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抗日猛虎軍》第3日66章 丟失信陽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老蔣一下子往信陽平漢線方向派出了好幾個師,又派出了親信大將羅卓英來統一指揮,那是不是就是說信陽這邊也可以穩如泰山了呢?戰場上的增援往往不是1十1=2那麽簡單的。有了羅卓英兵團和胡宗南兵團共同存在的信陽戰場,成了國軍匯戰中一場配合混亂、指揮困難的范本!

 就在日軍的第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在大別山西邊的群山裡,鑽著山溝,並與孫連仲手下的八個師激戰的時候,合肥的東久邇宮稔彥王司令官終於等來了他的第四個師團,第一零九師團。第一零九師團本來隸屬於寺內壽一大將的第一軍,因戰事需要,大本營把一零九師團從華東調至了合肥,歸到了東久邇宮稔彥王的第二軍名下。

 東久邇宮稔彥王司令官一看,啊第一零九師團終於到了,雖然不是常備甲種師團,但也終歸是有著二萬四千人的乙種師團呀!在看看戰場型式,大別山西邊的群山裡,有第三師團和第十六師團二個師團足夠折騰了,人多了也施展不開!而羅店這裡,第十師團面對著支那第一軍,需要馬上支援一下。

 好吧,你這個第一零九師團馬上去固始、羅店,增援第十師團去吧!第一零九師團的師團長山岡重厚,得令之後,立馬帶著第一零九師團奔著固始方面而去。第一零九師團的行動還是十分迅速的,隻用了三天,就從合肥趕到了固始縣城,和第十師團合兵一處。

 在二個師團合兵一處後,當天就兵分三路,撲向信陽和平漢鐵路。而胡宗南則是指揮著手下能一拚的三個師和打邊鼓的三個川軍師,利用看信陽這裡的丘陵地帶,一點一點的抵抗著日軍二個師團的進攻。胡宗南一邊抵抗著日軍,一邊接二連三的向武漢求援。

 老蔣一看胡宗南連連求援,知道他的第一軍抵擋的很吃力,連忙催促羅卓英趕快出兵信陽。從武漢到信陽從平漢鐵路通道北出大別山,進入信陽丘陵地帶是最快的。那麽重中之重就是一個名叫柳林的地方。柳林鎮地方不大,位置卻相當重要,這一點羅卓英明白,胡宗南明白,日軍的二個師團長筱塚義男和山岡重厚同樣明白。

 日軍兩個師團兵分三路後,中路直指信陽,北路指向長台關淮河大橋,其南路,即經過補充後的筱塚師團主力,則撲向柳林鎮而來。只要鬼子及早拿下柳林,那麽從武漢增援信陽的羅卓英集團,就會被堵住大別山裡很難出得來了。

 相比之下,柳林鎮要比起淮河長台關好守很多,除了他本身已藏在大別山裡,其前頭十幾公裡,還有溮河和震雷山龍王寨等山嶺隘口護衛。柳林鎮之北信陽之南即東雙河朱堂鄉這片低地丘陵,也可以算是大別山桐柏山北麓的一個盆地,我們姑且稱之為“信南盆地”。

 “信南盆地”東頭,青山鎮澀港等地,只是些比較崎嶇低矮的山巒,此處是“信南盆地”的東缺口,信羅戰役的南戰線就在這裡開打。“信南盆地”和柳林,這個地方只要好好的守,與信陽城一帶的守軍呼應作戰,鬼子想要攻下來可沒那麽容易。

 雙方在信陽這展開了攻防戰,開始的幾天,胡宗南軍和川軍等七個師,竭力阻擊,打得還可以,在羅山到信陽間廣大區域,打打退退,退退打打,鬼子三路都推進不到一半路程。打了好幾天后,羅卓英他們來了,劉和鼎三十九軍的兩個師已通過了柳林,後續部隊也正陸續通過武勝關。

 這本來是好事,前方節節抵抗,後方援軍趕到,局勢不算大好也可算小好。然而,那天晚上,出事了。那天,胡宗南覺得羅卓英那麽多部隊都過來了,柳林就可以交給他了,就把他本來守柳林的部隊抽去節節吃緊的信陽前線;羅卓英則覺得,他的部隊現在只是路過大別山,柳林這一帶,胡宗南就應該負責好好守著讓他們通過,也同樣沒派部隊布防。

 軍事換防如此嚴肅而要命的事情,竟可如同兒戲!竟可靠想當然來決定行動!這種事,讓無論東方西方古代現代任何一支軍隊任何一個將領說起來,都會覺得匪夷所思,然而它就是這樣,真真切切地又奇葩地發生(我怎麽又說“又”字呢)。

 抗戰以來這麽多次戰役,日軍在進攻中一直都有很多漏洞,我們總是眼睜睜地沒法利用;而我們一旦出現疏漏,鬼子就總是能一次又一次地一打一個準,雙方的情報工作根本不是一個檔次啊。日軍第十師團得知守軍竟然犯下了這-->> ,最快更新抗日猛虎軍最新章節!

