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六百八十六章 用意所在
  人,在某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會特別想念一個人,就比如李寬想念孫伏伽,半年多前剛剛到長安,遇見朱宸的時候,那一刻李寬尤其想念老朋友,不過現在很平靜。

  “楚王殿下,一別多年,近來可好?”孫伏伽倒是很熱情,沒有臣子對王爺的恭謙,上來就給了李寬一個大大擁抱,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兩人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關系。

  “還不錯。”李寬笑了笑,“對了,聽朱宸說你不是調任陝州擔任刺史了麽,怎麽會來蜀地?”

  說到這個,孫伏伽露出了鬱悶之色,原本他確實是在陝州擔任刺史,小日子也算是過的輕松寫意,但李寬一道奏折把他弄回了長安城,受命各地詳查官員貪墨之事。

  孫伏伽苦笑道:“這還不是怪你和張亮。”

  “啥意思?”

  孫伏伽隻好說起了事情的始末,李寬到劍州之時,以哥仨的名義給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折,徹查天下官吏,李世民也讚同這件事,但選派什麽人就成了一個問題。

  刑部尚書張亮,在開年之初就被人告發謀逆,被撤了官職接受調查,如今已經被打入了大牢,刑部尚書之位空缺。當然,以大唐的情況來說,刑部是審定各種法律,覆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的,徹查天下官員這件事其實與刑部沒多大關系。

  徹查官這件事本應該屬於禦史台的活,但作為禦史台一號首長的魏征年邁,已經難以主持大局,而且為了嚴正對待官員貪墨這件事,李世民還調用了大理寺。

  偏偏大理寺卿是朱宸,以朱宸的年紀來看,顯然是不合適的,但他是孫伏伽的弟子,孫伏伽當年又是大理寺卿,對當朝律例也熟悉,所以李世民便想到了孫伏伽,將孫伏伽調到了刑部擔任尚書一職,會同禦史台和大理寺主導徹查官吏一事。

  自從進京述職後,孫伏伽沒一刻停閑,忙忙碌碌三個多月,人瘦了不少。

  聽過孫伏伽的解釋,李寬笑道:“雖說品階一樣,地方大員總比京官差了一些不是,說來你也算是升官了,你還應該感謝本王呢,這次徹查天下官吏,你可是掙到了不少功績,將來魏征那位置說不得就是你的。”

  “我的殿下呀,你可真敢想,你可知老臣這幾個月得罪了多少人,朝堂半數大臣被老臣得罪了個遍,日子可不好過啊。”

  聽上去徹查天下官吏是個不錯的活,畢竟大權在握,體現了李世民的恩寵,而且還是一個掙政績的活,大唐內部平穩多年,這要是下去一查,一查一個準,這是活脫脫的政績。

  但,下面的官員之間多有交往,說不得就是誰家勳貴門下之人,這一查得罪的就是朝堂大臣,像李寬這類人或許不在意這些,但孫伏伽在意。

  徹查官吏這件事,對孫伏伽而言,或者說對官場的老油子來說,其實是一件痛苦大於快樂的事。

  “孫老頭,要本王說你就是想的太多,朝中大臣能不知道你的無奈?他們也就是做做樣子罷了,畢竟門生故吏被你查了,要是一點樣子都不做,何人還敢投靠他們?

  況且,你是忠於陛下的,陛下如今身子骨強健,至少還有十幾年的時間,你又比他們年輕,你怕什麽,等到你把他們都熬死了,還用得著擔心?

  時間就是你最大的資本。”

  “殿下慎言啊。”孫伏伽很謹慎,但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真是這樣嗎?”

  說完,竟然打量起了李寬身後的沈光,然後疑惑的走到了沈光面前,行禮道:“敢問可是前朝沈折衝朗將?”

  “正是老夫,你是何人,竟識得老夫?”沈光有些疑惑道。

  按理說,認識他的人,且能與李寬平等交談的人,地位應該不低,甚至在前朝的地位都不低,他理當認識才是,這人他卻不認識。

  “在下當年乃萬年縣法曹,曾見過沈折衝朗將幾面。”

  聽到孫伏伽的解釋,沈光似乎想起了當年意氣風發的時候,笑了笑,隨意又歎了口氣,估計是想到了自己的現狀,客氣道:“不敢不敢,老朽如今只是大唐治下尋常百姓而已。”

  孫伏伽疑惑道:“不是說您當年被司馬德勘所殺麽,怎麽······”

