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584章:立功且心切
地面上許多地方被刨出了大坑,在叛軍軍卒的指引下,一個個埋屍具體地點被找到,堆疊交錯的屍骸被翻了出來,腐臭氣息與視覺上的震撼令人無以複加,秦晉屏住了呼吸才強忍住作嘔的衝動。

 書中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但當你身臨其境時,所謂功成與否,恐怕都沒有屍骸遍地來的震撼,誠然是殺人盈野的將軍,面對如此人間慘況,也要皺眉心寒的,何況帶兵不過經念的秦晉呢?

 這些屍骸是在秦晉的授意下挖出來的,均為圍城早期孫孝哲指使人清理戰場時淺埋的,如果不挖出來加以焚燒處置,一旦到了盛夏酷暑時節,淺埋的屍體腐爛透了,又被野狗豺狼刨了出來,恐怕也是大麻煩。

 與此同時,早有軍卒架好了柴堆,一具具屍骸被堆疊其上,猛火油大罐大罐的淋下,火把扔將上去,火勢頓時呼呼啦啦的串了起來,燒焦的皮肉味道立時掩蓋了到處彌漫的腐臭氣息,然則秦晉聞著卻是更加翻江倒海。

 好不容易離開了數個挖出屍骸的“萬人坑”,秦晉在前呼後擁之下進入了原屬叛軍北營的轅門。轅門外的壕溝已經被填平,兩側的原木柵欄也在被一段段的拆卸著,拆下來的大腿粗細的原木被齊整的堆放在一處,等著駑馬大車裝車拉入長安城中。

 這些可都是上好的木材,如果真的采納了那些人的建議,放火付之一炬,那可就白白的損失了。

 “大夫,軍營中尚有零散殘敵尚未肅清,還請……”

 一名校尉攔住了秦晉,表示軍營范圍太廣,他們現在並不難萬全的保證其人身不受到突襲!秦晉笑了,也不固執己見,否則就是給這些人添了麻煩。

 “我隻問一句,哪一日可萬全肅清殘敵?就算沒有傷了我,傷到百姓士卒也是決不允許的!”

 那校尉拍著胸脯保證道:

 “大夫再給末將一日功夫,保證不留殘敵半個!”

 秦晉點了點頭,又抬手在其肩膀上重重拍了兩下。

 “做得很好,若國能如此,先記你一功!”

 孰料那校尉卻拒絕了秦晉的許諾。

 “不過清理戰場,末將不敢領功,請大夫收回剛才的話,等到來日斬將奪旗,末將自會討賞!”

 聞言,秦晉哈哈大笑:

 “不愧是河東薛家子弟,不枉費我帶你來長安!”

 這個校尉是秦晉在河東時招募的當地世家子弟,出身自薛家中眷房的薛成己。

 “大帥,末將這校尉職司全是憑借斬首立功所致,與末將的出身沒有半分關系……”

 薛成己還是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對外人的評價甚為敏感,尤其不喜人提及他的出身家世,並且一力在所有人面前證明自己的所得全是一刀一槍拚回來的。

 這種有骨氣的人在神武軍中乃至整個朝廷並不多,就連秦晉也高看一眼!多數人都是指望著家世出身和裙帶關系謀到了比旁人高出一級的起點。而這個薛成己,加入神武軍時,言辭拒絕了具有籠絡性質的旅率一職,而強烈要求從普通的軍卒做起,就連其族中的長者相勸都毫不退讓。

 從河東到長安,薛成己完全憑借這一刀一槍搏回來的戰功成了領一營之兵的旅率,而與其一同加入神武軍的世家子弟們,多數還是個旅率而且麾下所領的只是作為後備力量的團結兵。而他所領的人馬可是貨真價實的神武軍戰兵主力。

 就憑借此一點,薛成己就有足夠驕傲的本錢,這種強硬的性子哪怕在秦晉面前也沒有半分改變。

 當然,秦晉也看得出來,薛成己有幾分賭氣的成分在內,畢竟由於保存實力的策略使然,長安的神武軍能夠和叛軍正面野戰的次數屈指可數,他們又能有多少斬首功勞呢?

 對此,他也不說破,又讚許了幾句之後,就領著人自西向東沿著長安城牆一路視察下去。

 雖然人人都絕口不提,但秦晉清楚,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有著不甘和遺憾的,那就是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賊首孫孝哲的下落,只有斬獲此人,不論死活,長安一戰才算圓滿收官,否則都是不完美的。

 很快,郭子儀催馬追了上來,而他帶來的消息正是關於孫孝哲的。

 “剛剛遊騎在通往驪山的官道上抓了不少叛軍逃卒,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一個重要情報,賊首孫孝哲在部將的裹挾之下正逃向潼關方向!”

 秦晉聞言一陣,不管抓沒抓住,只要有了消息就是好的 。

 “可派人去追了?”

