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唐》第979章:巧婦難為炊
第五琦早早的等著秦晉,不僅打算說服他推行新錢,還要改革鹽鐵稅法,由市稅轉為官賣。()課 外 書W?wW.Ke Wai Shu .O R? G【全文字閱讀】只要這兩條得以實施,朝廷的歲入就算難以恢復從前的規模,解決眼下的燃眉之急也是綽綽有余的。

 他只是在奇怪,秦大夫為什麽對新錢如此的抵觸呢?雖然秦大夫口中說著還要考慮考慮,但分明就是不以為然,又不想直接拒絕,給他留了足夠的面子。對於這一點第五琦還是很感激的,秦大夫年輕卻不氣盛,在細節上心思也很是細膩,十分注重身邊人的心裡感受。這種行事風格與以往的權臣大大不同,無論從前的李輔國,還是後來的楊國忠,包括李輔國和魚朝恩這種大宦官算在內,哪一個不是喜怒無常,時時發威呢?

 “下吏建議的新錢之法,不知大夫考慮的如何了?眼看著到了年終歲尾,今年的租庸調運抵京師的還不及去歲的七成,照此發展下去朝廷很快就要面對無米之炊的境地了。”

 第五琦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從天寶十五年開始,租庸調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天寶十三載的極盛時期,朝廷歲入遠遠超過一千萬貫,可從至德元年至今,歲入呈逐年下滑的趨勢,到今年收入府庫中的也才三百萬貫出頭。

 然則,朝廷現在百廢待舉,還要在河北繼續用兵,養兵練兵,都花費甚巨,這個窟窿連填都填不滿,從長安克複以來,就連支付在京官員的俸祿都已經成了問題。

 這些問題,第五琦相信秦大夫也是知道的,夏元吉也曾不止一次的提及過這些困難,但是,秦大夫不知出於什麽考慮,就是遲遲不下定決心,他在擔心什麽呢?

 第五琦試圖找到秦晉反對新錢法的原因,但卻一無所獲,為了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他很快又將主意打到而來鹽鐵上。

 “除了新錢法,下吏以為鹽鐵乃朝廷命脈,若收歸官辦,不僅能保證府庫充盈,還會杜絕那些……”

 提到鹽鐵官辦,秦晉登時眼前一亮,這種東西官辦有官辦的好處和弊端,市營也有市營的好處和弊端,然則,以目下看來,官辦可以增加府庫收入,應該是利大於弊的。所以,他不等第五琦將準備好的一肚子話說完,便點頭道:

 “鹽鐵官辦之事,你可以仔細列出計劃,經研究之後,如果可行,實施便是。”

 “啊 ?”

 第五琦愣住了,由於新錢法在秦晉那裡碰了大釘子,

導致他對這鹽鐵官辦之法也不抱太大希望,可秦晉卻出人意料的一口答應,以至於他一時間沒能回過神來。

 “大夫之意,可是答應了?”

 他又確認的問了一遍。秦晉答道:

 “鹽鐵官辦,雖然最終還是要著落在百姓的頭上,但綜合來看,應當是利大於弊,只要有可行的計劃,自然可以隨時實施。”

 終於在秦晉這裡得了一句切實的承諾,第五琦很是興奮,又試探的問道:

 “敢問大夫,新錢法……”

 一提到新錢法,秦晉還是委婉的表示,尚在考慮之中。秦晉見第五琦滿臉的不甘心,便決定與之探討一番。

 “新錢之法的初衷是好的,但你可曾想過麽,隻增加少量的銅便要抵上數十倍的面值……”秦晉忽然覺得這麽說可能不夠直接,便有換了種說法,“開元通寶每文重二銖四絲,其中銅七鉛三,你現在只打算增加一成的銅來鑄造新錢,以一當五十錢……可曾想過百姓們會遭遇到何種困難嗎?朝廷用這種新錢去換他們的舊錢,一錢便可換五十錢,又與搶錢何異?長此下去,米價必然飛漲,到那時,你這新錢不但解決不了朝廷府庫的危機,恐怕還有更大的危機會因此而出現啊……”

 “這……”

 新錢換舊錢是第五琦的盤算,這樣可以不用加稅就從百姓手中擠出一大筆錢來,可在秦大夫的口中似乎這麽做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他在短時間內是想不透其中的因由,然而出於對秦晉的信服,他覺得既然有這種擔憂,可能就不無道理吧!

