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抗日猛虎軍》第367章 9江換防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武漢的大撤退其實從徐州失守後就己經開始了,近半年的時間內,武漢的工廠、機器設備、技術工人、學校、文物、百姓紛紛通過長江航道向重慶、雲貴等地轉移。雖然日軍被阻擊在了武漢外圍,看情況短期內還攻打不到武漢來,但是幾乎成為一座空城的武漢的確沒有堅守下去的必要了。

 尤其是在廣州珠三角失守之後,粵漢鐵路一中斷,武漢更加失去了中轉站的作用,因此在武漢用大量的士兵的生命來阻擊日軍就變得毫無意義。武漢已經撤成了一座空城,那老蔣下一步考慮的就是要保存實力了。想保存實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頂在前線的嫡系中央軍給撤換下來。

 王海濤的九十集團軍,做為老蔣手上的一張王牌,自然也收到了換防的命令,頂替王海濤守衛九江地區的正是李品仙將軍的第四兵團。王海濤在接到換防的命令後,又親自去了一趟馬當要塞。考慮到馬當炮台上那二十門德製重炮,自己一離開可就撤不下來了,一但丟給小日本太可惜,因此王海濤去馬當炮台用十門日製一零五榴彈炮把那二十門德製重炮給換了下來。

 在把長山陣地、大雪山陣地和馬當炮台全部移交給了李韞珩的第十六軍之後,王海濤帶著部隊回到了九江市。一到九江市,與王海濤換防的第四兵團李品仙將軍己經在指揮部中等著王海濤了。李品仙這次來是和王海濤商議部隊換防之事的。

 李品仙的第四兵團,手上有四個軍另加一個獨立旅,老蔣把他們派在這裡,本來就是怕九十集團軍萬一頂不住,好讓他們及時支援的。在李品仙的第四兵團裡,主力是自己的八十四軍和廖磊的四十八軍,這二個軍都是廣西子弟兵,也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此外還有劉汝明的六十八軍,徐源泉的第十軍以及川軍組成的獨立旅。

 經過和王海濤的商議,太湖縣已經打爛了,就不要了,廖磊的四十八軍守在宿松和黃梅兩縣,湖口縣交給劉汝明的六十八軍,李品仙自己帶著八十四軍守在九江市,王讚緒的川軍到彭澤一帶準備隨時支援馬當要塞,徐源泉的第十軍不堪大用,派去守在九江外圍的尖角上,與九江市成犄角之勢。

 王海濤在離開九江時不僅把二十門德製重炮以及全部炮彈送給了李品仙,還把一批繳獲的日軍重武器,包括幾十門七五山炮都給了李品仙。這讓李品仙的手上有了一批能和日軍相抗衡的火炮,也讓李品仙部多一些底氣和依仗。

 王海濤的九十集團軍休整的地方是湖北嶽陽市,嶽陽在武漢南邊,日軍不攻佔武漢是不太可能先去向嶽陽進攻的,因些王海濤的九十集團軍在嶽陽可以有一段較長的休整時間。王海濤在九江等到重炮旅和二七一旅全部到齊之後,才和李品仙告辭,離開九江前住嶽陽。

 剛離開九江,王海濤就讓重炮旅、裝甲團和二七一旅,以及九十三師全部從南昌方向退往龍州縣,這一路人馬由蘇祖馨和趙忠武負責。王海濤交待蘇祖馨他們,九十師和九十三師回到龍州之後,全部用廣西子弟補充進部隊,然後由唐仁禮的後勤處換成全德式新式裝備。

 換裝之後,再由龍州的德國教官進行戰術訓練。讓這兩個師也和龍州現在的那個獨立師一樣,爭取成為機械化師。按王海濤的想法,就算以後九十一師,九十二師不跟自己回龍州去,自己也能憑著這三個機械化師成立一個機械化軍,等再打出來時,小日本就更有好果子吃了。

 這些部隊回龍州去了,王海濤帶著余下的九十一師、九十二師、川軍暫編一六八師、警衛團、偵察團這些部隊順著大路經武漢前往嶽陽市。在經過武漢時,王海濤還特意去進見了一下老蔣,老蔣對王海濤自然是讚不決口,什麽國之乾將、什麽中流砥柱這些詞都用上了。講的王海濤都是一陣心慮。

 見過老將之後,王海濤又拜會了陳誠這位老蔣身邊的第一親信。必竟自己的九十軍是屬於陳誠的土木系的,不去拜會一下陳誠可是說不過去的。王海濤這二年的表現實在給陳誠長了不少臉面,有九十軍在,陳誠在派系林立的國軍中,講話都硬氣幾分。因此陳誠對王海濤也是相當客氣,好好的獎勉了一番,又許下了許多軍械物資。

