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354章:有虛則有實
輾轉反側整整一夜,孫孝哲出現在眾將面前時,目光再度炯炯奪人。他用了整整一個晚上的時間將自己的計劃從頭到尾又推演了一遍,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會有八成以上的勝算。

 而在多變的戰場上,八成勝算基本上就可以看做必勝了。有了這個認知以後,孫孝哲再不糾結於大燕朝內部的權力鬥爭,安慶緒雖然粗魯愚鈍,但畢竟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他與嚴莊那老賊聯手之後,大半朝局都在掌握之中,可以說半年之內絕不會有什麽大變故。有半年的太平光景就已經足夠了,足夠他這場西征完美收官了。

 簡陋的地圖鋪在了面前案頭,孫孝哲的手指隨著一條條粗細不等的線在不斷的遊走著。每一條粗細不等的線都代表著一條路,粗細不等則是重要性的差異。最終,他的手指在一處重重點落。

 圍在孫孝哲兩側的部將們都叫出了聲音。

 “商陽關?”

 商陽關位於潼關以南三十裡,把控著潼關與山南東道之間的聯系,可以看做潼關的南部門戶,於潼關防線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大帥難道要攻打商陽關?”

 “商陽關雖然也算要隘,但畢竟不比潼關關城,與其浪費兵力在細枝末節上,不如集中力量一舉攻克潼關……”

 “攻克潼關?拿命填嗎?唐朝有用之不盡的逃民填命,咱們有嗎?讓我大燕控弦之士無謂的送死?”

 在孫孝哲沉默不語的時間裡,幾名裨將爭得不可開交,有人對孫孝哲點指在商陽關的舉動表示讚同,有人卻大家反對,認為商陽關不值得費時費力。

 孫孝哲冷眼旁觀,現在的西征大軍也不是鐵板一塊,看來要清洗掉反對者還需要一些時間,不過這次大戰也正好可以一舉兩得的將反對者全部借之手,徹底除掉。

 軍中最忌諱上下不能一心,有段氏所出小崽子的親信亦被安祿山安插到了軍中。這些人從來都沒有積極作用,只知道從背後拆台掣肘,如果不把這些令人討厭的蒼蠅一一打死,沒準某一日就會被他們煩的失去了水準。大戰臨頭,容不得一丁點的失誤,有時候一次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引起整個戰局的糜爛。

 想到這些,更堅定了孫孝哲要清洗反對者的決心。他忽然想到了與自己一牆之隔的,從哥舒翰到高仙芝會不會也有自己的這種煩惱呢?

 他毫不懷疑,一定會有,而且還要比之更甚。也許哥舒翰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權力爭奪中可悲的丟了性命,一個為唐朝戎馬半生的老將到頭來居然落得如此下場,孫孝哲還真為那些唐將感到悲哀。

 部將們的爭吵聲越來越甚,孫孝哲隻得出面製止。

 “好了,都不要爭了。大戰已經進行了七日,仍舊不緊不慢,現在要讓他們知道疼,攻擊商陽的人馬已然安排妥當,明日一早商陽關大戰正式開始。”

 孫孝哲作為副元帥一錘定音,有反對者也不敢當眾反對,誰都這道這個副帥的脾氣可不比晉王的差。

 但是,陽奉陰違的勾當,那些人卻一點不比唐朝的官員要差。

 會議結束之後,孫孝哲特地將自己的一眾親信重新召集起來,向每個人詳細的分派任務。

 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商陽關與河東城。可以說,孫孝哲將自己嫡系大部分人馬都放在了黃河北岸五十裡的河東城。至於商陽關,則大部依靠擁護段氏所出之子的一乾人等。

 “大帥要控制河東城,末將沒有意見,但放在商陽關的人馬都不是咱們的人,難道大帥就不怕他們從中作梗?”

 孫孝哲哈哈大笑:

 “從中作梗?正好給了某殺他們的理由。乖乖聽命行事便罷,倘若不然,就別怪孫某辣手無情了。”

 幾個腦筋活絡的部將立刻就意識到,孫孝哲已經有了鏟除異己的打算,頓時興奮的滿眼冒光。他們盼這一刻已經盼了許久。西征大軍將近二十萬人,與人數大致相當,這其中從幽州南下的人馬大約有十萬,其余十萬則是沿途收編的。

 那些後依附的不算什麽,一乾人看重的是十萬幽州老軍,如果全部操控在晉王手中,就連大燕皇帝安祿山也得側目了。

 可惜啊,安祿山雖然眼瞎糊塗,卻也沒糊塗的徹底,往孫孝哲的不下裡摻上了為數不少的沙子。

 這些人都是看安慶緒不順眼的,但又都是跟隨安祿山多年的人,無論資歷威望,都不是孫孝哲可以說處置就處置的。

 不過,孫孝哲不能任意處置,並不意味著唐.軍不能任意處置。

 “大帥欲借刀殺人?”