 說實話,在此之前,第五琦是認為財貨之事並非秦晉所擅長,如果對錢製改革過多的干涉,未必是件好事。但從他今日的分析來看,又似乎全然不是這麽回事。因為秦大夫也能說出一套聽起來很有些意思的道理,雖然其中的因果關系一時間難於理解,但最終還是打消了繼續勸說的念頭。

 “既然大夫對鑄造新錢還有疑慮,那便暫且擱置就是,只是府庫的燃眉之急實在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眼看著就到了年關,官員的俸祿如果不能按時發放,恐怕對人心將極為不利……”

 秦晉思忖了一陣,官員俸祿的確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正所謂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更何況他這個名不正言不順,僅僅是剛剛奪權的禦史大夫呢?

 “官員的俸祿一文都不能少,這一點不容置疑,不過如何發放俸祿,還是可以有許多商量的余地……”

 第五琦不明白秦晉的話中之意,由於他在進入了政事堂以後就專門戶部的運轉,是以極為關心這些問題,大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說穿了還是想讓秦晉給戶部弄點錢,以解決燃眉之急。

 秦晉的手裡雖然掌握著百萬貫錢,但那是要投入到教育改革上的,一文錢都不能挪用,一旦挪用了再想從別的地方擠出來這筆錢那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你看這樣如何,以朝廷的名義發債,號召富戶權貴們購買,利錢麽,就按市價的高標準施行,債期可以分為數年不等,只要到期便可如數兌換……”

 這也是有病亂投醫,秦晉想到了債券這種東西,以國家的財政作為擔保發行債券,向國民借錢,總比明目張膽的搜刮要好得多了吧?至少有借有還,不會過於難看了。

 但是,秦晉說完這話就連他自己都覺得,這是很難實現的,若在盛世之時,發行所謂的債券難度並不大,只要找幾個有地位有威望的帶頭購買債券,再輔之一大量的宣傳,跟風者自然會如雲而至。

 如果是亂世,情形又另當別論了,朝廷上的當權者一年數變,尤其是長安剛剛經歷了一場浩劫,無論官民都已經對朝廷的信心將至了最低,怎麽能使官民放心的將錢借給朝廷呢?

 萬一哪天再出點什麽難以預料的意外,朝廷再不認這筆帳,那可就是虧的血本無歸。將心比心,秦晉自問若是換了自己也絕不會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銀來購買這種連廢紙都不如的債券。

 “大夫此計甚妙!下吏敬服不已!”

 第五琦的反應卻出了奇的興奮,仿佛看到了大把的金錢就在眼前一樣。秦晉搖頭笑道:

 “想法雖好,實施卻大有難度。”

 第五琦又道:

 “既然有朝廷作擔保,又何難之有呢?如果大夫信得過下吏,此事便交由下吏去辦,下吏肯定能從那些肥的流油的富貴人家手裡借到錢!”

 秦晉當即一拍大腿。

 “好,便交由你去做!”

 第五琦的確是個頗有些能力的人,秦晉見他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保證,便將此事交給了他。

 “下吏這就回去謀劃一番,有了具體章程再向大夫匯報。”

 很快,第五琦興高采烈的去了,夏元吉這才有了說話的機會,他剛剛對秦晉與第五琦兩個人的對話懵懵懂懂,實在插不上嘴。

 “第五琦的能力也算出眾,就怕他急功近利,壞了大夫的名聲。”

 夏元吉這當然不是在給第五琦穿小鞋,以他對第五琦的了解,此人做事常常不按常理和規矩,急功近利之下做出來的事,十件裡往往有八件是出格的,如果不提醒一下秦晉,就怕事後萬一引來埋怨就不好了。

 對此,秦晉倒不甚擔心,反正最終具體的決定權還在他手中,如果第五琦擬定的章程過於激進,便擱置就是。另外,他也實在很是好奇,這個人究竟能用什麽辦法使那些富戶權貴麽乖乖的掏錢購買債券呢?

 “無妨, 先試試看,府庫裡一文錢都不剩了,否則又拿什麽給官員們發放俸祿呢?”

 夏元吉清了清嗓子,說出了他的建議。

 “大夫莫不如提倡節儉,以身作則,那些官員們有幾個敢說不字?”

 在夏元吉看來,與其讓大家都往外掏錢,不如所有人都不發放俸祿,這樣處置,或許怨言還會小了不少。

 其實,這個辦法秦晉也不是沒有想過,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這一季的俸祿發放不了,下一季總要補上的,一樣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如果實在補不齊,就只能一個月拖一個月。到頭來把官員們拖得怨聲載道,情況一樣好不到哪裡去。

 最好的辦法就是可持續發展的,發行債券的事第五琦如果能搗鼓成了,府庫將會有大筆的錢入帳,刨除了日常開支,完全可以以錢生錢,一旦能夠收支平衡,自然也就不怕錢還不上了。

 *本書籍由()搜集整理,更多好看的書籍請訪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