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0章 兄弟夜話
  張籍回到家時又是已近黃昏。

  吃過飯後,張籍回到書房,拿出張老夫子給的《古今賢文》注釋版正要細細研讀一番,不想隨著書房門吱呀一聲,弟弟張衛推門而入,面上興奮之色一如昨日。

  “大哥,今天在茶鋪來聽我說書的人比昨天更多了!”張衛一進來大嗓門就嚷嚷起來立時打斷了張籍讀書思路,“昨天路過的去大劉莊的幾個,今天又回來聽,還帶了幾個人來。”

  張籍合上書本,並不意外的看著自己的弟弟道:“哦?那今天可有所獲,說來聽聽。”

  “今天張五叔並沒有講,都是我講的,從第一回到第十四回說了三四遍。最後人多的茶鋪沒地坐了,張五叔打算明天添幾張桌子。”緩了緩張衛又說道,“昨天聽你講的章目有些多,有的細節我記得不大清,今天忘了一點,隻能自己意會著補上了。”

  “還有呢?”

  “還有,還有就是……”張衛有些吞吞吐吐了,似乎不好意思說。

  “怎麽?我們兄弟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是這樣,今天來茶鋪聽書的人裡有一個問我這個話本是誰寫的,有多少章節,想不想賣。我答不上來,隻說不清楚,得明天才能回復。”張衛聽了張籍的話後臉色一松徑直說了出來。

  “張五叔怎麽說,他認識那人嗎?”《封神演義》綜合中國古代儒道佛三教的發展歷史,融合了大量民間傳說故事,建立了完整的神話等級、人設、法寶體系,對後世神魔仙俠作品提供了經典模板。好酒不怕巷子深,在這個娛樂活動匱乏的時代,被人發現它的商業價值是遲早的事情,《封神》必能為人所知留名於世。有想買的那是好事,看來無論哪個時代的商人都是識貨得,張籍想著又看向張衛。

  “張五叔說他往日見過那人,好像是臨清城內的一個酒樓外出采辦的夥計,經常在茶鋪歇腳。”

  “那好,二弟,明天你見到那人就說這書是前幾年一個到咱們村行乞的老者講的,你又做了些刪減增補改成了評書。”

  “這,這,這樣好嗎,這是大哥你編的故事啊。”張衛驚訝不解,又有些興奮和小激動。

  這才是小孩子心性,喜怒形於色,藏不住事,自己這弟弟估計心裡有過這故事如果是自己編的就好了這個想法吧。張籍笑笑道“二弟,我志在科舉,寫話本這事在士林可上不了台面,於名聲有礙,還不如托名與你。”

  “這怎麽好,大哥,這能行嗎?”張衛在小小的房間內不停來回走,臉上神情一會兒猶豫,一會兒興奮,一會兒矛盾,盡是糾結之色。

  “當然能行,二弟,你愛好此道,聽了那麽多書,能想出一個新話本也不足為奇,如果有人問起,你也可以說潤色的過程中向我請教過。”張籍給自己弟弟打打氣,增加點自信心。“不過,為了不讓人懷疑,你至少得認識點字,略通文墨,過幾日閑下來你隨我學學,如何?”憑那些學自後世的教學方法,張籍覺得多訓練、多教育、多關注,讓自己這個弟弟會讀幾本書,能寫幾個字還是可以做到的。

  張衛聽到著,一時間停在那裡,面露堅毅之色,似乎做了決定:“沒問題,我學,我認真學!”

  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古人誠不欺我,弟弟張衛對說書的興趣大過了對讀書的厭煩,竟答應了重新拿起書本,要知道當時張衛隻讀了三天書就回家不讀了,寧可挨張父三天板子炒肉也不再去社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嗯,那就這樣說定了,明天那個臨清城的酒樓夥計要是再去,你就說《封神演義》這話本是你改編的,大約一百回,隻是後面的情節還沒寫好,等寫完之後去臨清城找他,到時再商議賣話本的事。”張籍起身走出座位對著張衛交待道,賣是一定要賣,隻是如何賣何時賣這就有的商量了。

  “去看看咱妹妹收拾完沒,收拾完,我再講幾個章節給你明日說書用。”

  “我這就去。”見事情安排妥當,迫不及待要聽下幾回的張衛趕忙跑出去叫張姝去了。

  重新坐回椅子上,張籍倚著靠背,雙手放在腦後向後仰著舒展了一下。

  時不我待,要忙的事情越來越多,改善家裡的生活這件事應在賣書上了,《封神演義》這部書隻口述是不行的,要寫在紙上才能成書賣出去,近七十萬字都用毛筆寫出來這可是一項大工程;

  社學這邊,雖然張老夫子已經答應帶自己去清淵書院交流了,但是功課可不能落下,夫子還打算在去清淵書院之前把《幼學瓊林》講完,完成社學階段的所有課程。而自己能否在大明闖出一番名頭就看這次清淵之行的表現了,就算自己有先知先覺後世詩文和優秀的記憶力那也不能小瞧古人的才智,容不得半點放松。

  正想著,弟弟和小妹都進了書房。

  “哥,快說給我們聽,快說給我們聽,我想知道哪吒最後怎麽樣了,他變成蓮藕做的身體,使用風火輪這個寶貝不怕被燒著嗎……”

  “對呀,上次末尾說的這個薑子牙是何許人物,比黃飛虎厲害嗎,比之李靖哪吒父子兩人又如何……”

  耳邊傳來弟弟妹妹的催促聲。

  “別催別催,我這就講。”看著弟弟妹妹在床邊坐好,眼巴巴的望著自己,張籍面露微笑,清了清嗓子道。

  “書接上回,上次說到哪吒二次出世於陳塘關,後子牙下山。此人喚作薑子牙,乃是昆侖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門下弟子……”

  “話說伯邑考要往朝歌為父贖罪。時有上大夫散宜生阻諫,公子立意不允,隨進宮辭母太姬,要往朝歌贖罪……速命廚役,將邑考肉作餅,差官押送h裡,賜與姬昌。”不知西伯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一口氣從薑子牙下山講到伯邑考被害,被慘無人道的製成肉餅送往西伯侯姬昌處。

  張籍講的聲情並茂,隨著故事情節語氣時而高昂,時而平和,時而低沉。弟弟妹妹二人聽的也是時而緊張,時而神往,時而憤怒……

  月亮漸漸升高,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的傾瀉在這一座小院中。

  緩緩的那西廂房人影散去。

  慢慢的那一豆燭光熄滅。

  徐徐的那月色越來越朦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