  “當年僥幸逃得一時性命,年初正好遇見楚王殿下,便有幸跟在了楚王殿下身邊。”

  沈光沒有過多的解釋,孫伏伽也不好意思多問,再次行了一禮,便走到了李寬身邊,低聲道:“殿下,你是怎麽找到沈折衝朗將的,竟然還能讓甘心投效於你。”

  “怎麽,不就是前朝一折衝朗將麽,官職不過四品罷了,很厲害?值得你堂堂刑部尚書如此驚訝?”李寬疑惑道。

  “殿下,你是不知道沈光這個人,若是知道沈光未死,你看看咱們大唐如今的將軍,誰敢輕視於他,老臣一個刑部尚書算什麽,就是衛公也得禮讓三分,或許陛下······”

  話雖沒有說完,但李寬完全明白了孫伏伽的意思,這個沈光很厲害,但要說李靖和李世民都得禮讓三分,李寬是不信的,一個連他都不記得的人物,怎麽可能讓李世民和李靖都忌憚。

  “真有你說的這麽厲害?”

  孫伏伽點點,“沈光這人出生勳貴之家,其父在陳朝時期就貴為吏部侍郎······”

  “別扯那些沒用的,說沈光這個人。”李寬打斷道。

  孫伏伽點點頭,介紹道:“大業年間,隋煬帝征伐高麗,沈光應召參軍,作戰勇猛,得的隋煬帝賞識,當即任命他為朝請大夫,賞賜寶刀、良馬,而且常把他帶在身邊,關系異常親密,那時候都有傳言沈光與隋煬帝關系不一般。

  不久之後,便被任名為折衝郎將,受到的封賞、待遇很是厚重,當時同僚中無人能與他相比。當年,就是太上皇見到他也得笑著叫一聲沈折衝朗將。”

  “誇張了啊,看沈光的年紀應該不小了,當年至少也是三十多歲了,三十多歲混到一個折衝朗將的位置,有什麽值得囂張的。”李寬不屑道。

  李寬確實有不屑的本事,畢竟他手下的人,如李毅、陳宣武之流,二十多歲便已經坐到了四品武將的位置上,三十多歲才混到一個折衝朗將算不得什麽。

  “殿下,你恐怕誤會了,當年沈光有此地位,可是剛及冠不久,就是傳言他被司馬德戡所殺時,亦不過二十八歲。”

  這點倒是令李寬有些微的吃驚,但他依舊覺得孫伏伽的話有些誇張,就算年紀輕輕坐上高位,那畢竟也只是一個四品武將罷了,堂堂國公對他客客氣氣,甚至可以說害怕其威,這就不可能。

  李寬隨意找了處地方坐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見孫伏伽也坐下後,道:“一個四品武將就算年紀輕一點,也沒你表現的這麽誇讚吧!”

  孫伏伽沒正面回答,而是反問道:“殿下,你知道宇文化及吧!”

  這不是廢話嗎?

  但凡了解一點隋唐歷史的人,誰不知道宇文化及啊,雖說是叛將,但也算一代梟雄,隋唐時期有名的人物。

  李寬給了孫伏伽一個白眼,孫伏伽尷尬的笑了笑,繼續道:“當年江都兵變,隋煬帝被殺,沈光與孟麥才為隋煬帝報仇,宇文化及聽聞便率領心腹逃走······”

  “你說僅僅憑沈光和孟麥才的名聲,就將宇文化及給嚇走了?”

  “不錯。”孫伏伽肯定的點了點頭。

  李寬詫異的看著孫伏伽,他相信孫伏伽不至於騙自己,有些吃驚於沈光的名頭,喃喃自語道:“難怪當初第一次見到沈光的時候,敢當著本王的面稱呼祖父唐國公。”

  聽到李寬的喃喃自語,孫伏伽笑道:“沈光未死,以他對隋煬帝的忠心,稱呼太上皇為唐國公或許已經算是客氣了。”

  還有一句話孫伏伽沒說,但李寬已經明白了,自己祖父在沈光眼裡,估計······不對,是肯定,自己祖父肯定是屬於亂臣賊子,其身份與宇文化及差不多。

  見李寬不言不語,孫伏伽似乎想到了什麽,搖了搖李寬的肩膀,歎道:“殿下,張亮為國立功不少,您此番回長安之後,可否替張亮求求情?”

