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89章 非為書C
總裁官沈鯉門前舉子眾多,張籍五人向前遞上名帖和禮物後,本以為要和其他人一樣要在外等候,於是就要退下。

 不曾想門房看過張籍的名帖隨即喊住張籍,躬身笑道:“原來是解元郎當面,大人吩咐過若是張公子前來,可直接入內。”

 “那我的同窗……”張籍聞言先看向身旁的四位友人,又用詢問的目光看向門房。

 門房不語,只是笑著微微的搖了搖頭。

 “張兄,自去即可,不用理會我等。”身邊的郝澄笑道。

 “對、對。莫要讓大宗師等的急了。”呂廣和方清之幾人也是點頭。

 見此,張籍點了點頭道:“那我先行一步。”

 “快去吧、快去吧!”眾人笑著催促道。

 言罷張籍轉身便跟著門房向院內走去。

 此地是山東布政使司給沈鯉安排的臨時住所,是前任參政的住所,自那參政回京高升後便空了下來。這所宅院和時下大戶人家的布置沒有什麽不同,都是裡外三進院子,池塘樹木天井間或其中,各個功能性房間都有,很是齊備。

 由於沈鯉的鄉試總裁官一職是臨時差遣,鄉試結束後就要回京,所以沈鯉並未帶家眷前來,只有長隨家仆和皇帝賜給的儀仗兵丁兩隊。

 濟南四面環山,地下水資源豐富,向來就有泉城之稱,這處院子中也有泉眼,那前院的池塘就是這汩汩湧出的泉水所成,涓涓細流匯成小溪穿牆而過最終流入大明湖中,院中有活水,若在此生活當真另有一番意趣。

 門房在前引路,張籍不及細看這泉城院落,片刻後便來到沈鯉的書房外。

 門房向前敲了敲門低聲道:“大人,解元張籍拜訪。”

 “讓他進來吧。”房間內傳來一聲低沉的聲音。

 “是。”門房聞言後,退到張籍身旁,也未出聲,用眼神示意張籍可以進屋拜訪。

 張籍點了點頭,向門房一抱拳表示感謝。隨後推開房門,踏入書房。

 “學生張籍拜見大宗師。”房間內,張籍進門前行一步躬身長揖道。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何也?”只見書案後的沈鯉也不抬頭,就這樣突兀的問道。

 張籍眼角余光掃視一周,屋內除了沈鯉和自己再無他人,這句話是問自己的,看來是沈鯉要考較自己。

 此句出自《孟子·盡心下》,原句是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原意是孟子說:“一昧地相信《尚書》,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武成》這篇文章,只不過取其中的二三個道理罷了。”後來常常被當做精辟透脫的讀書法,要求讀書者一定要學會善於獨立思考問題。

 對這句話宋代大儒6九淵在文章中也有引用分析,如他的文章《政之寬猛孰先論》中有“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句。作為《孟子》中在後世流傳極為廣泛的一句名言,後世的分析也是很多。沈鯉問起這句自然難不倒張籍。

 只聽張籍不假思索的朗聲答道:“前人之語可為借鑒,不可為教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篤行善思而不盲從方可知古鑒今,於浩渺典籍中去偽存真方可求得明心見性。”

 這一番對答著實精辟。

 “你就是來自臨清州的張籍?果然年少才高。”沈鯉此時正坐在書案後讀書,聽到張籍的回答,心下暗讚一聲:果然不是死讀書的書蠧。

 放下手中沈鯉看向張籍,雖然在鹿鳴宴上見過這個少年,但那時對答不多,了解甚少,此刻沈鯉通過考較張籍對孟子這句話的理解,對張籍的年少和機敏頗為讚歎,心中又有“神童屢現,國之祥瑞”之感。

 “確是學生。”聽聞沈鯉讚自己年少才高,張籍又恭聲道:“學生當不得如此誇獎,若無大宗師拔擢,斷無張籍今日之榮光。”

 “今次閱卷,一眾考官對你的卷子分歧很大,有的認為可為經魁、或是解元;也有的認為當歸於榜末,甚至落卷不用,你可知我為何取中你為解元?”沈鯉堯有興趣的看著張籍道。

 “學生不知。”未曾想到沈鯉問自己這種問題,張籍倉促之間只能老老實實的說不知道。

 “你上前來,這個是不是你寫的?”沈鯉說完拿出一個小冊子放在書案上,示意張籍拿過去。

 取過一看,只見這小冊子封皮上赫然寫著《治水疏》三個圓潤小楷,翻開再看,裡面的詞句雖略有刪改,但內容正是自己所寫的治水六法,翻到封底,張籍並沒有看到作者的名號。

 沈鯉哪裡找來的自己所作的《治水疏》?心中雖有疑問,張籍還是實話實說道:“稟大宗師,此文確是學生所寫。”

 “這就對了,那日判卷之所以最終決定取你為解元,正是因為此疏。”沈鯉撚須看向張籍又道,“離開京城前,申汝默門下工部侍郎奏此疏與禦前,竟得不通人情的潘時良之讚。老夫頗為好奇,與東閣見到《治水疏》原本,始知此文乃是左昌易所薦,而那左昌易的本事我知道,治經尚可,治河則不擅,後又見文末有你的名字,故而作此推測。”

 沈鯉話中提到的申汝默就是大學士申時行,潘時良就是大明治河第一人潘季馴,至於左昌易就是張籍的院試座師左齡了,張籍當時就是把治水疏交給了左齡左提學,並由他上書的。

 “那潘時良認為此疏大善,切實可行,故稍作修改後上奏禦前,請批傳於沿河數省河道衙門,用以治水。你小小年紀能有這般見識,三千生員中無一能比,文章亦是文采卓著,取你為解元當屬實至名歸。”

 “全賴大宗師賞識。”張籍聞言再次恭聲拜謝。

 見張籍知禮且不因自己的稱讚而沾沾自喜,有少年人的聰敏機智卻全然沒有少年人飛揚跳脫的心性,這一成熟老練的心態,讓沈鯉滿意的點了點頭。

 只有這樣沉穩且聰敏的少年,才既能寫出花團錦簇的文章,又能寫出治水疏和鄉試五策這樣的文章啊。

 沈鯉心道。...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