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188章:高宜托風塵
正提著筆不知如何是好的秦晉也聽到了正堂屏風後的咳嗽聲,依稀可以辨認出應該是出自一名婦人之口。但見平時總是一副玩世不恭掛在臉上的裴濟之,此時又換成了半是尷尬,半是心虛的古怪之色。

 至此,秦晉徹底失去了耐心,他本就不願意和這些無所事事的貴戚子弟們虛應故事,現在見裴濟之行事又如此的不靠譜,便已經生了離去的念頭。忽而心中一動,捏在手中的筆便在面前的紙上寫了兩段文字。

 寫罷,棄筆,起身,衝裴濟之拱手道:“軍中瑣事繁冗,秦某先走一步!”

 說這話時,他已經帶上了火氣,試問被一個紈絝浪蕩子特地叫來奚落耍弄了一通,總不能再好言好語的陪著笑吧?秦晉自問做不到這一點,也不想這麽做。

 “哎,這宴席剛剛開始,中郎將何故便走了……”

 秦晉哪裡還理會得裴濟之的呼喚,昂首大踏步離席而去。

 陪客的嚴維連連搓手,臉上隨露出了急色,卻不知該如何應對為好。韋濟則施施然起身,對裴濟之一揖。

 “裴兄不必著急,韋某待裴兄送一送中郎將。”

 這時,裴濟之才變了臉色,連不迭道:

 “如此,如此有勞韋兄,萬勿使中郎將記恨於我呀……”

 韋濟卻輕輕一笑。

 “中郎將有胸襟,豈會因為宴席齟齬而與人結怨呢?裴兄大可不必憂慮!”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裴濟之將信將疑,見韋濟說的如此篤定,也就稍稍有些放心。

 韋濟隨著秦晉前後離去,一場酒宴不歡而散,嚴維便覺得再坐下去已經不合適,也跟著起身告辭。

 眨眼間,原本還熱鬧非常的會客廳堂便只剩下了裴濟之一人。

 愣怔片刻後,他才對著屏風用一種埋怨的語氣說道:“母親都說了不知聲,何故又半路嚇唬孩兒?”

 卻聽屏風後傳來的赫然便是霍國長公主的聲音。

 “不肖子,有你這般設宴答謝恩人的嗎?若非提醒與你,豈非讓秦晉當眾出醜了?如果因此而結怨,還如何招他為蟲娘的駙馬?”

 裴濟之仍舊振振有詞。

 “誠如韋濟所言,如果秦晉因為這丁點芝麻綠豆大小的事與人生怨,怎麽配做蟲娘的駙馬?再說,母親焉知他就做不出詩來?難道進士及第的名頭還是假的不成?”

 這番話倒提醒了霍國長公主,她也是先入為主,認為秦晉武人出身,與世人一般都忽略了秦晉的進士出身,更何況坊間都在傳言,言及秦晉的進士出身不過是外人杜撰而已。

 “如此說,秦晉還真是進士及第了?”

 裴濟之見母親被自己說的將信將疑,再不似之前那麽咄咄逼人,不禁有幾分得意之色。

 “豈能有假,孩兒三日來也不是整日閑逛,早就將秦晉的底細調查的一清二楚。說起來,也算半個名門呢!”

 霍國長公主由屏風後轉出來,奇道:

 “名門便名門,何以是半個名門?”

 裴濟之上前來扶著母親於主位坐下,這才頗為得意的答道:

 “說出來也是令人難以置信,秦晉乃齊州人士,與胡國公屬同族,其祖上與胡國公為同產兄弟……”

 霍國長公主眯起了眼睛,胡國公秦瓊乃開國功臣,死後又被太宗文皇帝畫像掛於凌煙閣之上,供後人敬仰憑吊。隻想不到,這個秦晉竟與胡國公頗有淵源。

 但如此一來,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將門之後,自當能有如此赫赫武功吧。

 裴濟之扶了母親坐下之後,人也沒閑著,而是來到了秦晉棄筆的條案前,好奇的看起了秦晉寫就的文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文字樸素,但細細讀來卻是引人遐思。

 裴濟之隨口念了出來,霍國長公主聽後訝然問道:

 “這是出自那秦晉手筆?”

 裴濟之點頭稱是。

 霍國長公主為之一歎。

 “想不到,想不到,還真是出將入相的文武全才。”

 話一出口,霍國長公主似乎意識到了一絲不妥。

 “我這句話,你可不要傳了出去,惹禍上身。”

 霍國長公主的叮囑並非是聳人聽聞,如果這些話被有心人傳到了天子的耳朵裡,非但秦晉的前途將受到重創,就連裴家也可能會受到連累。

 裴濟之卻滿不在乎的笑道:“母親也太小看了孩兒,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自有分寸。”

 霍國長公主就見不得兒子這幅無所謂的態度,有意斥道:“有分寸,何以將秦晉奚落的憤然離席?”