 郭子儀從容答道:

 “末將已經派人快馬往潼關通知裴將軍出兵堵截,然後又派了五千步卒沿著官道一路向東追擊,只是不知孫賊軍中有多少騎兵,能否追的上並無把握!”

 長安的神武軍都歸烏護懷忠節製,而烏護懷忠又只聽秦晉的提調,因而郭子儀此來是有意請秦晉下令,派遣烏護懷忠出兵追擊的。

 秦晉卻忽而皺眉道:

 “潼關堵死了孫孝哲東逃的路線,恐怕向東只是障眼法,此賊真正的目的乃是渭水以北的馮翊郡!”

 此言一出,郭子儀才猛的恍然,他有些太過想當然了,竟忘記孫孝哲早已經是驚弓之鳥,怎麽可能真的選擇困難重重的潼關逃出生天呢?

 “末將這就派人往馮翊郡通知杜使君!”

 杜甫帶著馮翊郡的神武軍由延州等地南下,此時已經到了同州城下。

 不過,也有一樁意外令他很是心憂,楊行本所領的五千騎兵按照計劃原本都該渡過了渭水,可不知何故軍中戰馬大半以上拉稀不止,經過數日的治療將養好不容易才好轉,可戰機也就此耽擱了。

 如此意外也讓杜甫和楊行本心生不祥之感,總覺得這是霉運的先兆。

 索性,他們便在同州的廢墟上張貼布告,作為收攏百姓重建家園的地點。這次南返,一同而來的不僅有神武軍還有北上避難的民營。

 民營有著完備的組織系統,一經得到了重建家園的指示立即就如火如荼的忙碌了起來,一如日漸回暖的春日,同州城廢墟之上處處都是一派盎然生機。

 就在兩個人商量著該取道何處繼續向長安進兵之時,長安方面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同州城。

 孫孝哲大軍崩潰,長安之圍已解。緊接著,天子使者便到了,讓他們不必進京勤王,而是就地恢復馮翊秩序,重建關中東北方與河東道隔河相望的大門。

 長安之圍一旦解了,馮翊郡的重要性立即凸現出來,作為溝通河東與屏障關中的衝要之地絕對需要優先發展。

 然則,在高興之余,杜甫隱隱有些失望,沒能趕上長安一戰始終是個憾事,但一想到馮翊軍民可以因此而少做犧牲,心態便也平和了許多。相比較而言楊行本更多的是沮喪。他們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長安一戰,就好像一拳重重的打了出去卻打在彈簧上,非但受阻又被狠狠的彈了回來。

 馬軍兵馬使辛雲京看出了楊行本的鬱悶之所在,便出言勸道:

 “將軍何須心煩?東都尚在安賊之手,將來克複,總少不了咱神武軍的參與!”

 言下之意,亂賊未滅,戰功便唾手可得,何必因此而心煩呢?

 聽了辛雲京勸說,楊行本才恍然,自己一心想著立功,竟一葉障目了。

 關中地方平定之後,神武軍肯定不會在馮翊郡久留,一旦河東局勢穩定下來,此地的防禦必然要交給當地的團結兵,而他們這些戰兵必然會開到第一線去打硬仗的,絕不會少了戰功!

 楊行本之所以立功心切,還是急於證明自己,當初和他一同加入神武軍的老兄弟盧杞和裴敬此時身上都已經有著數不清的功勞,各領一軍乃實至名歸。而他則因為族叔的關系被留在了長安,因此耽擱了許多大好機會,直至現在雖然仍舊為秦晉所重用,但身上沒有尺寸之功又怎麽能處之泰然的忝居軍中高位?

 更何況,他唯一一次大規模的指揮作戰就是白水一役,只可惜又是場必敗之戰,實在是拿不出手來!

 雖然伺候秦晉曾傳書嘉許其保全大局的舉措,可敗仗就是敗仗,沒有勝仗證明自己就是寢食難安。

 這日一早,辛雲京急吼吼的闖進了楊行本的軍帳。

 “華州一帶發現大股可疑的騎兵頓兵不前,似乎有意渡過渭水!”

 此時,渭水已然開化,正是桃花汛期,能夠渡河的地點極為有限,因而監視起來比封凍時容易了不知多少倍。

 不明騎兵,又頓兵不前,有渡過渭水的意圖,僅憑這些動態上判斷也絕非朝廷的兵馬。

 “速派尤其打探!如果確認屬實為叛軍逃卒,務必將其引來馮翊!”

 辛雲京卻道:

 “僅僅是有意圖,他們的目標應該是潼關!”

 得到這個消息後,楊行本喜笑顏開,吃不到肉喝點湯也知足了。他趴在關中地圖前前前後後思量了小半日,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

 “他們的目標就是馮翊無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