻,順利於黃昏時分趕上了鄭和的車馬隊伍輜重隊伍。

  鄭和等二百余使臣團成員以及隨性禮物輜重無數落腳於平安京外驛館,足利義滿為了迎接鄭和使團,特意著人將平安京外的驛館都打掃的乾乾淨淨並且提前準備好附和明朝人習慣的吃食。

  當晚趁夜,計言等人將俘虜趕下馬車,由軍士們牽引著也送進了驛館內,如同河流入海。

  這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不甚高明,日本沿途官兵也早有察覺,可他們並未采取什麽行動阻止。本來明朝使臣是客,他們是主人,應該是客隨主便,不過這會子,卻生生的是主隨客便,隻要這些明朝來的客人們不太過分,日本方面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計言、梅雨寧先向鄭和交了差,王景弘上前來,給了計言一身新衣服,說是明日明朝使臣團的主要成員要正式進入平安京,這正式入京還有個儀式,並且要去皇宮拜會日本天皇,因此儀表還是要整潔一些。

  計言略微有些疑問,因為此行聽著看著,討論到日本方面的時候,都是隻說將軍足利義滿,但是明天第一天見面卻又是去拜會天皇,這天皇和將軍,目前是什麽關系?

  王景弘隻一句話就解了計言之惑。

  足利義滿現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二日,使臣團百余人具皆早起,整備好車馬所帶禮物,人員換上錦服,給車馬披上玲瓏華蓋浩浩蕩蕩的開進日本首都平安京。

  這車馬隊伍一進入平安京,他們仿佛集體來了一次時間和空間的穿越,恍惚間這些人是回到了唐代的京城長安城。

  也不怪他們有這種感覺,因為古京都的城市布局的規劃基本就是完全山寨了長安,尤其是一樣的市坊製街道布局,以天皇居住的皇宮為中心,皇宮兩側分別居住著達官顯貴,整個城市像極了一個碩大的棋盤,大小基本一致的長方形區坊一字排開整齊劃一,應和著典型的東方皇城管理思維。

  道路名字也甚好記憶,從北向南,所有東西向的道路為一條大路,二條大路這麽順序下去直到九條大路,從東向西正中間是直通皇宮的是朱雀大路,然後兩側分別是名字一樣的,一坊大路,二坊大路順序而列。

  明朝使臣們此刻就走在朱雀大路之上,

目的地也是這條路的重點,日本皇宮太極宮。  為了表示對大明使臣們的尊重,足利義滿要求在使臣車馬隊伍進城的時候,所有路邊的平安京的居民都要低頭跪拜,甚至不允許抬頭直視。

  計言行走在使臣隊伍中間,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兩邊烏壓壓的跪著成片成片的人,然後自己在隊伍中間趾高氣揚的行進。

  他有點興奮,慢慢的挪到也在隊伍中的梅雨寧附近,說道:“這些日本人還是很知理的嘛。”

  梅雨寧顯然並不認同這個說法,哼了一聲,嫌棄的說道:“沐猴而冠。”

  看來這些日本人是把他得罪慘了。

  進入皇宮,計言雖然還沒進過南京的大明皇宮,但是好歹從現代而來,故宮的影像還是看過的,因此這天皇的太極宮就無甚稀奇的了。天皇現在毫無權勢和威望,雖然看上去就是個中年人模樣,但是行動上顫顫巍巍,話也說的不太利索,因此鄭和等人也草草的結束了這象征性的拜會。

  第二日,一行人前往了平安京北郊外的鹿苑寺,足利義滿此時為了控制日本強大的僧寺勢力,常年居住於一座專為他修繕的寺廟之內,到了寺院門口。明朝的侍衛們留在寺院外面等候,鄭和、王景弘、王喜、計言還有禮部一位官員和一位總兵共計六人步入了這座特別的寺廟。

  本來王喜按照身份等級是不該出現在這的,不過不知道處於什麽考慮, 鄭和也安排他過來了。

  前面由日本侍從和官員們領路,鄭和在前,其余眾人根據官階大小一應尾隨,走在這奢華的寺院之中。

  悠閑雅致,山林湖鏡。這鹿鳴寺中有一座三層閣樓樣建築,名曰舍利殿,別致靜雅就不說了,奇特的是三層分別采用不同建築風格,一層是日本古代樣式名曰“法水院”,二層為日本當代樣式名曰“潮音洞”,三層也是頂部乃是中華唐代風格的“究竟頂”。更特別的是這舍利殿大殿四面圍牆都是包裹著真真兒的金箔,陽光照射,旁邊的鏡池湖再一映襯,真叫一個光芒奪目,隻應對著一個詞兒--金碧輝煌,所以此地又有一個更廣為流傳的名字,金閣寺。

  足利義滿體型微胖,雖然坐著但也可以看出個子不高,八字胡,身著一身金黃色錦繡和服,頭頂戴一頂侍烏高帽,此刻正端坐在金閣寺一層法水院之中。

  計言落坐在鄭和右手側,明朝一眾人等皆正襟危坐,各自身前一碟小方桌,桌上擺有清茶一盞。面對著對面六位日本方面的代表。

  足利義滿作為東道主,略一躬身,先開口道:“日本國王足利義滿,在此歡迎明朝使臣總管鄭正使閣下。”

  日本上層階級皆以懂中文學中文為雅,足利義滿本人亦醉心於中國文化,因此他直接以中文開口,順便表示他對明朝使臣的尊重。

  鄭和此行乃是帶著任務而來,他略一沉吟,一上來就先給了足利義滿一個下馬威,他正顏道:“將軍閣下稱自己為日本國王,可否有我天子的詔諭和印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