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654章:大夫的心思
李偒見機的快,當即厲聲呼喚軍吏。

 “速派騎兵百人,追回李峴!”

 軍吏慨然應諾,剛要出去卻又被永王李璘叫住。

 “慢著,李長史與我乃同族,不可傷了他的性命!”

 “父王!成大事者不可拘於小節!”

 李偒略顯急憤的叫了一聲,但這一回無論李偒如何危言聳聽,李璘都隻堅持己見。韋子春不想他們父子爭執個沒完,便道:

 “永王宅心仁厚,原也無可厚非,不論死活,只要認回來即可!”

 抓住李峴最根本的目的乃是截住可能走漏的消息,魏恆雖然為監軍,但畢竟是個閹人,又無憑無據的偷逃回去,若想替永王開脫也並非難事。

 “臣建議,當立即派遣使者趕赴長安,解釋說明魏恆逃離江陵一事!”

 “如此雙管齊下,當可為我們爭取到至少三月以上的時間。”

 薛鏐對韋子春的建議很是讚同,在他卡那裡只要拖延住三個月,舉大事之前的準備就可以悉數完成了。

 李璘扶了扶脖頸,長時間的正視是他頗感難受,但在幕僚面前總不能不顧形象。

 不過,這點身體上的難受比起內心的忐忑已經完全不算什麽了。

 “萬一追不回李長史,派去長安的人還有何用,豈非送羊入虎口?”

 李偒對父親的優柔寡斷和婦人之仁很是不耐,便道:

 “無論成與不成,這點犧牲還是要做的!”

 言下之意,不管怎樣,這一步必須得走,總要有人為此而將生死拋諸腦後。

 李璘心下頓生惻隱。

 “如果,本王說是如果,李長史返回了長安,派去的使者豈非,豈非性命不保?”

 李偒還待爭辯,韋子春卻道:

 “派去的使者自有脫身知道,永王放心!”

 韋子春的話,李璘還是很相信的,由此便點頭放心。

 其實,哪裡有什麽脫身知道,韋子春這麽說也不過是寬李璘之心而已。

 三路追擊李峴的騎兵派了出去,接下來就是煎熬和等待,直到掌燈時分,也沒有好消息送回來。君臣四人端坐在中堂,相顧無語,堂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甚至於連輕微喘息聲都因為靜極了而倍顯粗重。

 當最後一路追擊的騎兵返回江陵以後,眾人已經明白,消息走路難以避免。李璘連連歎息,急的直搓手。

 “時不我待,時不我待,須得立即有所動作,否則皇兄,皇兄的雷霆處置便要到了!”

 李偒對父親的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膽小如鼠十分不滿,這哪裡是一個成大事者所應有的性情?然則,為了胸中溝壑內偉大抱負,他只能擁立父親。

 這時,薛鏐則道:

 “既然李峴的出逃已經難以挽回,那麽事不宜遲,三日內,須得立即動身趕往金陵,只要控制住金陵,又扼守住江陵,這江南千裡之地將盡歸永王囊中!”

 進薛鏐如此言之鑿鑿,李璘猶自不信的問道:

 “當真有你說的這麽容易?本王只須人到了金陵就可以執掌整個江南了?”

 韋子春接著薛鏐的話頭道:

 “這只是第一步,到了金陵以後,須得發布檄文,指斥太子逼迫君父,篡奪皇位的事實,當天下臣民認清楚這位背君叛父者的真實面目以後,自然就會紛紛倒向永王了!”

 李璘一開始還挺歡喜,可隨即又皺起了眉頭,語氣中頗有些為難。

 “如此豈非就要徹底與皇兄撕破臉了?皇兄撫養我長大成人,這麽做恐怕……”

 李偒聞言,頓時就急了。

 “父王念及兄弟情誼,那位好皇兄可會毫不猶豫的砍下你的首級!”

 李璘登時慍怒,指著李偒大喝:

 “放肆!”

 韋子春和薛鏐都是頻頻皺眉,這父子倆就像前世的冤家一般,只要在聚一起,說不上五句話就必然會爭執起來。

 大計定下以後,李偒當即命令部署連夜動作,一萬精銳護軍,護著永王李璘先一步起行,沿著長江東下而去,直奔金陵。與此同時,江陵也需要人馬鎮守,薛鏐便被委以重任,以大都督府長史之名義留下來負責鎮守。

 ……

 長安,李亨重責了魏恆之後,總覺得心中鬱悶難解。如果魏恆私自逃回了長安,那麽李璘果真心內坦蕩,就該派人到長安來解釋。不過,此前李璘的表現也是讓李亨心生不滿,他曾下詔命李璘返回程度侍奉太上皇,那個一向溫順乖巧的弟弟居然拒絕了,而且還說出了一個他不好拒絕的理由。

