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8章 選拔(下)
  留給人準備的時間總是短暫,一刻鍾很快就過去了。

  張老夫子發下了卷子,這試卷是夫子手寫,內容不多但涵蓋了大部分內容,為人處世、天文地理,民俗風貌都有涉及。試卷每人一張,計有《古今賢文》五句,《幼學瓊林》九句,要求解釋句子表意及引申義。

  拿到試題,張籍將這十四句大略的看了一遍,《賢文》所出句子並不難,張老夫子課上都有講過,隻要認真聽了,都能答上。《幼學》隻學了五日,多數人隻是粗通文意,這九句對眾學童有些難度,算是這次選拔中的拔高題。也對,有拔高才能有區分度,才能選出佼佼者。

  鋪開紙張,磨墨提筆,張籍便開始答題。

  《賢文》題第一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稍加思考,便筆落紙面,寫道:“以責備別人的心態責備自己,以寬恕自己的心態寬恕別人。意為吾輩當將心比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常思己過,常恕他人。”幾筆答完一題,思路毫無遲滯晦澀之感。

  略作停頓,又看向下一題“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一句有意思,後世常被引用,下筆道:“語出《詩經・王風・黍離》,了解我的人知道我的憂愁,不了解我的人認為我當有所求。意為感歎知己難覓,世事滄桑,不被理解。”

  ……

  第五題“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是道送分題,後世常說,大明常講。筆尖觸紙面,一行字顯現出來:“語出《史記・留侯世家》”,能治病的良藥多數是苦的,但有利於治病;忠言勸告雖然不動聽但對言行有益。意為應當勇於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批評。

  張籍越答越順,越寫越快,一時間文思泉湧,不多時,就把這五句《古今賢文》題輕松寫完。

  放下毛筆揉揉手腕,看向周圍,學童們都在奮筆疾書,隻不過進度趕不上張籍,五道《賢文》還沒做完,隨即不作多想,繼續作答《幼學瓊林》題。

  《幼學瓊林》第一句“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答曰:語出《幼學》天文篇,事情在無意中完成好像浮雲的無心出岫;恩澤廣泛的施行,好像陽春滋長著萬物一樣。意為萬事萬物有其必然性,亦有其偶然性,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是也。

  第二句“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誇父追日。”答曰:語出《幼學》天文篇,心裡太過憂慮,好像杞人擔心天要塌下來一樣;做事不自量力,就好像和誇父追逐太陽一樣。意為做人當定心靜氣,量力而行。

  第三句……

  ……

  第九句“涉獵不精,是多學之弊;咿唔惚希遠潦櫓!貝鷦唬河鋶觥隊籽А肺氖縷媼怨惴翰磺缶釷茄罷叩謀撞。杖者捱聿豢閑菹喬誑嗨卸戀墓し頡R饢潦橛Φ繃η笊踅猓詵芸嘍痢

  文不加點、一氣呵成,筆尖騰提按之間,寫完了最後一個“讀”字,擱筆將卷子攤開輕輕吹了幾下,晾乾墨跡,張籍看了看窗外太陽,時間尚早。

  自己當是第一個寫完的,張籍想到,隨後卷起卷子走到講堂前,交給了張老夫子。看到張籍過來,張老夫子放下手中書,看向張籍。

  “先生,學生已答題完畢。”言畢,恭恭敬敬的雙手將卷子遞給張老夫子。

  “哦?且放在這裡,我看看。”張老夫子接過張籍的卷子,提起毛筆,沾了點淡墨攤開看了起來,

張籍侍立一旁,一動不動。  半空中的毛筆始終沒有落下,許久,張老夫子將筆放下,讚道:“無一錯處,難能可貴,你下去吧。”

  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句,張籍還是感到意外,張老夫子可是很久不曾誇過人了。這次考較自己社學第一的名頭算是名至實歸了,速度、完整度,正確度皆勝他人。

  應了聲是,張籍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時周圍的同窗們還在苦思冥想著答案,回座位的過程中略略看了幾眼,大多是難在了《幼學瓊林》題上。

  約莫盞茶時間,陸續有人交卷了,首先是林嗣,接著是張義先等人。

  張老夫子閱卷的速度很快,不多時就宣布了下午文章釋義的名次。

  “肅靜!下面宣布名次,第一張籍,所答無錯,第二林嗣,張義先各錯一題……”

  張老夫子的話音還未落,下面又引起一陣嘩然。

  砰砰兩聲,張老夫子一拍桌子,

  大聲喝道“隨意喧嘩,成何體統!肅靜,肅靜,最後的一個名額在林嗣,張義先兩人中選出。”

  學童們見夫子似是發怒,頓時噤聲不語。

  “林嗣,張義先,你二人一炷香內再答九題,以以答題多且無錯者勝出!”

