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唐》第889章:太子西逃路
李隆基閉上眼睛,艱難的搖了搖頭,濁淚汩汩由眼窩流出。

 “祖父老了,跟著你走,就算沒被亂賊殺死,也肯定被累死在路上。與其如此,還不如留下來,拖著那些賊子,多耽擱他們一陣,孫兒不就安全了一分嗎?”

 此時,李隆基的內心是極為複雜的,自打他記事以來,就親眼目睹以及經歷了武後時期殘酷的宮廷鬥爭。那時,他就一次又一次的告訴自己,不想成為別人的犧牲品,就得摒棄所有的親情和雜念。事實上,他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甚至連殺自己的兒子都沒有半分手軟。

 然則,人終有老的一天,就算自保的本能驅使著他還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可在這訣別的時刻,祖孫親情還是衝塌了理智,決定舍下一條老命,也要為這個孫兒爭取到逃命的時間。

 聽聞祖父要留下來,李豫淚如雨下,心如刀割,但他卻無能為力。

 “走,走,走!趕緊走!”

 終於,李隆基用盡全身的力氣將自己的孫子向外推,語氣也漸漸成轉而尖厲。

 李豫真想任性一把,大吼一句他不走。可一想到自己肩上還背負著祖父的厚望,如果當真留下來,不但犧牲的毫無意義,還辜負了祖父的一片空苦心。

 “祖父保重,孫兒不孝……”

 在意識到自己不能不走以後,李豫不再掙扎,隻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然後長身而起,頭也不回的奔出甘露殿。

 到了殿外,李豫隻覺得喊殺聲幾乎與他只有一牆之隔,心知宮門被攻破以後,亂兵很快就會尋到甘露殿來。

 李豫左右望去卻看不到一路護送自己進入太極宮的左監門,便問殿外值守軍士他的去處。軍士們只知道他帶著一部分回去堵住宮門,現在究竟具體情況如何也都不得而知。

 “太子殿下快隨末將往延嘉殿去,再耽擱就要被包圍了!”

 大喊的是一直追隨在他左右的左衛率候砼,候砼在此時果然表現出了驚人的先見性,不用等他吩咐,就已經算到了接下來的去處。

 由甘露殿越過延嘉殿和承香殿,要麽走玄武門,要麽走安禮門,出了長安城就西內苑,西內苑則遠沒有長安城防那麽嚴密,逃出去的把握自然就更增添了幾分。

 李豫在這時也終於狠下了心,高喊道:

 “願與我殺出重圍的,自此以後就與我李豫是生死兄弟,今日在此立誓,定然永不相負!”

 其實,到了此時此刻還追隨在李豫身邊的,基本上都是出於對他的忠心,否則在東宮被攻破時,一早就都逃掉了。饒是如此,東宮六率的軍士們聽到了太子如此立誓,依然激動的難以自已。

 “願保殿下,永不相負!願保殿下,永不相負!”

 這一聲聲高呼恰恰暴露了李豫的藏身之處,喊殺之聲也愈往甘露殿方向靠近。

 左衛率候砼這時急的差點跳起來。

 “殿下,這都什麽時候了,還說甚永不相負?若逃不出去,一切都是空話!”

 李豫也不再猶疑,當即跟著候砼等一乾軍將直奔北城而去,最終他們選擇了由安禮門出長安城,因為在世人的眼裡,玄武門已經有一個太子死在了那裡,那裡似乎也成了太子的不祥之地,人們本能的就避開了這座不祥的宮門。

 安禮門的守將並沒有阻止李豫出城,在得知來人是太子和東宮六率以後,就默默的下令打開宮門,放一乾人等出城。

 直到進入了西內苑北部的樹林間,李豫才稍稍松了一口氣。在過安禮門時他的確緊張的提著一口氣,因為安禮門的守將是李輔國的人,他真怕此人閉門不讓通過,若再費些周折奪門,又不知道得耽擱多少時間。

 一直斷後的侯砼驅馬攆上了李豫,感慨道:

 “若非殿下人心所向,咱們出安禮門只怕還要費不少周折!”

 李豫歎了一口氣,道:

 “是我大唐人心猶在啊!”

 想起張氏和李輔國,李豫就恨得咬牙切齒,眼看著定亂之後,大唐就要走上恢復之路,現在可好,又不知要惹出多少腥風血雨。更讓他擔憂的是,安氏叛賊雖然敗退回河北,可畢竟還沒有斬草除根,如果神武軍因為被長安的變亂拖了後腿而錯失徹底消滅叛軍的機會,那才更為可恨呢!

 喊殺聲似乎又漸漸近了,侯砼提醒道:

 “亂賊恐將追出來,殿下請隨末將即刻西進!”

 李豫忽然遲疑了一下,按照皇祖父的囑托,他應該到馮翊郡去尋太守杜甫才是,如果就此向西,豈非南轅北轍?