 “明明是驅虎吞狼……”

 孫孝哲揉了揉太陽穴,部下們的心思都很通透,僅僅從自己透露的一點信息就已經猜到了最終的目的。如此也好,省得他多費口舌了。

 “大帥好陽謀,名正言順的除掉那些只知道動嘴,不敢動武的懦夫。”

 孫孝哲也正是認準了這一點,任何人不管怎麽反對他,最終都不能對作戰軍令予以拒絕,否則就等於拱手送上了殺人的理由。

 至於,大戰之後這些人裡還能剩下多少人,就要聽天由命了。

 次日黎明,燕軍向商陽關發起了猛攻。不過,哥舒翰在世之時就極為重視商陽關的防備,在半年多的時間裡,不但加固城防,還派遣了他最為得力的乾將馬宣仁親自駐防此地。高仙芝接任潼關以後,了解馬宣仁之能,仍舊任用此人為商陽關守將,而且又增派了五千人馬以作備用。

 也正因為如此,燕軍對商陽關的進攻極是艱難,僅僅一個上午的攻城戰裡,各部共計損失超過了七千人。

 這個數目對二十萬大軍僅僅是個小數目,對於各營的主將而言,卻是難以承受的。

 這才僅僅打了一個上午,接下來誰知道還要打多少天,如果每天都是這種戰損的速度,那麽只怕沒等攻下商陽關就得全軍覆沒了。

 ……

 潼關!

 “報,商陽關馬宣仁加急求援,叛軍數萬人圍攻商陽關……”

 高仙芝得報之後眉頭突突直跳,潼關剛剛死了大帥和監軍,軍心正處在不穩定期間,孫孝哲突然發動攻擊,其心不言自明,就是要趁機佔個大便宜。他咬了咬牙,這個便宜當然不能讓孫孝哲佔,但是孫孝哲真正的目標,他卻肯定不是商陽關。

 商陽關為關中與山南東道的樞要之地,又是潼關的南部門戶,孫孝哲選擇此地,一定是在吸引潼關的主力大軍南移。其實大戰展開已經有旬日光景,高仙芝一直都將主力坐鎮於潼關內,盡管南部各個關城頻頻告急,仍舊只派了一步偏師前往救火。

 事實上,結果也如高仙芝所料,叛軍在難免的作戰多數屬於佯攻,雙方搖旗呐喊的不亦樂乎,但真正殺紅了眼見血的大戰卻並不多。

 直到今天,孫孝哲選擇了城高池深,兵精將猛的商陽關,其用意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商陽關可不是普通的關隘,其規格也僅僅比潼關次了一等,若要在這裡做佯攻,恐怕就不像別處那麽容易了。

 但不管怎樣,高仙芝還是決定先觀望一天再說。商陽關守將馬宣仁是哥舒翰的得力乾將,曾在隴右河西與吐蕃人打了大小仗上百次,與孫孝哲叛軍對決,也不會輕易讓對方討了便宜去的。

 孫孝哲若想啃下商陽關這塊硬骨頭,不崩掉幾顆牙齒,那是休想。

 果然,叛軍頭一日的攻擊在損失了數千人之後就開始變得疲軟,甚至有些敷衍了事。一連三天皆是如此,甚至於馬宣仁也不急著一日三派信使求援了。就在第四天清早,局面又有了變化,叛軍的攻勢忽然變得極強,甚至大有不惜人命,也要強攻入城的勢頭。

 馬宣仁竟然一日連派了四撥人求援。

 高仙芝不由得迷惑了,為難了。盡管心裡很清楚, 對方也許是不惜人命也要……

 其實他早就對這次大戰做了判斷,孫孝哲就是要以商陽關做誘餌,吸引的主力,然後伺機偷襲潼關。但如此明顯的意圖,在戰術上而言,是不是有點過於低級了?他忽然騰的從軍榻上站了起來。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一定是這樣的!看來,孫孝哲就算咬不下一大口肉,也得吃進去一小口。

 商陽關不容有失,一旦失守,潼關南部則徹底暴露在叛軍兵鋒的威脅之下,而且關中與山南東道的聯絡也將徹底中斷。這就意味著,長安與淮西江南等地的聯絡全部都要繞道蜀中了。

 這一繞道,不知要遠了多少裡路,恐怕長安的消息若想送到淮西江南,沒有半年一載的功夫,是休想了。更要命的是,淮西江南的糧食可以運抵山南東道,再由山南東道經潼關轉進關中,雖然比起大運河的成本高了,消耗也高了,但畢竟可以為關中訴訟物資。

 可一旦要繞道蜀中,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更別提運送糧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