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253章 會試(3)入場、小幸運
卻說會是主考官余有丁講話完畢,這時但聽龍門一聲放炮,眾舉人開始入場。

 整個大明疆域包攬南北直隸及十三承宣布政司,合計十五地舉子,按地域排成隊伍,先入內的當然是北直隸舉子,畢竟天子腳下,這點優待還是有的;其次是南直隸,再次便輪到了山東省舉子,也就是張籍等人的隊伍。

 這一入場順序是按照離京城遠近安排的,也是常例。唯二違反常例的會試就是萬歷五年和萬歷八年,那時張江陵把持朝政,權力通天,正是烈火烹油極盛之時,滿朝文武為了巴結輔,無所不用其極,就連會試入場順序這件張居正可能根本不回去關心,也不會去授意做的小事都安排的湖北舉子先入,原因很簡單,張居正便是湖北人士。

 如果說改變入場順序,還只不過是人們頗有微詞,那麽萬歷五年的榜眼張嗣修是張居正的二兒子,萬歷八年的狀元張懋修是張居正的三兒子就成為了科場上的軒然大波,這兩屆的三鼎甲要麽是投靠張居正的門生,要麽是張居正的同鄉,滿城所有舉人對張居正都是心懷怨氣的。

 當然在張居正死後,張家幾個兒子被剝奪出身功名,張氏一派遭到清算的今天,入場順序也就回復了常例。

 此刻山東舉子入場,張籍緩緩走向貢院,抬頭打量著京師貢院。

 貢院大門五楹對開,稱為第一龍門,上面高懸著三塊牌匾,東那塊牌匾上寫著“明經取士”,中間則高懸著的是一塊“開天文運”,西則是塊“為國求賢”。

 到了龍門前,照例是搜檢這關。挨著前方南直隸舉子搜檢完了,便輪到張籍等山東省舉子。

 全國會試,舉世矚目,兵丁搜查自是十分嚴苛,還有身著飛魚服,手按繡春刀的錦衣校尉在旁監視。

 一名堂堂舉人在各自家鄉可見官不拜,能上堂有座,每逢有重大事件各地主官還得請來相商。就如同後世各地市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般,那都是有功名、有頭有臉的人物。

 就這麽一大票平時備受尊重有身份有地位的舉人,此刻面臨搜檢統一雙手按牆,低下頭,解開袍服露出裡衣,散開頭

 ,分開雙腿,再給兩個五大三粗的搜檢兵丁從頭到腳,從前到後,背後身上如基佬一般摸來摸去。

 這場面簡直不忍直視,幸好沒有普通百姓在側,這個時代也沒有攝像頭,否則傳揚出去這簡直就是一生黑歷史啊。

 搜檢兵丁手法熟練,眼神刁鑽,搜檢的極為仔細。

 此刻雖是春天,但是一早一晚還是有些涼,倒春寒也是這樣了,因著需要解開衣衫搜檢,人群中不是傳來阿嚏阿嚏的噴嚏聲,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埋怨出聲,誰也不想因此被安個喧嘩考場的罪名給枷出去。

 張籍也是習慣了,從縣府院三場到鄉試都是這麽過來的,還有什麽不好意思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不多時輪到張籍了,按牆低頭解衣散,搜檢完畢後張籍一過龍門便迅穿戴好衣服,免得感了絲毫風寒,和鄉試一樣他在這貢院裡要先考他三天兩夜的,若是得了病,這地可不一定能找到金郎中那樣的好大夫。

 在古代生病如同抽獎,自己不可能每次運氣都那麽好的撐過來。

 這年月會試中得病之後是否能夠考中就成了小事,能不能活著出來都是個大問題。往年會試鄉試中突急病死在裡面的,半途被抬起出去,每次都有七八個,這可是拿生命來考試,是“豎著進去,橫著出來”的另一種考場版詮釋。

 過了龍門,張籍就自己取了考籃被褥等物,領了會試的卷子,便要去換考牌尋考舍。

 這時路過一個大槐樹,張籍正要走過去,卻被身旁的付嘉拉住小聲道:“維楨,且停步。”

 “嗯?怎麽了?”鄭泰等人見此也停了腳步。

 付嘉小聲說道:“快到此樹下拜一拜,其中關節等會兒再說。”

 張籍幾個頭一次赴考的舉子都摸不到頭腦。不過見到樹下確是有許多考生面色嚴肅的朝這古槐拱手而拜,也就放下手中考籃和被褥來到樹下,學著付嘉的樣子鄭重的向槐樹俯身拱手作揖。

 幾人拜過之後複又拿起東西前行,付嘉小聲告訴了眾人這株古槐的來歷。

 這是一棵元代古槐,為京城的名槐,相傳這裡是文光射鬥牛的地方,所以人們稱它為“文昌槐”。

 文昌槐的根部生在路東,主乾彎曲向西,所以樹冠呈在路西邊。此槐長勢如臥龍,據說此槐與考生的文運有關。因此在京師貢院參加鄉試和會試的考生們都要向它膜拜,以祈求科場順遂,金榜題名,得躍龍門。

 張籍等幾個第一次進京赴考的聽完付嘉的講解,紛紛向其道謝,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嘛,拜一拜得到精神上安慰也不錯。

 在往前行進得貢院第二龍門,也有人稱之為“內龍門”,門內建有數千間木柵製成的房屋,專門供考生在貢院內答卷吃飯住宿,四周高達一丈五尺多高的棘牆等,這裡就是考生們考試的地方了。

 一名書辦在此處核驗身份憑據,張籍幾人校驗完身份領了考舍號牌便就此散開,各自尋找了考舍。

 考舍號牌照例以千字文天乾地支平排序。 騰字甲子號——這就是張籍手中考牌上寫著的考舍字號。

 魚躍龍門,蛟化騰龍,又甲子者天乾地支之也,換做後世的說法這是一個吉祥號碼,兆頭不錯。

 詢問了散布於考舍路口的巡場兵丁,不多時張籍就找到了自己的考舍。

 這京城的貢院果然是比地方上的闊氣一些的,這考舍是磚瓦結構,看上去是新翻修的,規製也較地方上大了一圈不止,地面上竟還鋪了磚,張籍進了考舍絲毫沒有感覺到潮濕,那充做桌椅的兩塊板子也還刷了漆,各種硬件設施都要高一個層次。

 這處考舍既非挨著茅廁的臭號,也非靠近取水做飯地方的火號,屋舍又新,環境不錯,張籍見此暗道孔聖庇佑,這科場一路走來考號上實在幸運,仿若冥冥中自有天佑。...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