 “太上皇曾交代,讓咱們到馮翊郡去,太守杜甫是個忠直之人!,斷不會為難我等”

 候砼卻厲聲道:

 “殿下難道忘了漢末獻帝故事?杜甫再有忠直之名,還不是秦某人的爪牙?咱們輕兵投奔,焉知不是送羊入虎口?”

 如此聲色俱厲的提醒,李豫也不禁陷入了沉默,一方面心底裡有個聲音在提醒著他,祖父不會坑害他。可與此同時,還有另一個聲音也在時時的嘲笑著:將自己的性命安危操於他人之手,何其蠢也!

 “殿下,莫再猶豫了!”

 “也罷,便往西去!”

 候砼的打算很簡單,隴右與河西是唐軍中各派系勢力滲透最弱的地方,他們可以先到隴右募集兵馬,然後再往河西落腳。到那時,就算張皇后和李輔國派來大軍征伐,茫茫的祁連山雪山便會成為那些亂賊們難以逾越的屏障。

 僅僅一日夜功夫,李豫侯砼等人就進入了隴右道秦渭兩州交界之地。再往西走數百裡,便是隴右重鎮金城。

 沿途官員得知太子西巡,紛紛出迎,又派兵護衛。有嗅覺敏銳者,當也料得到長安一定又出了變故,但也沒有一個人因此而拒絕李豫過境。

 等大軍出渭州,進入蘭州郡經過狄道之時,李豫身邊的隨從軍士也由不足千人,暴增到近萬人。如此龐大的隊伍裡,戰兵隻佔了其中的三成左右,剩下的則全是運輸物資的民夫。

 此去河西遠達千裡,道路又極艱難,其間更是人煙稀少,沒有足夠的糧食那是絕對不行的。

 負責前出的探馬忽然帶回了不少衣衫襤褸,傷痕累累的逃兵。

 侯砼之意是將這些人全部問斬,以正軍紀,但逃兵們卻哭號喊冤,他們乃河州守軍,被吐蕃人兵馬大敗,不得已才潰逃往渭州等地。

 “胡說八道,吐蕃人去歲剛剛內訌,心讚普立足未穩,又豈會輕易興兵?還不是怕死,編排的謊言麽?”

 李豫也傾向於侯砼的說法,但現在他們正在逃亡的路上,因而就算厭惡這些人是逃兵,可在他們聲聲哭號之下,還是犯了惻隱之心,隻將其中幾名帶頭的倒霉隊正斬首了事。

 由於有了逃兵的插曲,侯砼不免心生警覺,決定放棄既定的長城堡、康狼山路線,轉而向西南渡過兆水,本寶塞州安樂縣而去。

 李豫覺得侯砼有些過於風聲鶴唳。

 “不過是些逃兵,咱們就要改變既定路線嗎?”

 “當此危急時刻,須得時時謹慎,不能抱有一絲一毫的僥幸心理,無事則罷,萬一有事,在這隴右之地,還有誰能來助殿下一臂之力,為陛下解難呢?”

 聞言,李豫無語,他知道侯砼的話完全在理,俗語雲:小心駛得萬年船,總無大錯就是!

 只聽侯砼又道:

 “除此之外,河州還駐扎著一支鎮西軍,亦是哥舒老相公節度隴右時所設立,兵馬使杜萬全乃末將袍澤舊友,是個可信之人,如果將此人招攬至殿下身邊,豈非又多了一大助力?”

 李豫聞言之後,一則以喜,又一則以憂。但終究再沒有反對的言語。

 此時,皇祖父在他兒時曾耳提面命說過的一些話陡然清晰了許多,為人主者禦下之道便在於一個製衡與相爭,如果臣下都是一團和氣,倒霉的便是人主了。

 當年的李豫直覺這是匪夷所思的悖論,將相和氣,君明而臣賢,不正是古來君王所追求的嗎?直至現在,身陷隨時都可能遭遇不測的窘境當中, 他忽然就想通了。侯砼怕秦晉效仿董曹之輩,那他本人呢?而且很快又將多出一個鎮西軍兵馬使杜萬全。

 一行人橫穿金劍山河谷時已經過午,這裡隨著忽然便得到了探馬的示警,長長而又低回的鳴笛聲,響徹山間,這是萬分緊急時才用的示警之法。

 “敵襲,敵襲!”

 侯砼大驚之下,意識到前方有不可測的危險,一面命人護著李豫向後退,一面又組織人馬在河谷中布置防禦。

 一名軍將跳下馬來,將耳朵貼在地面上聽了一陣,面色大變。

 “不好,是騎兵,規模絕不在少數!”

 金劍山的這條河谷寬達數裡,當中只有一條深可及膝的小河,據說是兆水的一條支流。而且這河谷內的地形又很是平坦,足夠騎兵展開攻擊陣型,如此種種均對他們不利。

 侯砼反應的雖快,卻還是晚了一步,大地忽然猛烈的震顫起來,陣陣驚雷咆哮正由遠及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