 最後王海濤拿著老蔣和陳誡的批示,在武漢的後-->>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勤軍需處裡搞到了不少好東西,包括上次老蔣獎勵剩下的一百萬元法幣。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武漢,向嶽陽而去。到了嶽陽,大隊駐扎下來,王海濤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有槍有錢,再加上九十軍的金字招牌,根本沒費什麽勁,二個師就全部招滿了人手,連川軍這個師都沾光,招齊了人馬。

 而此時原本隸屬於九十集團軍的川軍暫編一六八師,也有了個正式番號:二一零師,師長仍是楊傑,下轄二旅四團。在何知重的八十六軍完成整補也來到嶽陽市後,九十集團軍一下又有了二個軍一個師,共三萬八千人馬。只不過其中有一半是新兵。

 新兵的訓練自然有人去辦,王海濤此時可算是清閑下來,終於能有時間好好的陪陪鳳姑(田雨隨後勤醫院一起撤回龍州了)。二人經常一起去嶽陽樓和洞庭湖遊玩一番。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王海濤二年多來過的最舒心的日子了。

 就是在清閑中,王海濤還是時刻關注著前面戰場上的動靜。羅卓英指揮的大別山這一塊日軍雖然也在進攻,可是效果不大,遲遲沒有什麽進展。而宿松那裡廖磊的四十八軍憑險死守,與日軍展開激戰。日軍第五師團和第一零一師團在失去了炮火優勢的情兄下,反而被四十八軍重創,其中第一零一師團死傷最為嚴重,連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都被一發國軍的炮彈炸成了重傷,送回了日本國內。

 反而是馬當要塞這裡,李韞珩的第十六軍終於沒有抗住日軍二個旅團的攻擊,丟掉了馬當要塞。至使日軍直逼湖口縣。丟失了馬當要塞後,李品仙還指揮彭澤的川軍反攻馬當炮台,但是實力上的懸殊讓這支川軍不但沒能攻下馬當炮台,自己還被打的潰不成軍。

 長江南岸有了重大突破,讓岡村寧次興奮不己。一面指揮一零六師團和二十七師團繼續進攻九江市,一面又向煙俊六司令官請求援軍。原本看好第二軍的煙俊六大將,一見岡村寧次那邊競然突破了馬當要塞,有攻佔九江的希望,大喜之下,一下子又給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補充了一萬名士兵和一大批軍需物資。

 有了這一萬名士兵和軍需物資,不但二十七師團最後一個聯隊補充充完全,連第十八師團也補充了七、八成,又可投入戰鬥了。岡村寧次一下又把第十八師團投入了對九江的攻擊作戰中。這下九江這裡的壓力就大了起來。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湖口縣。

 守衛湖口的是劉汝明的第六十八軍和潰退下來的川軍,六十八軍先是西北軍的底子,又被東北軍收編,劉汝明也是參加過長城抗戰的將軍,六十八軍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可是湖口縣這裡易攻難守,除了城牆外並無險要之處,雖說有前面九十二師留下的掩體工事,可是駕不住日軍水陸兩面的攻擊。六十八軍隻守了一天就被迫放棄了湖口縣,退入了九江市。

 丟了湖口縣,日軍憑著長江艦隊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對九江發起江面上的炮擊,而且可以在九江附近幾十公裡江岸邊隨時選擇登陸點。 不過岡村寧次不知是怎麽想的,他把登陸點選在了姑塘。姑塘是什麽地方?是廬山腳下鄱陽湖邊一個小鎮,真正的依山傍湖,這個地方,一不能立刻攻擊九江(還要翻過廬山東北麓的塔頂山普泉山一帶),二不能切斷九江到南昌或瑞昌的聯系,反之卻有可能被國軍從南北兩側堵死了猛揍一通,這樣的選擇確實是沒人能料到。

 岡村寧次在後來的報告中粘粘自喜,認為自己眼光獨到,其登陸選點國軍絕難預料,因而守衛薄弱很快就能登陸成功,岡村被自己的絕頂智慧都快感動哭了。鬼子的邏輯就是特別,登陸容易又如何?問題是登陸之後能怎麽樣?

 果然,第二十七師團在姑塘登陸後兩天中,在廬山東北角的塔頂山普泉山一線山巒,與國軍劉汝明的幾個師陷入苦戰,逐個山頭爭奪,上得了廬山,卻一時下不來,同時還得抽相當一部分跟南面星子方向反撲過來的王敬久部廝殺。

 最後,岡村還是得靠抽一些部隊到九江城北邊的江岸登陸,才能最終逼退廬山東北角裡的徐源泉的第十軍,到此時日軍才算拿下九江。九江城和廬山上李品仙部撤到南昌鋪、金官橋一線,固守已打造好的山巒陣地。早知如此,真不知道岡村登陸姑塘翻越廬山有毛用,徒增鬼子兵性命的傷亡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