  “你什麽時候與張亮有交情了,本王聽說你與他不是有段恩怨麽,據說你前些年可是參了他一本,才導致你調任陝州的。”作為老朋友,李寬聽說孫伏伽調任陝州之後,派人打聽過,打聽到的消息就是孫伏伽與張亮鬧出了矛盾,武將合力,或者說將門之間的相互幫村,孫伏伽被調往了陝州。

  “私怨歸私怨嘛,公私分明不是殿下你說的麽。”孫伏伽笑了笑,一本正經道:“老臣在陝州為官幾年,雖聽聞張亮與假子略有張狂,卻未有謀逆之舉,如今被定為謀逆,老臣又豈能坐視不理。”

  “那你上奏啊,找本王有什麽用?”

  “上奏有用,老臣還找你啊,如今朝堂百官抓著這件事不放,陛下似乎也認定了張亮謀逆,老臣沒辦法啊。”孫伏伽沒好氣的白了眼李寬。

  “喲,你還來脾氣了,是你求本王,還是本王求你啊,要是遇見其他王爺,看他們給不給你兩個大嘴巴子。”

  “這不是遇見你了,老臣才敢如此嘛。”

  孫伏伽笑了,李寬也笑了,笑著笑著,李寬便收斂了笑容,一本正經道:“你能肯定張亮並非謀逆麽,聽你這話的意思,朝臣們可是多數認為張亮謀反啊,本王若是上奏可是與朝堂百官唱反調。”

  孫伏伽正色道:“張揚跋扈肯定有的,但說謀逆,老臣敢肯定張亮並未行此之舉。”說完,孫伏伽不知道想到什麽“撲哧”一聲,笑了,笑道:“況且殿下你還怕與百官唱反調麽,去年你為逍遙伯之事宴請百官,老臣在陝州都聽聞,可謂名動大唐。”

  李寬摸了摸下巴,一副自豪不已的神色,“是麽,本王的名聲有這麽響亮?”

  孫伏伽訕笑,不說話。

  李寬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人家也就是客氣客氣,自己這還當真了。

  “算了,張亮的事本王接下了,至於張亮會不會被定為謀逆處斬,本王不給你保證。”

  孫伏伽抱拳,笑道:“如此已經足夠了,畢竟張亮與老臣關系不怎地,老臣盡到自己的職責便好。”

  職責,很多人已經忘了,就像現在的禦史言官和朝中百官一樣,他們大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所在。

  就拿參張亮來說,李寬雖沒見到朝中眾臣參奏的場景,但聽孫伏伽這麽說,他也知道參張亮謀逆的官員肯定是不少的,而孫伏伽都敢肯定張亮並非謀逆,朝中百官難道看不出來?

  這顯然就不可能,但他們還是參了張亮謀逆,為的是什麽?政績,或者說是一份前途。

  李承乾謀逆案,朝中官員沒得到多大的好處,在張亮身上找回來便是最好的辦法,抓到一個張亮謀逆,那還不使勁的往死裡打。

  張亮一到,其依附之人必然受到波及,那些空出來的位置,可就屬於他們來瓜分了。

  所以,李寬估計孫伏伽之所以替張亮求情,大抵還是覺得自己受到了恩惠,畢竟張亮這一倒,他算是撿到最大便宜的人。

  想到職責,李寬有些詫異的看著孫伏伽,笑道:“對了, 你不是徹查天下官員麽,怎麽跑到蜀地來了,按理說你的職責應該在長安主導此事,分派三司官員前往各地查辦麽,孫老頭兒,你這可是忘了自己職責啊?”

  “陛下有旨,不得不來。”孫伏伽苦笑。

  “怎麽個意思,陛下讓你親自來蜀地,蜀地有這麽重要?”

  孫伏伽點點頭,沒說話。

  “算了本王也不問了,陛下能讓你來蜀地,肯定是有重要的意義,吃過飯,你忙你的,本王回本王的長安。”

  孫伏伽鬱悶了,不說話不就是讓你問的麽,你倒是問啊。

  其實孫伏伽專程來蜀地,為的就是給李寬增加威望,畢竟官員的事情乃是李寬爆出來的,而蜀地又是楚王府影響力最小的地方,若是將徹查官員的事宣揚了出去,楚王的名聲勢必也會在蜀地傳開。

  當然,這與孫伏伽專程來蜀地關系並不大,可是借查案一事能令孫伏伽真正投靠在楚王麾下,這就是李世民的用意。

  雖說孫伏伽與李寬的關系一直不錯,但那是朋友之交,李世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臣子對於帝王的態度,就像長孫無忌與他的關系一樣,讓孫伏伽成為李寬的心腹,並非朋友。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