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09章 王家屏的巡視
翰林院十天的實習期過的過得很快,不過因為藏書庫極多,時間又短,所以到了最後一天的時候,隻堪堪將左書庫整理歸檔完畢,右書庫還沒開始動工,其實這個結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給初入翰林院的新人們設定這個整理歸檔的任務,本意並不是要讓新人完成,因為這麽短的時間內這其實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這一任務的目的在於考察新翰林的心性和能力。

這天已經是第十日的午後,張籍和李廷機午飯後又來到藏書庫中。說起翰林院的午飯,不得不為院裡的公廚的大師傅點個讚。

翰林院中的公廚是免費的,按照官員的品級提供不同等級的午飯,張籍兩人都是正七品翰林編修,午飯一葷一素,主食可選蒸餅或是米飯。廚房的大師傅不知是從哪請來的高人,魯菜、淮揚菜皆通,而且他根據翰林官們的不同的籍貫配菜,無論是南方的官員還是北方翰林,都吃的極為滿意。

張籍這十天中不僅吃到了香嫩可口的一品豆腐,還嘗到了肥而不膩的壇子肉,但就這夥食而言,就已經是冠絕六部,足見朝廷對翰林院的重視。

此刻屋外陽光明豔,從窗戶中穿過,灑落在書櫃上、地面上,形成片片明亮的方塊。張籍和李廷機兩人飯後小憩之時,一個在一樓,一個在三樓,面前皆是一杯香茗,一本好書,隨著暖洋洋的光線照射到身上,極是愜意。

就在張籍正在藏書庫三樓讀書時,侍講學士王家屏帶著兩名編修來到了翰苑書庫中。

“拜過大人。”李廷機見到王學士到來,連忙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我就過來看看,現在還沒到上衙之時。”王家屏笑著說道,他身後的一個編修搬來一張椅子,王家屏就此在書案前坐下。

雖然王學士如此說,但李廷機正在還是知曉官員品級上下之分的,無論是敘科次還是甲次,王家屏都當得是他的前輩,故而李廷機奉上茶水後,也侍立在一旁。

“藏書庫歸納的如何了?”王家屏吹了吹茶盞中漂浮的茶葉,略略品了一口問道。

“這……”李廷機有些難言了,他可不知道這是翰林院給新人的考驗,兩個人十天才整理完一半,這個成績有些不好說出口啊。

“怎麽,有什麽問題嗎?”王家屏見到李廷機說話有些遲疑,聲音不由得嚴厲起來。

“啊,沒什麽,請大人恕罪,我和張編修才剛剛將左書庫完成,右書庫還沒開始。”聽出王學士話中的嚴肅,李廷機隻得道。

“嗯?完成了左書庫?一至三樓都完成了?”王家屏一聽不由得問道。

“下官不敢欺瞞,確是隻完成了左書庫,一到三層皆已歸檔完畢,這是整理後的數目,請您過目。”李廷機說著將一摞書稿放在了王家屏面前。

“唔。”王家屏接過書稿看了起來,面上也看不出是什麽意思,這不禁讓李廷機心中極為忐忑。

其實這會兒王家屏心中是頗為吃驚的,並不責怪張籍兩人完成的少,而是吃驚於他兩人完成的多,當年剛入翰林院時他也曾在藏書庫中做過這整理歸檔的活,當時還有十名庶吉士一起做,可是十天結束後,才只不過完成了一二層,而現在就張籍和李廷機兩個人啊,兩個人比十幾個人完成的還要好,這是真的嗎?

帶著這個疑問,王家屏仔細的看起了那些歸檔後的目錄資料。

就在看了片刻後,王家屏便被第一本書冊上所寫的典籍擺放排序以及藏書閣管理辦法所深深的驚豔了,聰明如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這套方法制度的精妙之處。

不過老成鎮靜如他還是面色不驚的淡淡說道:“陳編修,你去按照這個把這本《船工輯要》找出來。”

他身後侍立的陳編修應聲取了目錄便去書庫中尋書了。

紙上寫得再精彩若是無法應用也是白搭,不過是紙上談兵,王家屏是要看看按照這一套管理辦法到底有沒有實效。

而李廷機見了王家屏的這番作為,心下卻是大定:只要王學士沒有追究兩人未完成任務這事就行,至於按照新整理的書目去尋書,他才不怕呐。他剛接觸張籍所編的這套制度時,也是不信,但是在試過好幾次後,他已然是深信不疑,心服口服。因為按照張籍的辦法重新編纂的書目,若是除去走路上下樓的時間簡直就和在地上撿東西一般,只需俯身便可得到。

果然,王家屏剛端起茶杯才品了幾口, 就見陳編修拿著一本書從樓上下來了。

走到幾人跟前他拱手將書遞給王家屏道:“大人,書已取到,請大人過目。”

王家屏接過一看,正是《船工輯要》一書!他心中此刻是真的震驚不已,這才多長時間,不過一百余息而已!這麽快就將其找到,這說明這一套藏書庫管理辦法並不只是寫得精彩,也能行之有效!

十天之內就能想出這等辦法,眼前之人果然有大才!

此刻王家屏認為榜眼李廷機無論是甲次還是年齡都要比探花張籍要高,藏書庫的工作自然是以李廷機為首,那麽這樣的高妙的辦法定然是閱歷豐富的李廷機所想出來的。

這時的王家屏還不清楚,這只不過是年僅十六歲的張籍只不過用了晚上一個時辰寫出來的,若是知曉後,他又不知要作何感想了。

由於這個時代人們見識的局限性,王家屏雖然身為大明頂尖的聰明人,但是他只是精熟與典籍之道而無法想到這等精妙的藏書庫管理辦法。

如果將翰林院藏書庫原本的擺放和管理方法比作大明現在風帆戰艦的話,那麽張籍所寫的這套管理方法和排序方法就是工業革命時期燒煤的蒸汽鐵甲艦,無論從航速還是堅固程度,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領先的不是一點半點,而是翻天覆地碾壓式的變化。

要知道張籍是將經過國內外數百年圖書館學研究理論成果和現代圖書館的管理辦法、圖書擺放排序辦法整合之後,又針對時下大明的藏書制度做了修改完善,將兩者靈活又接地氣的融為了一體。相較於如今大明的書卷管理制度領先了不知凡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