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341章 論述、接納
卻說布政使司馮敏功不提毛知州文書,而是問起了張籍河務一事,明顯是存了考較之心。

 張籍略略思考了片刻道:“藩台大人過獎,河務之事學生談不上精深,只是讀書讀得多了,拾前人牙慧偶有所得而已,比不上大人曾親治黃河。”

 “維楨何以言此,那份治河疏我也曾見過,與當今治河頗有裨益,這是一門絕學。你能有此見識,亦足見抱負不凡。”馮敏功被張籍恭維的很是舒服,撚須一笑又換了個話題問:“維楨,我看你那策論中對漕運見解頗深,金殿上你也回答過陛下之問,那除卻河運海運之利弊,你對這漕運一事又有何看法?”

 這一問,張籍不敢隨便回答,和剛才的河務事不同,張籍也能勉強說參與過治河。

 但這漕運牽連頗多,面前的老者又是曾主持漕運衙門的人物,對其中優劣弊端知之甚詳,這次他還又指定不許說談海運這一點,取巧的法子也沒了。若是粗略的說上幾點,如果拿來唬那些不知天下之事的普通官員,還算綽綽有余;但這些在馮敏功面前就顯得不夠了。

 當然其他的方略策論不是沒有,但是大多有些激進,張籍又不知道馮敏功是持何種態度,是故他出言不能不慎重,一時間竟是有些語塞。

 “不忙,維楨可細細想想,老夫也有心一聽,你我老少共論互為補益一番,也是見美事。”馮敏功笑著端起茶盞,輕輕吹了吹那螺旋漂浮的茶尖嫩芽品味起其中滋味來。

 聞言張籍倒是也不急了,略想一下,記起了幾篇名臣丘浚,霍韜論漕運的文章,便借題發揮道:

 “記得論前幾年的情勢:‘霍詹事前議役山東、河南丁夫數萬,疏浚淤沙以通運。然沙隨水下,旋浚旋淤’如今漕運之事,學生單以其水運論之,竊以為漕運之弊在於其與大河相交,若逢大河泛濫,頃刻糜爛數百裡,運河河道也為之所淤塞,此弊常有,不可不早圖之!”

 張籍思想一陣後,終於巧妙的避開了尖銳問題,從運河黃河的關系上入手剖析了一番,畢竟現在還不到碰觸大多數人利益的時候。

 馮敏功聞言頻頻點頭,雖未有讚許之言,但神色間深有所思,可見得對張籍的見解也是相當重視。

 “不可不早圖之……但這黃河泛濫時有發生,幾百裡運河皆在其中,如此倒要請教,如何及早綢繆?”

 如此這是問到對付漕運河道淤塞疏浚的策略。以馮敏功主持過漕運和治河的經歷,如今更兼山東布政使,漕與河皆同其有關,因而這一問既非論學,更非閑談;而張籍的意見,亦就很可能成為改良漕運法與治河法策略的參考。

 張籍聽到此話忽然驚喜地發現,一夕之間,自己已由布衣升鬥小民而參與廟堂大計,頓有顧盼自豪之感。但想起古人垂誡:“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亦不免戒慎恐懼,不敢率爾陳詞。

 於是,他先應一聲:“是!”然後凝神細想了片刻,徐徐答道:

 “河以北諸水,皆會於衡、漳、恆、衛。以出於冀;河以南諸水,皆會於汴、泗、渦、淮,出於徐,則龍門而東、大水之入河者少也。入河之水少,而北不侵衛,南不侵淮,河得安行中道而東出於兗,故千年而無決溢之患也。有漕以來,惟務疏鑿之便,不見其害。自隋開皇中,引谷洛水達於河,又引河通於淮海,人以為百世之利矣,然而河遂南入於淮也,則隋煬之為也……”

 稍作停頓後張籍又道:“……當在今東平之境,而邇年張秋之決,亦複近之。假令尋禹故跡,即會通廢矣,是會通成而河乃不入於衛,必入於淮,不復得有中道也,則仲暉之為也。故曰:漕能使河壞也。然則漕不可不用,既如此當用今潘大人之衝沙法,束河攻沙緩解其淤積,另外還當整備海運以求不時之需……”

 “嗯,嗯!”馮敏功聞言點頭又笑道:“維楨你這說了一番話又轉到了漕運經海一事上啊。”

 “這……”張籍赧然道,“學生須臾之間隻想到了這些。”

 “維楨,我可是看過你所寫策論的,上面有些辦法你可是沒說,難道這是在藏拙麽。”馮敏功言下故作不豫之色。

 “學生不敢,可這……”張籍本想自抒所見,但話未出口,發覺不妥,又咽了回去。

 “怎麽?”馮敏功已經看出來了,鼓勵他說,“盡說不妨。”

 “是,學生一點拙見還望藩台大人不吝賜教。”

 張籍考慮了一下,觀馮敏功面色,認為確是“盡說不妨”,膽便大了些又道:“回大人的話,河運不可輕廢,海運不可不開,學生竊以為漕運上當以河運海運並舉,以求其互相增益……如此長遠可期,然則其中利益糾葛如斯,難以理清,也殊為困難。”

 由於剛才馮敏功認真的態度,張籍自覺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為其參考,所以不計一己看法的得失,很快分析其中改良的難易之處。

 馮敏功聞言動容歎道:“誠然,誠然!維楨高論極是,我也曾上書陛下行海陸並進督漕之事,不過正如維楨所言,比我疏中所寫更為詳盡,可為補益。”

 張籍聽得此話也放下心來,看上去自己的這番對答算是過關了, 和面前的老者想法類似,隨之起身長揖言道:“能有益於藩台大人之策,學生深感榮幸。”

 “哈哈,好了不提此事了,坐下。”馮敏功這時拍了拍桌上毛知州的那份文書道,“維楨,毛維國讓你帶來這份文書,可有什麽話一並捎來?”

 “藩台大人明鑒,毛知州曾說願以大人及首輔馬首是瞻。”終於說到此行的正事上了,張籍連忙把這句話說出來。

 馮敏功聽後一笑道:“毛維國竟也有此言,這文書我收下了,維楨回去給他說一聲,讓他兢兢業業為朝廷做事即可。”

 聽得此話,張籍已是知曉馮敏功處算是暫且接受了毛知州的投靠,但是也隱晦的表示出還要看他今後的表現。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
 公告聲明: 無任何app類下載安裝軟件!網上的所有以""命名的下載安裝軟件均和本站無關!用戶自行下載安裝後出現任何損失本站概不負責,特此聲明!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