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629章:天子提婚事
房琯讚同了韋見素的意見,反而省了秦晉多費口舌,今日君前議事至此也該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等待,等著洛陽的消息傳回來。

 李亨的興致很高,並沒有像以往一樣,急於將眾臣屏退,而是饒有興致的看著郭子儀。

 對於這個在長安之戰中嶄露頭角的大將,李亨心中有不出的喜愛。

 “郭卿,朕曾聽,是禦史大夫將你從劊子手的利斧下救回來的?”

 關於秦晉法場救郭子儀的傳聞,在長安城中也是流傳已久,就連李亨也有所耳聞。平日,秦晉刻意不提郭子儀差命喪法場的這樁舊事,一則不想大肆宣揚他和郭子儀之間的關系,省得白白生出許多麻煩。二則郭子儀幾乎喪命與李輔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高調談及此事,只會加重李輔國對神武軍的猜忌之心。

 至少現在,秦晉還不想把李輔國當做一個敵人。

 早在長安一戰之初,秦晉就與郭子儀有過一次深談,至少在平定叛亂之前,他希望郭子儀能夠不提與李輔國的仇怨,一旦亂事平定,則必不會干涉其個人恩仇。

 當時,郭子儀馬上就表示,他本就不是個恩怨心極重的人,既然自己沒死,也沒有必要把仇恨一直放在心上,死抓著不放。

 如此,兩個人達成了共識以後,關於郭子儀加入神武軍,便又在軍中流傳了另一個版本。

 李亨現在忽然提及此事,秦晉自然不能欺君,便直言道:

 “陛下,確有此事!”

 他搶在郭子儀之前話,就是怕郭子儀為了避嫌而謊話,至少當此之時,在天子面前實話,遠勝於謊話。

 只見郭子儀面無表情,附和著秦晉的話。

 李亨似乎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又問道:

 “郭卿當時所犯何罪,竟至於死罪?”

 至此,秦晉明白了郭子儀的態度,就已經放心下來,相信郭子儀會給天子一個完美的答案。

 “楊國忠曾有意拉攏臣下,臣因此為朔方節度使,後來楊國忠謀逆事敗,臣便被當做附逆的首惡,判了斬立決!”

 李亨聞言,展顏一笑。

 “楊國忠黨羽親信眾多,朕可如數家珍,卻為聽過有郭卿位在齊列,若是朕當時在場,也可為郭卿證明清白!”

 停頓了片刻,李亨又道:

 “既然太上皇在西狩之前已經委郭卿為朔方節度大使,朕又豈能食太上皇之言?今日便正式授符節,領神武軍一部,仍受兵馬大元帥節製!”

 秦晉曾在長安危難之際受命為兵馬大元帥,現在依舊擔著這個差事,李亨如此安排,一則加恩籠絡,二則依舊使其接受秦晉的節製,屬於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李亨還有更深層次的想法,朔方、隴右之地乃是關中西面與西北面的屏障,必須由他信得過的重臣把持。這個郭子儀的忠心與能力毋庸置疑,領朔方道自然也就是合適的人選。

 郭子儀大驚失色,連忙表示自己能力淺薄難以勝任,請李亨收回成命。他現在可不想和太上皇扯上任何關系,都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果自己和太上皇扯上乾系,那還能有自己的好日子過嗎?恐怕連秦晉都得給連累了。

 郭子儀會錯了李亨的意,是以堅辭不敢受。李亨馬上就明白了郭子儀因何而擔心,便笑道:

 “朕意已決,郭卿但受就是,為朕把好關中的西北大門!”

 與此同時,秦晉也捏著一把汗,生怕李亨和郭子儀之間突然出現了意外之事,現在有了圓滿的結果,不禁暗暗慶幸。他覺得,李亨現在正對長安做一次全面的官員梳理,在盡量保證才能的情況下,以親疏遠近為先,任免一批官員,罷免一批官員。

 秦晉覺得,這麽做器局還是了。當初太宗能夠不計前嫌,重用廢太子李建成的舊部,才收了太子余黨之心,李亨如此做法,只會使非太子一派的諸臣更加惶恐,而與其離心離德。

 當然,秦晉絕不會當著這麽多人的面向李亨諫言,天子縱使再愛才,重才,也是喜歡要臉面的,如果當眾諫言,弄不好就成了打臉。細一想,其實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秦晉心中想著這些心事,低頭不語,李亨的注意力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轉移到了李光弼身上。

 李亨在不熟悉一個人之前,對這個人本能的保持著懷疑和審慎的態度,這是他多年太子生涯養成的基本習慣。

 李光弼這個人是房琯舉薦的,而且李光弼還是神武軍中的人。

 李亨既沒有直接和李光弼對話,也沒有詢問房琯,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秦晉,問道:

 “秦卿,李光弼其人,可堪為將?”

