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小學教師在大明》第111章 宴飲
清晨,書院上方藍湛湛的天空像空闊安靜的大海一樣沒有一絲雲彩,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齋夫們忙忙碌碌的潑水打掃,空氣濕潤呼吸起來感到格外清新爽快,張籍走出寢舍伸伸懶腰,心間暢快之下不禁讚道古有詩家清景在新春,今有書院清景在今晨。

這邊張籍等人剛剛收拾利索,連飯也沒有吃,就有人過來通知今日需早些出發至毛知州處拜謁,這也是科場常例了,昨晚上希伊先生就曾提過,只是不曾想要這麽早去趕得這麽急。

清淵書院派出了兩輛騾車送新晉童生前去衙門,到了衙門口,張籍等人下車一看,自己一行人確是有些晚了,門口早就有三十多人在了,兩名衙役一名書辦在場上維持秩序按照名次整理出三條隊伍。看上去一眾童生早已是等的不耐煩,閑極無聊找個相熟的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那名書辦見到了張籍一行人,眼光一亮道:“清淵書院的來了,案首也在那!”

袁永邊走邊對張籍道:“咱們快些,看人數想來差的不多了。”

張籍點了點頭,加緊了步伐,也有同窗戲言道:“不打緊,不打緊,案首在咱這,案首不到我就不信他們敢先進去。”引起眾人一陣哄笑,幾個人不知不覺間都以案首處在自己的書院為榮。

眾人須臾之間便到了衙前,張籍當先一個向書辦拱手道:“張籍來遲,勿怪勿怪。”那書辦連忙道:“不妨事不妨事。”說罷向後一招手,鼓樂嗩呐等喜慶聲響,兩名衙役齊聲喊道:“知州大人有命,請諸位士子入內!”

話音一落,在書辦的指引下,張籍當眾先行,後面的隊伍隨即依次入內。

經大門到中門再到府衙堂前,毛知州及衙門六房主事都在堂上,張籍代表所有童生向毛知州躬身下拜並口稱:“金科府試案首張籍,及眾士子拜見知州大人。”隨著張籍的躬身,他身後的眾童生門也隨著下拜,這一拜可不是件簡簡單單的表示尊敬,而是感謝毛知州的錄取之恩及定下座師和門生的關系,今後張籍等人和毛知州在關系中多了這麽一環。

行禮完畢,童生們起身站好認真聆聽毛知州的教誨,其內容無非事勤學苦讀報效國家這樣的話題,這一講就是從日頭剛掛講到了接近中午,縱然這次的童生中沒有年老體衰之人,就這麽站了一兩個時辰水米未進也都受不了了。

終於,在毛知州的誡勉的話語中,這場講話算是結束了,張籍作為案首站在所有人的最前列,離毛知州最近,故而一直保持著細心聆聽的姿勢,這時放松下來,手臂腰腿都有些酸麻了。這一番話下來,讓張籍心下甚是欽佩,這果然是做領導的料,洋洋灑灑說了一個多時辰還意猶未盡。

只聽毛知州喝了一口茶水,又要說話,眾人以為還要講話,臉色不禁苦了下來,這時人人都是又累又餓,和張籍等人一樣,都是沒吃早飯就來了。有的是因為沒時間用飯,有的是提前知道有免費吃食想留著肚子吃府衙的宴席。毛知州在台上將眾人表情看的一清二楚,哈哈一笑道:“時已過午,宴席已備好,隨我入內吧。”

聽聞此因,新晉童生們如逢大赦,跟在身後向衙門後院走去。

府試後的宴席並無成例,皆隨知州或知府額心意,臨清州富庶,府庫充盈,故而毛知州每逢府試後都要擺宴。此刻的後院寬闊之處擺放著五十余章案幾,幾前放置著草葦蒲團,當中最寬大的一席自然是毛知州的座位,稍次一點的是案首張籍的座位。在書辦的指引下,眾人依次落座,

隨後上來了飯食——白水羊肉,沒錯就是白水煮羊肉,沒有一點香料在內,腥膻氣很重。隻一個菜,一壺淡酒,這就是知州的宴席?張籍想起了早上臨行前提起衙門宴席,方清之的神秘的笑容,原來他早就知道這沒什麽好吃的。張籍坐定後看向下面,童生們也是一臉“震驚”,尤其是那夏津案首鄭泰看著面前的白水羊肉面色極為糾結。

其實這樣的場面也能說得過去,第一是雖然人人都向往豪奢,但是衙門實際行動時得標榜節儉,君不見那麽多的衙門破了舊了也不翻新;第二就是這宴會可不是讓你真來大吃大喝的,是讓毛知州認識門生,是讓童生們彼此認識熟悉的。果然,毛知州簡短的講了幾句話,領了幾杯酒後, 就讓眾人隨意交談。

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一處是毛知州這裡,一處是張籍這邊,敬酒介紹的人絡繹不絕,鄭泰也前來向張籍敬酒並再此道歉,經過上次的打擊,這鄭泰性子內斂了不少,此次府試能名列第二足見他的實力,張籍對他的觀感也好了不少,算是個爽直的人。

酒水流轉,氣氛正濃時,忽聽毛知州拍拍案幾道:“今次宴飲,往來無白丁,皆是臨清州治下一方一地之人傑,可有人就此情此景賦詩一首?”

場上眾人聽得此話,不由得一靜,童生們也不在飲酒,都搜腸刮肚想做一首好詩,要知道這可是引起知州大人注意的好機會啊。

片刻之後忽聽一人道:“有了。”原來是清淵書院的方畢,只見他向毛知州方向一行禮吟道:“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這一首詩道出了場間宴飲情景,格律也工整,毛知州點點頭道:“不錯,集鳳調鳴律此句甚佳。”

“知州大人,我也有詩雲:風俗時有變,中和節惟新。軒車雙闕下,宴會曲江濱。”這是鄭泰所做,以今日之宴比作昔時曲江宴會,也是不錯的一首。

之後又有幾首格律工整的詩被做出,不過都沒超過方畢和鄭泰,要麽是簡單寫景,要麽是強賦辭藻,與言志或抒情上差了許多。

張籍本是不打算出這個風頭,畢竟自己已經是案首了,足夠引起毛知州的關注。這時忽的場間一名童生道:“早聞案首張兄杯酒而做讚鼇頭磯詩五首,長賦一篇,今日已是酒過三巡,不如讓我等開開眼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