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241章 社學之中論文章
許是回到了家中,張老夫子也沒有了剛才在講堂中時身為先生的架子,仿佛一個面生老相的中年鄉人一般語氣緩和了許多,師生兩人由社學和夫子家中的變化展開話題嘮著家常。

“張籍,我打算赴三年後鄉試,你覺得如何?”不知怎得張老夫子忽的冒出一句話。

“嗯?”張籍一楞隨即回過神來問道,“夫子怎得忽有此意?”

張老夫子現在五十多了,已經是知天命之年,無論是腦力還是精力、體力絕對不如少年人,而且那鄉試三場,每場三天兩夜,這麽高強度的考試,夫子能撐下來嗎?

張老夫子聞言,看著屋邊一角用簾子簡單相隔的小床道:“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我本不應有此念頭,但是……我還想試一試。”

雖然張老夫子沒說出原因,但張籍看到夫子的神色已是明白了,老夫子這是想給繼子承宣掙一份家業啊。

“張籍,你科場先達,不知解元郎何以教我?”張老夫子回身拿起一疊書稿交到張籍手中後說道。

“先生莫要取笑我,弟子往日學與先生,去歲不過僥幸得中,現在或可探討一二,若是再如此稱呼弟子,弟子不敢接過。”張籍連連擺手道。

“那探討,就探討吧,這些是我從這些日子寫過的文章中挑選出來的。”張老夫子見此也不再客氣。

張籍拿過書稿一看,大約十幾篇,四書文和五經文都有。

唔,基本功是有的,還很熟練,就是在文風的掌握上跟不上潮流,立意上也頗為老套沒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這就是張籍看完張老夫子文章的感受。

當下張籍抬起頭說道:“夫子是否看過近些年的時文冊子?”

“不曾,怎麽可是有什麽不妥?”張老夫子問道。

“夫子容稟,嘉靖年間前後七子引領科場文風,多言詩必盛唐,文必秦漢,此風蔓延至今科場文章多慕古人,但一味高古艱澀,取徑太狹,故而後七子中又以李攀龍,王世貞等為首主張文章複古,當合而離,離而合,既需擬古,又不能陷入抄襲。弟子下場至今,時文多是以此而作,竊以為將古文融入時文之中為最佳。‘

張老夫子聞言皺眉道:“合而離,離而合,怎麽解呢?”

張籍說到這裡,笑著道:“夫子,合而離,離而合,吾認為在於恆、變二字。”

說到這,張籍停頓了一下,張老夫子用眼神示意張籍趕快說。於是張籍繼續道:

“恆、變二者,就是以古人格局法度為恆,以當今世情,自身才情,所悟性情為變。更具體點說即是立意遵循先聖,法度師法唐宋八大家文章,最後結合當下世情自身感悟……”

“在者,弟子熟讀前後七子文章,發現由前七子到後七字除了側重點偏移之外,其內涵立意也有不同。譬如嘉靖七子之首鳳洲先生,其早年文章以朱子理學為根,但後來研讀陽明子《傳習錄》後,開始主張起釋儒道三教合一,甚至鳳洲先生本人在勳陽巡撫任上時,為體會釋門真意,還曾作比丘僧修行,這時他已是外理學內心學,由師古轉為師心……”

這些體會都是張籍在鄉試過後,和一眾中式舉人聊天時發現的,這些都是經驗之談,等閑之人難以得知。

張籍講的很詳細,語速也很慢,留給了張老夫子思考的時間很多。

朱子詩雲: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張老夫子基礎是沒的說,此時聞言若有所悟,思路大開,猶如醍醐灌頂頓悟一般。

張籍繼續道:“所以弟子認為夫子若要使文章立意不落窠臼,

理辭法氣皆通。下次鄉試前的這兩年中,夫子古當研習八大家文章,今則揣摩前後七子佳作。若是一時無法湊齊這些書本,弟子隔日讓張衛給送一套,一定要吃透了才行了……還有,這時文冊子也是不得不看,每兩月弟子會讓張衛送最新的時文集過來……”張籍為張老夫子指明了讀書突破的方向和應試的技巧。

張老夫子聽後心下感慨萬分,他明白,張籍說是探討,其實就是師生之位互換,是張籍在指導教授自己,只不過為了保存自己顏面張籍才一定要用探討這個說法。

如此這般師生二人坐而論道,時間不覺已到了傍晚。

張老夫子歎道:“想我半生空讀聖賢之書,卻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能收下如你這般的弟子,真是為師此生之幸。”

……

從社學出來後,張籍到了家中,剛進院裡就看到張母正在院中收拾起晾曬的米面大棗。

“娘,今天怎麽曬了這麽多米面和大棗啊?難道是面缸裡有蟲了?這才剛開春不可能吧。”張籍從屋裡端了一杯水遞給張母后,不由好奇的問道。

“明天,你就跟十娘回門了,娘給你們準備些東西帶上,希伊先生是讀書人,城裡什麽東西都有,但這咱自家曬的大棗和精篩的小米、你爹讓人碾得精細的麥粉可不多見。等你們回門給你先生帶上嘗嘗。”張母笑著喝了張籍遞過來的水說道。

回門?!

張籍微微怔了下,這半天時間和張老夫子聊天,自己差點忘了回門這回事。明代以後有回門的習俗,即在婚後的第三天,新郎、新娘一同回女方家,拜見新娘父、母,俗稱“回門”或“回娘家”,雅稱為歸寧,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後世。

“還有,十娘雖是你先生的義女,但也是女兒,你們兩人得空要多去看看,總不能讓你先生幫完忙,就冷落了。”張母又囑咐道。

“那是自然,孩兒省得。”張籍點頭答道。

說完,張籍就過去幫著母親,把晾曬的米面大棗都裝到了袋子中。

“爹和二弟他們呢?十娘呢?”張籍沒有看到父親和弟弟張衛,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問道。

“你爹他們去張大戶家借騾車了,上午雇的騾車回城了,今天還得趕回城裡。對了,你別收拾了,剩下的我來做。十娘身體不舒服在裡屋休息呢,還不是你的事,快去看看。”說這話時張母的眼色有些莫名奇怪。

張籍當然知道這是什麽意思,臉色一紅三步並作兩步向裡屋走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