 這麽問很直接,也顯出了他並不看好李光弼。因為李光弼在整個長安之戰的過程中都碌碌無為,只在最後階段才出來為朝廷效力,在他看來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善於投機的人。

 秦晉想了想,便道:

 “昔年大將軍王忠嗣曾,‘得我兵者,光弼也!’陛下便知此人才智如何!”

 聞言,李亨果然一愣。

 比起儀表堂堂,高大威猛的郭子儀,李光弼無論甚高還是儀態都只能算是中人之資,種種第一印象疊加在一起,使得李亨多少有輕視於他。王忠嗣乃是開元天寶年間第一名將,哥舒翰、安思順等一乾邊將節帥都出自此人帳下,既然能對李光弼有如此讚譽,一定是此人確有將兵之才。

 然則,李亨現在最顧慮的並非才乾,而是品行。假如李光弼和李林甫、張等人是一丘之貉,能力越大,便愈發有可能成為國之禍害。

 於是他有問道:

 “秦卿以為如何呢?”

 盡管李亨十分明顯的表現出了對李光弼的輕視,李光弼依舊面無表情的坐在席間最末,身子紋絲不動。

 秦晉被問的直皺眉,他肯定是看好李光弼的,但如何評價,又是當眾評價,可真真為難人也。思忖了好一陣,才道:

 “器格沈正,才優將相!”

 這句話是歷史記載上李亨對李光弼的評價,其中溢美至極,秦晉現在原話摘錄搬了出來,就是不想李亨因為第一印象的偏見而埋沒了這個日後聞名於歷朝歷代的亮弼之臣。

 果然,李亨還是相信秦晉的看人眼光,不免對李光弼其人另眼相看。

 李光弼本是秦晉的部下,卻要走宰相房琯的門路,如此明目張膽的改換門庭,也難怪李亨看不上他。

 假使最初向李亨舉薦李光弼的是秦晉,那又另當別論了。

 然則,秦晉在殿上對李光弼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有些出乎李亨的預料。然後李亨又接著秦晉的讚美之詞也跟著讚了幾句,便道了聲乏。重臣們心領神會,紛紛告退。

 秦晉剛出了便殿,一名宦官一溜跑追了上來。

 “大夫留步,陛下請大夫留下,單獨奏對!”

 對此,秦晉絲毫不覺得意外,李亨每逢有大事決斷,必然會召其單獨奏對。

 返回來後,李亨見到秦晉反而不提國事,竟直接起了壽安公主。

 “朕接到了馮翊郡的稟報,蟲娘已經到了同州,五日功夫便可抵達長安,秦卿和蟲娘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秦晉大感意外,不知什麽好,隻默默的聽著。

 “朕已經令太史局擇吉日,下個月十七就最宜嫁娶,秦卿也不要總顧著國事,兵事,總住在軍營裡也不是長久之計。”

 秦晉暗道,古今中外,勸臣下不要總是顧著國事、兵事的皇帝,恐怕也就隻此一家了。

 “陛下,臣的府邸尚未修葺完畢,下個月的十七,恐怕難以……”

 李亨呵呵笑道:

 “為了恭迎太上皇返京,朕早在數月之前就下敕修葺興慶宮,連帶著永嘉坊的幾處宅院也一並修好了,朕便賜你一座,何來擔心呢?”

 秦晉欣然接受了李亨的安排,勝業坊他的確是不想回去住了,挨著個與自己不對付的鄰居,和韋見素低頭不見抬頭見,還有個自己永遠難以給予溫情的韋娢,不如不見的好。把家安在永嘉坊內,正好可以避開了這些尷尬。

 “臣謝陛下恩典!”

 李亨又笑道:

 ‘秦卿有功於社稷, 有功於朕。朕賞賜宅邸乃天經地義,更何況就要成了朕的妹夫,朕就算不愛惜你,也得心疼蟲娘啊……’

 李亨一口一個妹夫的叫著,這讓秦晉有種不出奇怪,和皇帝攀上親戚,有個做皇帝的大舅子這是什麽滋味?

 忽然,秦晉又想到了坊間對大唐公主的各種傳言,又不禁暗暗怎舌,希望蟲娘別是這種皇家公主才好。如果是這樣,將來千秋百年之後,史書上不知該如何嘲弄於他了。

 見秦晉臉上忽而繃緊,繼而又苦笑,李亨大感奇怪,這可是他從未見過的。

 “秦卿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嗎?直管跟朕就是,朕絕不會虧待未來的妹夫!”

 秦晉趕緊收斂心神,躬身道:

 “臣十分滿意現下的境況,沒有其它要求,一切全憑陛下恩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