 當時,安祿山部叛軍以重兵挺近江陵,李璘直言如果自己返回程度,對當地的軍心士氣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衡量大局之下,李亨隻好捏著鼻子默許了李璘的行為,但不滿和疑慮的種子已經種下,伺候只要有個風吹草動,都不免令人心揪不已。

 在魏恆返回長安的第三日,來自江陵的使者也緊隨而至了。

 見到李璘親筆手書的信箋以後,李亨總算長長舒了一口氣,事情的真相果如他此前預料的一般。

 於是,為了安撫李璘和以正法紀,魏恆被處以腰斬之刑,即刻行刑。同時,李亨又封了李璘兩個尚在繈褓中的幼子為王,如此以示自己對他的信任和寵愛。

 現在的當務之急可不是徹底處理解決他們兄弟之間的矛盾,而是房琯已經東出的十余萬大軍,在東都洛陽的戰事未曾塵埃落定之前,一切隱患都不能輕易的揭開來。現在的朝廷畢竟兵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應對內憂外患。

 這些都是一個為君者應有的籌謀,而李亨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李璘的兄長,出於兄長對幼弟的關愛,他也忍心將李璘當做仇敵,也不相信李璘會如此對待自己!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和篤定,李亨重處了魏恆以後,又重賞了李璘。與此同時,新一任監軍也將與天子詔書一同抵達江陵。

 秦晉對李亨的做法大體上還是跳不出毛病的,當此之時絕不能計劃矛盾,必須將其擱置起來,只有房琯大軍獲勝以後,朝廷才有足夠的精力騰出手來,剪除這一大禍患。

 他與李亨不同,沒有兄弟感情的包袱,又有著對歷史進程的了解,知道李璘其人早晚必反,以現在的情勢來看,遲些反要遠遠好過過早露出反意。

 然則,郭子儀則有著與秦晉截然不同的看法。

 “大夫恐怕要一廂情願了!”

 秦晉訝道:

 “一廂情願?難道李璘已經等不及了?”

 他搜索著記憶中關於李璘的所有記憶,可惜並沒有關於李璘何時造反的確切日期,因而也只能通過各種已知的情況作出推斷而已。

 郭子儀思忖了一陣,才慢慢說道:

 “等不及的絕非永王,而是襄城王!”

 襄城王李偒是李璘的嫡長子,這一點秦晉是清楚的,可那個李偒今年滿打滿算也才十九歲而已,他真的有足夠的能力影響資歷和威望都遠勝於他的李璘嗎?

 思量了一陣,秦晉猛然起身,在帥堂一角的大唐全圖前站定。這是他憑借記憶中的標準地圖所繪製,雖然也是粗糙的很,但比起當世的那些抽象畫一般的地圖已經明晰了不知多少倍。

 江陵就是漢時的荊州,此地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乃“七省通衢”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李隆基讓李璘坐鎮江陵,實則是有著極為複雜的目的。

 秦晉在地圖前盤算著,把李璘從身邊放出去,給了他最重要的江陵。當時大運河已經被叛軍阻斷,兩淮江南的糧米賦稅無法運抵長安,便都被積存在了這“七省通衢”的江陵。有了充足的糧米,振臂一呼就能擁有精銳甲士數以十萬計。

 這個謀劃不可謂不高明,給了李璘如此高的起點,只要他但凡稍有些頭腦,便不難做出些功業來。屆時,李璘便成為了李隆基手中可以製衡李亨的一顆棋子。李亨出於得位不正的先天劣勢使然,則必須倚重於李隆基的支持,而李璘若想與李亨一爭短長,自然也繞不過李隆基。

 如此一來,本已經失位失權的李隆基,在這種兩廂製衡的手段下,又可以對朝廷施加以影響。

 沉吟了良久,秦晉一語不發,李隆基的用心昭然若揭,但他此時也沒有合適的應對之法。一切都在猜測之中,在沒有真憑實據以前, 李亨不可能對李璘下手,事實上朝廷也很難在克服洛陽的同時再承受一場內亂。

 郭子儀也跟著來到了地圖前,他的手指沿著江陵一路向東,最後在金陵的位置上重重的敲擊著。

 “永王最終會東進江陵,看來他是想要效仿東晉故事,劃江而治,作用半壁江山啊!”

 秦晉也不禁暗暗佩服郭子儀,他是有著前一世的記憶,才能在大局上有料敵先機的優勢,而郭子儀僅僅憑借著隻鱗片爪的消息就能做出這種推斷,當真是不簡單!

 忽而,秦晉心中一動問道:

 “可能推斷出永王何時造反?”

 郭子儀面不改色,輕聲的答道:

 “如果沒估計錯,他們現在已經反了,正沿著長江南下呢!”

 說這話時,他的表情沒有一絲波瀾,仿佛這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