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10章 讚賞
卻說王家屏帶人前來巡視李廷機和張籍兩人這十日來的工作後,先是驚訝於張籍、李廷機兩人整理藏書庫的速度,後又對所見到的新式藏書庫歸檔管理制度暗讚不已。

此刻王家屏心道,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有此一樣驚才絕豔之舉,那就定然不是凡人,一向以養氣功夫自詡的他合上手中書目,深吸了一口氣,終於動容讚道:

“曾聞爾張在鄉間之時久負盛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實乃大才也!”

李廷機一聽王家屏的讚揚,頓時便明白他定然是誤會了,這一套整理藏書庫的辦法,十之有九乃是張籍的主意,李廷機本來就是個端方君子,此時連忙解釋道:

“大人誤會了,這一辦法並非下官所思,實乃張編修所想,大人之讚,下官不敢居功。”

“嗯?這不是爾張所書?”王家屏又道。

“確實不是,是張編修所著。”李廷機再次肯定的說。

“那張籍在哪兒?此處怎麽不見他?這也應該到了上衙的時間了。”王家屏看了看四周並未看到張籍,又瞅見門口幾名庫吏推門而入幾人見禮,不禁說道。

“大人,張編修中午飯後常在三樓讀書小憩,現在許是還在上面,我這就上去看看。”李廷機在王學士幾人來之前曾出去過一次,現在他也不清楚張籍是不是還在樓上。

“爾張,不必去喊,我等一起上去一觀,看看探花郎在看什麽書。”王家屏哈哈一笑起身道。

言罷,王家屏當先踏上了樓梯,隨後李廷機幾人跟上。

上次見面時王家屏隻道張籍是一個少年成名的才子,充其量就是在經史子集上有些建樹,這麽年輕於實務一道絕對是經驗不足。但見到了出自張籍這個僅十六歲的少年之手的藏書庫歸檔管理辦法,此刻他對張籍頗感興趣,這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呢?

片刻之間,已快要登上了三樓,木質的樓梯難免會有些響動,但王家屏心中想著,腳步放緩,似是怕打擾了上面的少年讀書。

幾個人輕聲輕腳的到了三樓,轉角後便看到了正在窗前沐浴著陽光捧著一冊《永樂大典》看的津津有味的張籍,少年應該是看的很入神,一點也沒有注意到上了樓的幾人。

王家屏站定不動,目光從正在讀書的張籍身上移開,落到了那一排排百寶閣書架上。他上一次到三樓來尋書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那時這裡的書籍頗為雜亂,有永樂大典也有其他典籍,間或放著,可以說是毫無次序。

但如今,此處一排排的百寶閣式書架規整的排列著,每個方格中都有數冊黃絹包裹的永樂大典豎著排列著,整齊劃一,明黃一片,極具美感。

距離樓梯口近的書架上的一側還貼著統一大小的字條,用工整的小楷寫著這個書架上有什麽書。因著永樂大典是以《洪武正韻》為序排列的,故而在樓梯口處還放著幾本《洪武正韻》,這定然是為了記不清韻腳之人所準備的,可謂是極其貼心。

說起來,因為三樓存放的多為永樂大典這一珍貴的書籍,為了不使經典有所損毀,整個三樓都是張籍親自帶人整理的。在整理圖書方面,張籍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可以在三樓轉過一圈後,記住大部分典籍的位置,這是別人難以企及的優點。

憑借這一天賦,張籍負責尋找卷冊和指揮,書辦、庫吏和雜役們負責謄寫搬運,將所有的百寶閣書架都集中到三樓,每放滿一個書架便貼一張明細紙條。經過三天得整理,最終達到現在這般集設計美學和圖書館學為一體的效果。

剛才王家屏看過了張籍所寫的那劃時代的翰苑書庫管理辦法,現在又見到了這宛如天馬行空、卻又似信手拈來、別具一格的永樂大典藏庫,他出聲擊節讚道:

“此處書閣莫不是書中黃金屋乎!”

張籍聞聲轉身看向樓梯口,見是王家屏等人,放下書本前行幾步行禮道:“晚輩拜見諸位大人。”以張籍的年齡和甲次自稱晚輩也沒什麽不妥。

王家屏平時不苟言笑,極少動容,不過他素來公允,評判起人來,若是心中有了定論,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那是一定會說的,只聽他又道:“維楨請起,你想著這個整理藏書庫的法子好啊,如以此法而行,則從此之後,吾翰苑書庫可垂拱而治矣!”

“大人謬讚了,晚輩這個法子整理起來還是慢了好多,這十日下來,才不過堪堪將左書庫歸檔完畢。”張籍似是有些懊惱的道。

王家屏聞言忽的向左右問道:“陳編修,王編修,你二人一並入得翰林院為庶吉士,那時與藏書庫中熟悉翰苑事務, 十天之內整理歸檔了多少?”

“秉學士,下官等人十日之中整理了左書庫中的一層半。”陳、王兩位編修說起這事頗有些赧然。

“那時參與整理的庶吉士有幾人?”王家屏又問道。

“十一人,另有庫吏書辦雜役等十五人。”

再次回答時,兩位編修看向張籍的眼中也充滿了欽佩之色,同樣的藏書庫,當時自己人多但卻還沒有今日兩個人整理完成的多,真是人與人不同,不可與之比啊,他二人已然是有些被張籍所折服了。

張籍和李廷機兩人聽了這一問一答,剛才忐忑的心情轉變為了欣喜,原來不是自己完成的慢,而是超額完成了任務。

王家屏又看向張籍,其目光如炬。

“經維楨如此整理一番,這些典籍排列井井有條,一目了然。剛才我也差陳編修試過了,按圖索驥真如探囊取物爾。如此書庫管理之製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

“大人如此盛讚,晚輩著實惶恐,此非獨晚輩之功,若無李編修查缺補漏,晚輩還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張籍再次向王家屏行禮,同時不忘提起李廷機的功勞。

王家屏見張籍如此應答,心道這少年探花郎年紀輕輕,能念著同僚,不居功自傲,真是難得。不禁對張籍又多了幾分賞識。

於是王家屏點點頭道:“爾張、維楨,今日散衙前到讀講廳來一趟。”

張籍兩人心知此去定然不是吃掛落,沒準還會是獎賞,故而皆是面帶欣喜的應聲稱是。

王家屏再看了一眼三樓中的排列整齊的百寶閣書櫃後,轉身帶領陳王兩位編修下樓去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