  說罷,張老夫子鋪開紙,提筆快速書寫了兩份一樣的題目,交給林、張二人。

  有時間限制,一炷香答九題稍有困難,林嗣、張義先接過題目,急忙作答起來。

  線香浮動,不知不覺已是燃盡了。

  “時間到。”

  兩人緊趕慢趕皆已作答完畢,這次張老夫子並未將卷子收上前來,徑直言道:“張籍你上前來,將林嗣、張義先所做題目依次讀出來,不得有半點徇私,另你二人如有異議可當場提出,先讀林嗣的”

  張籍走上台前,拿起林嗣的卷子朗聲讀到:“林嗣,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滄海變作桑田比喻世事變遷極大;黃河水清,大海湖泊風平浪靜,無水旱天災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接著又讀張義先的:“張義先,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滄海化作桑田指時過境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黃河水清,大海平靜,預示著天下太平。”

  二者的答案相差無幾。張老夫子面無表情,沉聲說道:“下一題。”

  “林嗣,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做事先失敗然後卻能成功,在一處先有所失,然後在另一處有所得;事情快要完成,卻又終止,堆極高的山,差最後一筐土沒有完成。意為做事情只差最後一點卻不能完成”

  “張義先,事先敗而後成,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事將成而終止,曰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做事先失敗後成功,在某處先有所失,然後在另一處又有所得;事情快要完成,卻又終止,堆九仞高的山,差最後一筐土沒有完成。意為做事有始無終,即便差最後一點,也是失敗的。”

  讀到此處,張老夫子微眯的眼睛睜開了,“此題林嗣錯,張義先對。”

  聽聞此言,學童們一陣竊竊私語,無非是驚歎於張義先竟能比得過林嗣,張義先此時得意洋洋,絲毫不掩喜色,林嗣則滿面通紅。

  “下一題。”

  “下一題。”

  ……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已是到了第九題,前八題兩人各錯一題,打成平手,到了最後一題,二人都緊張起來。

  張籍聲音依舊清朗“林嗣,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思念之殷切,一日如隔三秋;訪友不遇而空回,渴心歸去生塵埃積了萬斛。”

  “張義先,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渴塵萬斛, 言想望之久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用來形容思念之殷切;出門訪友不遇而空回,好似人口渴嘴中生出許多塵土,意為思念至極。”

  講堂內所有人都盯著張老夫子,急切地想知道這誰回答正確,這最後一個名額花落誰家。

  只見張老夫子長身而起,雙手負於後,踱步走出講台,微微沉吟,“此題,林嗣意有疏漏,張義先對。”

  “不可能!”

  卻是林嗣終於忍不住,上前幾步從張籍手中奪過張義先的卷子。

  看著看著,面色逐漸平靜,又慢慢轉為失落,一言不合把卷子放在桌上,竟似是聽不到同窗的呼喊,愣愣的走出了講堂。九道題,張義先錯一道,林嗣錯兩道,自是張義先勝出。

  唉,到底是心智不成熟的小屁孩,這麽一點打擊就受不了,張籍暗自腹誹,也沒想到自己也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小屁孩,在後世就是個六年級的學生。

  “此次考較,張義先勝。”張老夫子看了看走出講堂的林嗣張了張嘴,但並未說什麽,隻是宣布了結果。

  砰,張老夫子敲了下講桌,又道:“近幾日課業緊張,爾等想必是乏累了,明天起至交流結束,休沐七天。”頓了頓,“張籍、張義先、你二人這兩天也在家做好去臨清州的準備。散學!”

  張老夫子甫一走出門口,講堂內瞬時熱鬧起來,眾人圍了過去,齊齊恭賀張義先。

  張籍並湊未過去,而是看向窗外的大樹,微風不動,傘蓋如蔭。

  選拔一事終於落下帷幕,清淵書院一行總算有了結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