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74章 冬至節、學習生活
  求學的日子過得很快,夏去秋來,須臾便又是冬至,不知不覺間張籍到清淵書院已經三個多月了,每天丙班、小講堂、食堂、寢舍來回轉。

  期間由於臨近年末大考,丙班正課加緊,陳教習的指點時間改為雙數日子的清晨,兩天一日的單對單輔導,張籍倍加珍惜,每每聽完陳教習講書,自己都深感獲益匪淺,這些精辟獨到的見解,真是恨不得每天都能聆聽教誨。

  《載敬堂集》記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據傳源自周公土圭測景。

  冬至節在後世張籍的觀念中只不過是個吃餃子的節日,節日的由來據說是人們為了冬天不被凍掉耳朵而祈願所成,但是在古代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比元宵節端午節地位高,和中秋節的規模相仿,僅次於過年,在有的說法中甚至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語。

  冬至這一天宮廷中皇帝祭天祈求四海安定,風調雨順;各地官府舉行賀冬儀式,官場中人流行互賀“拜冬”禮俗,至於民間百姓也要置辦三牲祭品拜祭祖先神靈。

  在這個陽氣回升,節氣循環開始的吉日中,書院也舉行了盛大的活動——祭孔,是日眾學子沐浴更衣後在各院各班講郎,教習的帶領下,來到後院祠堂中,嚴格以禮法先拜了至聖先師孔子,後再拜亞聖孟子。

  再者是上承孔孟下啟程朱的北宋大儒周敦頤,濂學創始人。在後世中學生即便沒有聽說過周敦頤的名字,但只要上過初中的也都知道那必背文章,傳世名篇《愛蓮說》,沒錯這就是周敦頤的作品,自此文出世之後,蓮池名震遐邇。

  之後是二程,即程顥程頤兩兄弟,洛學創始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世間皆道程朱理學,即是自二程始。再往後張籍本以為是要祭拜朱子,誰曾想並不是,而是北宋橫渠先生張載,關學創始人,就是他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儒學門人世代遵循的千古名句。

  拜完張載就是南宋閩學派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理學發揚者朱熹了。朱子所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是當今書院中最暢銷的書本,其地位可比擬現代的課本,幾乎是人手一套。

  大明書院以理學為道統,自孔孟之後,周、程、張繼之,後朱子發揚光大,眾人在書院祠堂中將此六人一一祭拜下來,時間就由早上過渡到了中午時分,此時整場儀式並未完結,接下來的是,弟子拜先生和學子互拜,這才算禮成結束。

  整場祭拜活動中,張籍和眾人一樣深深的沉浸在這肅穆莊重的儀式中,都是一副虔誠的樣子,似是接受了一番心靈的洗禮,孔教之稱名不虛傳。

  中午吃餛飩,晚飯吃餃子,這天的夥食也是好得很,所有學子都是喜氣洋洋。

  ……

  冬至節後,書院學子們又進入了緊張的學習狀態,無他,歲末大考愈來愈近了,這次考試關系到內外院、甲乙丙三班的升降級,所有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一日,寒潮剛剛過境,寒風瑟瑟,丙班講堂中,眾學子讀書熱情不減。

  徐講郎正在重講四書中的《大學》,這次重講不再強調理解背誦,而是著眼於四書題製藝文的破法、寫法。“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語出大學第一章,這種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聖人之言該如何破題,

徐講郎細細道來;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以。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同樣是語出大學學第一章,這種不太引人注意的句子該如何破題,徐講郎娓娓言之;

  還有“邦畿千裡,維民所止。緡蠻黃鳥,止於丘隅。”這種出於大學卻偏僻難懂,拚湊而成的語句。徐講郎同樣循循善誘,解讀的精妙無比。

  以上種種都是前人科場經驗之談,非做過數百文章不能自悟,對這些思路技巧,講堂內學子們屏息靜氣,手中毛筆不停,在紙上記得密密麻麻,生怕疏漏了一點。

  就這樣上午講解解題思路技巧,下午練習製藝文章,所有丙班學子每天擇一篇交於徐講郎批改,張籍每兩日還要多寫一篇交給陳教習批改,這些文章張籍寫起來的確是有些費力,因為張籍並沒有抄近兩個月來背誦的時文小錄,全靠本身對經義的理解。

  高樓大廈平地起, 自己的基礎還是要打好,在書院的日子越長,和身邊同窗交往的越多,張籍就發現自己除了記憶力好些,還有些後世的見識,在讀書科舉上真的是比不過古人中的佼佼者,張籍曾拿自己寫過的文章和內院士子方清之的對比過,張籍的文章總是不能把握住核心,似是詞句堆砌,通俗點說就是抓不住考點;而方清之的文章往往一言中的,辭藻華麗的同時言之有物。會背後世經典詩詞文章乃是自己的奇兵,而科場作文仿若堂堂正正交鋒,出奇並不能保證每次都能製勝啊,每逢得到這樣的結論,張籍都會以中山先生的話勉勵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之後又投入到題山文海中。

  ……

  日子一天天過去,講題、出題、做題、批改再講題、出題、做題、批改,如此往複二十余日後已是臘月初四,距離臘月初六歲末大考尚有兩天。

  又是在陳教習的寢舍中,屋內一應器物皆無變化,張籍在案幾上伏案疾書,這已經不知是陳教習第幾次對張籍進行考核了,反正是張籍對這件小屋子越來越熟悉,如今閉著眼都能找到毛筆,拿起紙張。

  今天的題目張籍已經寫了兩遍,第一次寫完被陳教習寫下味同嚼蠟的評語;第二次交卷被寫下棄之可惜的字眼;這是第三次了,破題、承題、起講,張籍又完成了一篇,雙手恭敬的交給陳教習,片刻後陳教習似乎微微點了點頭,手中朱筆一畫,張籍終於得了一個圈的評價,和一個“可”字評語。

  做八股文不易啊!一篇文章三易其稿,張籍感歎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