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117章:安知人心惡
“秦將軍可還有意到陣前殺敵?”

哥舒翰開門見山,讓秦晉有些驚訝。自來到長安城以後,他發現今時今日的長安與他所出生的那個時代並無不同之處,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正應了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裡面的人爭名逐利,蠅營狗苟,說的是言不由衷的話,做的是損人利己的事。

所以,秦晉在頭一次見到有人開門見山直抒己見時,尤其這個人還是一直打壓他的哥舒翰時,不禁生出幾分怪誕感覺。

哥舒翰沒有理會秦晉疑惑的目光,繼續說道:“老夫明日掛印出征,肩頭千鈞重擔,腳下如履薄冰。雖然安賊宵小難成氣候,然則當此之時卻是最缺幹才良將,如果秦將軍尚有殺敵之心,老夫可向聖人保舉,隨軍出征!”

不論哥舒翰如此說是否出自真心,都是結結實實的誇讚了秦晉,這對哥舒翰而言是極為罕見的。侍立在一旁的老仆都忍不住暗暗怎舌,但他聽到家主已經說到機密事,便知趣的躬身退了出去。

說實話,秦晉當然想離開烏煙瘴氣的長安,這個長安與他想象中的長安大相徑庭相去甚遠,如果時光倒流有的選擇,當初他寧可率軍北上,到河北區與封常清並肩作戰。

然而,到了現在秦晉卻身不由己,他十分清楚,不論哥舒翰在天子那裡說話的分量有多重,天子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放自己出潼關與叛軍作戰。

既然哥舒翰直來直去,秦晉也不再虛與委蛇,歎息道:“下走做夢都想率軍出關,光複失地。可惜,天子不會同意!”

這回輪到哥舒翰頗感訝異了,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一樣的神彩。他這半生戎馬生涯中,見過的人多了,有精明強乾者,有勇猛無謀者,還有碌碌平庸者,所有這些人談及天子時無不戰戰兢兢,謹小慎微。而面前這個秦晉,兩月前還僅僅是個蕞爾小吏,何以談論天子時,便如此的淡定如常?

哥舒翰自問,現在的他或許能做出這種從容淡定之色,倘若年輕三十歲,只怕要不如秦晉多矣了。哥舒翰哪裡知道,秦晉來自的那個時代早就沒了壁壘森嚴的等級制度,在秦晉的骨子裡也沒有對皇權的天生敬畏,是以無論在天子面前,還是在宰相面前,都能夠做到時人難有的從容與自信。

孫子有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此時哥舒翰也忍不住暗暗讚歎,倘若此人早生二十年,世間名將隻恐將無出其右者。什麽封瘸子,高麗奴,還有那雜胡兒安逆,與之相比都要相形失色。

這時,哥舒翰忽然記起,面前的秦晉還是天寶十三年的進士出身,他雖然讀書不多,也知道科舉入仕的難度。時人常流傳的那句話他也知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在讀書人的認識中,考中了明經科,三十歲就已經很老,而五十歲進士科及第,卻還算年輕。可以想見,進士及第之難。換言之,能夠進士及第的都是人中龍鳳。

一個進士以武功聞名朝野天下,這在有唐以來就算不是絕無僅有,也實屬鳳毛麟角。哥舒翰口中略微泛酸,也不得不承認,出將入相他誠可勝任,可若論文武兼備,的確不如面前這個年輕人。

哥舒翰暗自歎息一聲,自己的確是老了,倘若在年輕十歲,這世上只怕除了天子還沒有能令他甘願服輸的人。

看來傳言並非誇大其詞,秦晉的確是個有大才的年輕人,如果假以時日,沒準就會成為大唐的中流砥柱。想到此處,哥舒翰竟有幾分傷懷,也許這一天他是看不到了。倒不是他突有感懷,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中風過後若好好將養沒準還能多活幾年,可戰陣風霜下來,他這把老骨頭只怕就剩下渣子了。

然則,哥舒翰怕的不是自己身埋黃土之下,怕的是身體殘缺無力敗壞了局面,以致半生功名盡付東流。所以,他才在天子初次征召之時,幾次三番推脫。

這些心思不過是心念電轉之間一閃而過,哥舒翰目光炯炯望向秦晉,話音一轉。

“誰說天子不會允準?不如老夫與秦將軍做賭如何?”

都說聞名不如見面,在見面之前哥舒翰給秦晉的印象是走下坡路的。然則,一見之下卻發現,這並不是一個精於權謀之道的人。於是他欣然道:“願與老相公做賭,若天子允準,下走隨老相公出關殺賊就是!”

豈料哥舒翰忽然露出了一絲略帶狡黠的笑意。

“老夫已在昨日上書天子,新安軍仍舊歸秦將軍節製,不但如此,還要擴軍,總要擴充兩三萬人!”

