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84章 年味、開課
  大明萬歷十三年倏而即逝,萬歷十四年的新年就這樣到來了。

  初一這天清晨,陽光溫和,清冷無風,行走在陽光下,身上暖洋洋的。此刻的書院中也沒幾個人,張籍先是去廚房向老齋夫道了聲新年後,熱了熱隔夜的餃子,吃過飯後,便出了書院,大明朝的新年還是頭一次見呢。

  在古代每座橋梁的附近都很熱鬧,大概是處於要道,往來行人眾多的緣故。清淵書院附近的天橋和鼇頭磯附近的月徑橋平日裡就有很多小商小販,賣藝雜耍的。想要看看大明的新年是個什麽樣子,當然要去人多的地方,所以張籍就向著天橋集市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兩邊的商鋪諸如綢緞鋪,書鋪,米店等都沒有開門,門楹兩側紅紙黑字貼著風格各異嶄新的春聯,通俗的寫“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文雅點的寫“商賈不教陶朱富;買賣常存管鮑風。”

  再往前到了天橋,人就多了起來,不少擺攤的小商販在此處,有吹糖人的,有賣年糕的,有做糖葫蘆的;來往行人,熟識的相互拱手拜個年;大人帶著小孩站在小攤邊上的,禁不住孩子的懇求苦鬧,拿出幾文錢買個糖葫蘆;臨清城乃商賈雲集,運河交通要道,只要不懶定是能找個活乾拿些工錢,這過年了寬裕些的買上一匹布做一身新衣服,手頭緊的也得給自家女娃扯上一尺紅頭繩……

  張籍駐足在糖人攤位上許久,也掏出一文錢買個糖人,是個豬八戒的造型,坦胸露乳憨態可掬。拿了糖人後向南走幾步站在運河岸邊,看著沿河繞樹追逐的頑童,天橋上來來往往拜年的行人,聽著遠處的爆竹聲,襯著近處的頑童嬉鬧聲,這才有了年味。後世的春節除了商家的各種活動、那幾天假期外和越來越沒意思的晚會年味的存在感越來越低,倒不如這幾百年前的大明。

  想起後世,又想起親人,張籍不禁有些意興闌珊,再也沒了觀賞年景的興致,便沿著來路向書院走去。要在大明過上好日子,對個農家子來說科舉最直接,最有效,有此時間不如讀書啊。

  ……

  當別人放棄時,張籍依舊堅持;當別人賴床時,張籍早已晨讀;當別人休假時,張籍在努力;當別人懈怠時,張籍永遠在挑戰……這句話用來形容年假中的張籍十分貼切,張籍始終記得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哪有什麽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假期中的他上午背書,下午作文,晚上總結,學習日程安排的充實而又有序。

  ……

  當時間來到萬歷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書院開課的前一天,張籍早已見識了不知多少次凌晨四點的大明清淵書院,大量的閱讀背誦,幾刀竹紙的八股文練筆,讓張籍對經義文章的理解越來越深刻,春秋一書現在看起來似乎也不是那麽難了,量變終將引起質變。

  自昨天開始,書院學子和講郎們就陸續返校了,張籍寢舍中的鄭茂文和容修明也到了,只剩冀永貞還沒來,他的家就在城中,想是要明天再到。

  寢舍中三人聊著天,鄭茂文和容修明各自說著這次回鄉的見聞,張籍一旁認真的傾聽,不時搭上幾句話,露出驚歎的表情,倒是不至於冷場,頗有幾分後世假期結束返校初到宿舍時的情景。自從張籍進入內舍以來,還在外院甲班的鄭茂文和容修明就不在因張籍和張百萬走的近而疏遠他了,難道這就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的讀書版本嗎。和當時被疏遠一樣,

張籍對此也一樣是坦然不以為意,眾皆碌碌,皆非聖賢,此人之常情爾,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萬歷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書院開課,是日北風呼嘯,天空陰沉,似是又要下雪。

  不知不覺中張籍在書院中已是小有名氣,走在去往內院的石板路上有不少人向他打招呼,諸如“張朋友好。”“見過這位朋友”之類的。也有人在張籍走過時指指點點,大約是說著“瞧,這就是那個從外院丙班考了歲試頭名,直接進入內院的張籍。”也有少部分記著張籍去年清淵雅集中的故事,這麽介紹著:“這個童子就是那作《鼇頭磯賦》的張籍了……”

  張籍對打招呼的同窗,或寒暄幾句,或點頭示意,說些客套話,都是一一回禮,從不失禮數,對那些指指點點的則不予理睬。

  走到道路盡頭在不少外院學子羨慕的眼神中, 張籍穿過月亮門來到內院乙班講堂上課。還是一樣的講郎,一樣的同窗,不一樣的是張籍的課業現在強過年前許多。

  這日下午散學後,張籍正要收拾東西返回寢舍,起身後忽見講堂門口方清之邊向自己招手,邊喊道:“張小哥,來這邊,來這邊。”

  張籍循聲出去,疑惑的問道:“方兄何事?”

  “張小哥,你認識我們甲班的董講郎嗎?”方清之沒有回答張籍的問題,反問向張籍。

  “不認識。”張籍被問得有些摸不清頭腦。

  “這就奇了,為何董講郎會找你……”方清之嘟囔一聲,對張籍道:“是董講郎差我來找你,讓你散學後去他寢舍,跟我來吧。”說罷方清之在前引路,張籍於後跟隨。

  不多時兩人便到了一處寢舍外,方清之忽的回頭對張籍小聲道:“我提醒你一句,這董講郎脾氣有些古怪,等會兒說話時小心點。”說完不待張籍再問便向前走幾步敲門道:“講郎,張籍到了。”只聽門內傳出一個低沉的男聲,“進來吧。”聞聲之後,方清之告辭,張籍推門而入。

  屋內的擺設讓張籍頗為驚奇,幾乎以為是來到了陳教習的住處,同樣的簡陋,同樣的整潔,方位一樣的床榻、案幾、書架、箱籠等物,不同的只是細微處的家具款式。堂中案幾後正坐一人,大約三十多歲,面色淡然,頭上皂條軟巾垂帶,穿著寬松的棉服,一身文士裝扮,此刻正於案上塗抹作畫,想來這就是董講郎了,不過沒看出來人古怪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