麽一個低級到難以置信的錯誤後,那天夜裡,第十師團以不顧傷亡的極瘋狂攻勢,攻破青山鋪澀港防線,然後一支快速部隊狂衝二十多公裡,連夜搶佔柳林車站,把羅卓英的軍隊攔腰截斷!

 這下嚴重了,羅卓英急令劉和鼎回頭和武勝關通道裡的楊森部南北夾擊柳林鎮,同時讓走宣化店的十五軍團(就一個十三師)極速走出大別山側擊澀港一帶。只是,柳林地處大別山通道裡,日軍只要有一兩個大隊佔據兩側山頭,利用有利地型,劉和鼎和楊森部怕是把部隊都打光也不可能奪回。

 柳林沒能奪回,日軍卻越打越多,第十師團主力源源不斷衝進來,柳林之北的東雙河白馬廟震雷山相繼失守,戰鬥到第十天,第十師團主力已經完全進入“信南盆地”,向南在柳林已塞住武勝關通道,向北則可以和其他兩路鬼子會攻信陽了。從宣化店出來的方靖的十三師倒是收復了青山店澀港朱堂集,那不是他們有多厲害,而是因為第十師團的部隊們過都過來了,那幾個被甩在身後的邊角小鄉鎮,筱塚義男並不想分兵佔據。

 同日,北路日軍攻佔長台關的淮河南岸,中路日軍逼近信陽,信陽城處於日軍三路包圍之中。第十二日中午,孤軍作戰的胡宗南不得不後撤,信陽陷落。從二個師團日軍合兵一處發起進攻算起,僅守了十二天,與張自忠潢川之戰一樣的時間,比張自忠在潢川消滅的鬼子少了很多,當然自身傷亡也比張自忠少很多。

 日軍攻佔信陽後,胡宗南所部七個師向西退守南陽。不過日軍雖然佔領了信陽,但武勝關這裡還有羅卓英集團軍頂在武陽關這裡,加上孫連仲兵團守在小界嶺通道上,中間的宣華店這裡又有張自忠將軍的五十九軍,老蔣又加強給張自忠將軍一個劉汝明的七十七軍,一個馮治安的六十八軍組成第三十三集團軍。

 這樣看來,整個大別山西麓有羅卓英、張自忠、孫連仲三個集團軍在,兵力也算雄厚,再加上大別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的四個師團一時半會還真攻不過來。可是好好的一場戰役,打成這個樣子,讓親自到武漢督戰的老蔣氣的吐血。

 不過老蔣守衛武漢,還是抱著能守則守,真的守不住也不和日軍硬拚的想法。在這段時間裡,武漢的工廠、設備等等全部卻在緊鑼密鼓的向重慶搬遷。現在的老蔣己不會再向凇滬會戰時那樣,處處和日軍硬拚硬幹了,保存實力,以空間換時間的思想已經確立下來。

 就在老蔣認為武漢形式還可以之時,日軍的又一紀重拳,打的老蔣頭昏眼花,那就是日軍以三個師團的兵力,在海軍的掩護下,偷襲了廣州,並一舉佔領了廣州珠三角。中日開戰以來,中國海軍的羸弱,讓中國根本沒有了海防。

 繼煙台、青島、連雲港、上海、福州等海港城市陷落之後,廣州己是中國最後一個對外的港口了。廣州的失陷,意味著中國將失去所有海外的援助通道,中國就此變成了完全的內陸之國。這個打擊比丟失南京、徐州還要嚴重。

 丟失了廣州,粵漢鐵路也就失去了意義, 死守武漢就更加的沒有必要,另外南昌等地也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其實丟失廣州對王海濤來說也是一件比較嚴重的事情,廣州一失,美國的金屬材料、英法等國的油料、化工原料以及德國的走私軍火全部都被斷掉了,現在王海濤只能希望龍州那裡能有足夠多的儲備了。

 攻打廣州的日本第二十一軍是由第十一師團,第十八師團和第一零四師團組成的,其中第十一師團和十八師團都是在南京戰役後撤回日本本土整補的,而一零四師團則是剛在日本本士組建的。這三個師團,除了剛組建的一零四師團外,另二個師團都是王海濤的手下敗將。

 在得知日軍攻佔了廣州市後,王海濤第一個想法就是帶兵奪回廣州市,把日軍這三個師團全部趕下海,可是冷靜下來後的王海濤知道,就算老蔣同意自己帶兵去打廣州,憑現在自已手上這些打了不少仗的部隊,也不可能對付的了日軍的三個師團,尤其是還要奪回廣州市。

 無奈下,王海濤只能給龍州的唐仁禮發去電報,詢問情況的同時,要唐仁禮密切注意日軍動向,無論如何龍州不能丟,關鍵時候哪怕是抗命,王海濤也會帶兵回援龍州縣。發完電報後,仍然不能放心的王海濤,果斷的把唐龍仔和二七二旅派回了龍州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