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90章 辭別行前
聽到張籍謙虛謹慎的對答後,沈鯉溫言道:“此非吾之所為,實乃今上之功,與爾之才也。”

 這一句說罷話鋒一轉又道,“今科中式舉子之中你年最幼,所作文章辭藻意蘊皆具文采,兼且又能通曉實務,此實為難得。今後汝自當奮發努力,他日當可高中以報國恩。汝切勿自以為善而忘乎所以,莫效前朝王荊公筆下之仲永,汝當引以為戒。”

 褒獎之中也有誡勉,沈鯉的一番話暗合指點敲打之意。

 “謹遵大宗師教誨。”張籍拱手再拜。

 自進了書房以來,張籍的答話應對,一舉一動皆不失禮,向來注重禮儀的沈鯉很是滿意,他點了點頭目光又變得和煦起來對張籍道:“恩,此間無事,汝回去潛心備考,明年春闈京城你我師徒自有見面之時,爾之今日,乃朝廷掄才所處,切記莫負朝廷隆恩。”

 沈鯉面容溫和,極有長輩風范的勸勉張籍備考明年春闈。

 聞弦歌而知雅意,張籍聽後大喜,這是沈鯉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注啊,回到京城後,說不得當萬歷皇帝問起沈鯉鄉試督考之事時,沈鯉就會提到自己,提前在皇帝心裡掛上號,有點印象,這是天大的好處。

 此時沈鯉端起書案上的茶杯,張籍躬身拜謝後,退到房門處轉身離開。

 這次拜見沈鯉,自己所得之多令人驚喜。

 出了沈府,門房向張籍笑著點頭致意,門房的心下明白,沈鯉能留張籍這麽長時間說話,絕對是自己東家對張籍十分滿意,這以後的往來走動必然甚多,少不了再打交道。張籍對門方也是拱手示意,宰相門前七品官嘛,即便是門房對自己惡語相向自己也得忍,何況這門房現在對自己是笑臉相迎。

 張籍站在沈府門外,等待自己的同窗。一眾舉子都向張籍投來羨慕的眼光,紛紛上來打招呼。

 舉子們心裡都門兒清,每屆鄉試都是門生多但座師只有一個,私下拜謁通常只是形式,一般說不上幾句話,能多說三五句話的,那都是主考官沈鯉心裡最看好、最中意的門生。

 沒有對比,就沒傷害,剛才張籍在裡面這麽長時間何止是多說了三五句話!這可是極為看重賞識,在舉子們看來這個解元郎前途不可限量!

 沈府門前舉子們進進出出,座師拜見進行的很快,大概就是通個姓名,說幾句感謝地話就結束。不多時郝澄、方清之等人都已拜謁完畢。

 離開布政使司前街,張籍等五人又來到濟南貢院處。除了拜訪座師,他們還要去拜訪房師,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要知道鄉試裡他們這些中式舉子的試卷都是靠房師推薦給座師的,這也是極重的恩德。

 比起座師沈鯉那邊,貢院這裡各家房師處前來拜謁的人數就少得多,多的十來個,少的也就五六人。不過出自一個房師門下的關系比同榜同年更親密一層,此被稱之為同門。

 夏副主考官和五位五經房官見到張籍等人也是溫言誡勉也有之,以鼓勵讚賞居多。

 新晉舉子們拜完老師,若是不急著離開濟南府,下面等待他們的依舊是宴會,而且是看起來無窮無盡的宴會、花樣名目繁多的宴會。

 深秋的寒風不能削弱半點士子們興奮的心情,八十個新科舉人,可以排列出無數種組合方式互相邀宴,還有寓居省城的其余同鄉們湊趣。在酒桌上交流感情自古代開始就是中國人的傳統,一直到現代也是一樣。

 幾名同窗先回了客棧,張籍獨自向大明湖畔的益安堂走去。明天就要離開濟南城了,今天要和金郎中道別,順便看一看阿昌有沒有按自己教授的背書之法背誦。

 邊走邊欣賞大明濟南城的街景,不多時便到了益安堂。

 “張大哥來了。”還未踏上台階,就聽到了阿昌驚喜的喊聲。

 “阿昌,那一本《本草經集注》可背下了?”張籍也是笑道。

 還未聽到阿昌答話,就見金郎中走了過來,向著張籍笑道:“解元郎到此,小老兒這益安堂可是蓬蓽生輝。坐,坐。”

 到了堂中,張籍聞聲坐下,阿昌也是走了過來,手中抱著兩本本草經集注,仰著臉顯擺道:“這兩本我用了四天時間就全背了下來,只是還有些生疏,有幾章難懂的部分要看一下這樹狀圖才能記全。”

 “不錯不錯,進步很快。”張籍看著阿昌笑道,“背上一段聽聽。”

 張籍話剛說完,阿昌張口就來,一連兩頁背的都是分毫不差,這樣張籍頗有些驚訝,雖說有思維導圖法輔助記憶,但這能背的一字不差實屬難得。

 對阿昌讚賞一番後,張籍言道:“金先生,明天我就要離開濟南返回臨清州了,今天是特來辭行的。”

 “明天就要離開?”金郎中確認道。

 “明天就走。”張籍點了點頭又道:“再次謝過先生診治之恩,今後若有事情用得著張籍的,可派人來尋我,這是我在臨清州的住處地址。”張籍說著遞過去一張字條。

 “這……”金郎中話語中略有遲疑。

 “何事難言?先生但講無妨。”張籍看出金郎中似是有事相求,於是出言說道。

 “確有一事相詢,我這孫兒自小跟在我身邊,往日裡也不遠讀書,今日不知為何吵著鬧著要去上學,小相公你認識不少這城中的讀書人,還煩請幫忙找一個好點的社學,這束脩不是問題。”金郎中想了片刻,將這番請求說了出來。

 “此事倒也簡單,我正好和一個濟南府的同年熟識,不知金先生知道劉貢嗎,就是歷城的大戶劉家。我今晚就和他說,明天讓他來這兒送薦書。”辦理濟南的事情,張籍首先就想到了劉貢,作為歷城的坐地戶, 這事請劉貢幫忙定然能辦成。

 “歷城劉大戶?知道知道,小相公和他家大公子熟識,那這事就好辦了。”金郎中喜道。

 又寒暄一番,離開益安堂,張籍就返回了客棧休息,晚上還要參加劉貢組織的晚宴。

 晚宴中,張籍向劉貢提起了阿昌讀書找社學的事情,劉貢拍著胸脯讓張籍放心,一切包在他身上,就讓阿昌去劉家鄉下的社學即可,劉父為了培養家族的讀書種子,延請了歷城有名的幾個先生教授家鄉子弟,阿昌去那讀書正合適。

 了結一樁心事後,眾人縱情飲酒,高談闊論,方清之也融入到了這陶然熱烈的氣氛中。月亮高掛,筵席終有結束時,張籍和幾名同窗暢飲而歸,回到客棧後,夜已深了,便各自回房休息。...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