秦晉算是徹底迷糊了,哥舒翰的表現與作為一直咄咄逼人,似乎在不遺余力的打壓他,如何今日一見,態度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轉彎呢?真是奇哉怪也。

同時,天子那句莫名其妙的半截話似乎也有了解釋,不過從天子彼時的態度上看,顯然是沒有允準哥舒翰的上書,否則就不可能讓自己擴充神武軍,負責整頓京師治安。

然而看著哥舒翰頗有些自得的表情,秦晉放棄了將這些揣測說出來的想法。

而後,哥舒翰又重點詢問了一番關外的情形局勢,秦晉便將自己的所見所知所想毫無保留的一一詳細講述。

哥舒翰聽的很認真,尤其是在弘農城下與崔乾佑第一次撞見時,更是不停的嘖嘖讚歎,並稱封常清曾數次敗在此人手下,原來竟也是浪得虛名。

崔乾佑其人在攻佔東都洛陽一戰中聲名鵲起,而今已經成了長安城中的一名階下囚。哥舒翰前日還曾去提審過此人,一如落了架的鳳凰,連雞都不如。無論他曾經有多麽顯赫的戰績,現在無非是一個怕死的囚徒。

一老一少兩個人一直談到了掌燈時分,秦晉再三告辭,哥舒翰才命老仆引他出府。

此時天色已經黑透,去禁苑軍營已經不可能,於是便令軺車返回勝業坊家中。

一入府中,便有仆從稟報,陳千裡已經等候多時了。

在聽到秦晉是在哥舒翰府中耽擱了整整一個下午時,陳千裡甚為驚奇,哥舒翰不是一直力圖打壓秦晉麽,怎麽還會如此禮遇,傾談了整整一個下午!

不過秦晉對哥舒翰第一印象的描述,陳千裡卻並不認同。

這位哥舒老相公豈是易與之輩?

“君可知道太仆寺卿安貞元的長子安延宗?”

提及此人,秦晉立時就想到了在哥舒府外被哥舒府家奴活活罵暈的安元貞,於是便歎了口氣,將白日間所見說了一遍,言語間又不無同情之心,安元貞此後就要成為長安官場的笑柄了,居然被別家的家奴罵暈過去,實在是奇恥大辱。

陳千裡卻正色警告秦晉。

“君若有此等家奴,須留不得在府中,否則早晚會引來禍患。”

陳千裡對哥舒翰的惡感溢於言表,縱容家奴羞辱朝廷官員,實在可惡至極。

“安元貞豁出臉面去拜會哥舒翰,應該就是為了他的長子安延宗。”

原來,安延宗受父輩門蔭入仕,其人也算頗有吏才,短短十年間不過三十出頭就已經升任長安萬年縣縣令。此縣令可絕非尋常縣令,萬年縣乃全國七大畿縣之一,縣令品秩為正五品上,是難得的顯要官職。

不過他卻因為今歲租庸調不及去歲半數,受到了剛剛拜相的哥舒翰責難。這種事原本也並非大罪過,無非是考績上做的難看點,對將來升遷或許會留下障礙。但偏偏不巧,萬年縣負責功戶倉的縣尉私挪虧空縣庫儲糧往關外倒賣一事卻因此而事發。

哥舒翰派往萬年縣的考績官發現此事後,不敢耽擱當即上報。哥舒翰便突施辣手,將包括萬年縣令安延宗在內的一干涉案官員全部下獄,拷打審訊,最後定下了通敵之罪。

通敵罪一旦判下,雖然不至於連坐家人,但安延宗本人作為主犯或將因此被腰斬示眾。

不巧的是安元貞本人二子三子皆早夭,長子安延宗就成了事實上的獨子,若因此被斬殺於市,他這一支將就此絕後,如此也正可解釋他因何不顧臉面去拜會哥舒翰的原因了。

“那安延宗一向安分守己,明眼人誰看不出來,這是明晃晃的栽贓陷害,還不是哥舒翰與安思順不和,希望借此來報復……”

陳千裡曝出了一個令秦晉十分震驚的消息。

“楊國忠的一個族侄據說也被牽連在此案中,已經判了斬監候。”

除此之外,更直接警告秦晉,要和哥舒翰保持距離,否則弄不好將會惹來一群原本與他不相乾的敵人。

秦晉歎了口氣,就算他自己想安安分分的,天子也不會給他機會,整頓長安治安,得罪的人不會少了。

然後,秦晉才想起,陳千裡一直等他等到天黑,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果然,陳千裡帶來了一個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又讓人驚駭無比的消息。

“據說崔安國在獄中無意間吐露口風,行刺一案,楊國忠身涉其中。”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