 果然,裴濟之的臉上立時騰起了絲絲窘意,不禁擺手:

 “孩兒,孩兒也沒想到,中郎將會禁不住玩笑……平日裡孩兒與三五好友,也是如此玩笑,從不曾有人憤然作色……”

 看著兒子一副有些忐忑,又迷惑不解的模樣,霍國長公主倍感無力,自問如何就生了個蠢笨如豬的兒子。

 “你那些狐朋狗友,都指望著你巴結門路,便是動輒打罵,也會甘之如飴,豈可與中郎將相提並論?”

 霍國長公主數落了一頓,裴濟之終於像鬥敗的公雞,低下了腦袋。她的目光又落在了秦晉寫的殘句上,心頭又升騰起了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

 文字看似寫的佛寺,卻讓人頓有覺悟,萬事萬物終將歸於塵土之中。禪意躍然心頭,實在讓她難以相信,此等大巧不工的詩句,是出自於一名年輕人之手。

 略一思量,霍國長公主陡得悵然若失,她忽然省悟倒,這大唐的天下,不正和南朝的寺院廟宇一般嗎,有輝煌的一刻,卻終有沒落湮滅的一天,再聯想到朝廷內外交困的局面,胸口竟像堵了一塊巨石,讓人喘不過氣。

 “母親,母親,在想甚了?”

 裴濟之的聲音將霍國長公主從亂紛紛的思緒中拉了回來。

 “今日總算不是無功,明日我就進宮去見天子。”

 “母親以為,秦晉堪為駙馬?”

 ……

 韋濟追上了秦晉,邀他同車而行。

 秦晉對韋濟的印象不錯,又見他如此殷勤,於是欣然登上了他的馬車,四名全副武裝的隨從則仍舊如來時一般,全神戒備的緊隨其後。

 見狀如此,韋濟暗暗怎舌,只有兵權在手的將軍才能有如此威勢吧。

 以秦晉對韋濟的看法,此人確是在朝中為官的好材料,既有待人坦誠的一面,還生著一顆玲瓏剔透的心。

 “席間聽聞韋兄對時局似乎頗有見解,不知肯否賜教一番?”

 秦晉想聽一聽,似韋濟這種出身名門的官員,對時局有何看法。

 韋濟似乎對這個話題並不怎麽感興趣,但秦晉既然問了,便簡明扼要的說了幾句。

 “朝中多數人都較為樂觀,韋某卻覺得,樂觀下面掩藏的則是危機,如果不加以重視,後果也許難以預料。”

 這種判斷正與秦晉的認知不謀而合,看來朝廷上還是有清醒的人,為何獨獨天子與政事堂的宰相們就看不到這一點呢?

 卻聽韋濟又道:

 “今上與政事堂並非意識不到危機,可惜多方掣肘,很多事就算天子也難左右,……”

 說到這裡秦晉也不得不為之動容,韋濟說的很是坦誠,這種話若是換了旁人,斷然不會說與剛剛認識的生人,但韋濟偏偏就說了。

 而秦晉也覺得,此前太過一廂情願,認為天子李隆基看不透隱憂,現在想來可能並非如此,李隆基禦極天下四十余載豈是泛泛之輩?

 也許果有無可奈何的因由,正如帝國中樞過於龐大,在強大的慣性下,豈是拉下了閘口,就能刹住滾滾向前的車身?

 說笑間,馭者忽然停住了馬車。

 韋濟面露不悅的問了一句:

 “何故停車?”

 馭者恭恭敬敬的答道:

 “稟家主,原是平康坊到了,有人攔在車前,說是故人求見。”

 韋濟的家便在平康坊,與此處撞見了來訪的故人當然也不稀奇,秦晉怕韋濟為難,便說道:

 “既然是故人,何不見一見?”

 韋濟從容笑道:“誠如中郎將所言,請稍待片刻。”

 說罷,韋濟下了馬車,隔著馬車秦晉卻聽他在呵斥仆從無禮,好奇之下他撩開了簾幕看過去。

 只見一名衣冠破舊的中年人正於馬車前長揖到地。而韋濟在呵斥了仆從之後,也緊走幾步上前,將那中年人雙手扶了起來。

 “子美兄一別經年,不想竟在此間相遇。”

 中年人這才直起了身子, 卻見他形容憔悴,顴骨突起,顯然是為生活窘迫所致。

 而韋濟並沒有因為對方一副落魄模樣,便對他假以辭色,而是極為誠摯的與之敘舊著。

 中年人聲音較低,說了什麽秦晉聽的不清楚,韋濟的聲音卻是不低。

 “以子美兄之才,斷不會長此落魄,還當靜待時機,不以浮沉為念才好。”

 然後,韋濟又歉然道:“只顧著說話了,子美兄且先入府,我先將車中貴客送歸,再回來與兄暢飲敘談,可好?”

 那中年人又拱手點頭,顯然是聽從了韋濟的安排。

 秦晉卻對韋濟的那一番話頗為皺眉,長才落魄之語若是左近無人時說出來,自然語重心長,頗見交情,然則現在是大庭廣眾之下,豈非徒增對方難堪?

 至此,秦晉心頭猛然一動,忽然便想到了這個子美是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