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閩州船廠
政事極其繁瑣,要是沒適應高強度工作的人還真不願意乾這樣的事,李寬自認為自己是耐得住心思的人,就是他一連處理了幾天的政事也不想在幹了。

 都說當官好、當皇帝好,可是身處到那個位置上才知道,原來做官並沒想象的那般輕松,尤其是在大唐這樣嚴謹的官場為官更不輕松。

 每天五六點鍾便要起床,忙到晚上十點之後才能睡覺,李寬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或許在現代社會那是常態,畢竟夜生活的娛樂項目很多,就算是沒錢到夜店找樂子,再不濟也能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啥的;可現在不是身處現代,是在大唐啊,要知道大唐可沒有後世那般豐富的娛樂,而且他還是吃穿不愁的頂級官二代。

 不是說官二代都是紈絝,畢竟混吃等死的官二代只是少數,當然也有許多勤奮努力的,不過李寬認為自己就應該瀟瀟灑灑的過完一生,要不是被逼無奈,李寬也不願意過著這樣忙碌的生活。

 在李寬的看來,豬就是幸福的,每天吃了睡、睡了吃,不用擔心生活,不用為雜事愁,就是一生過的短暫而已,除此之外好像真的比人要幸福許多,在剛接觸到堆積如山的政事之時,李寬就覺得自己過的還不如豬。

 其實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待李寬漸漸適應了這樣忙碌的生活,他又覺得其實忙碌的生活也沒什麽不好,至少每天是充實的,看著漸漸有起色的閩縣,總有種幸福和滿足感縈繞心頭,若真活的像豬一樣,就體會不到這樣的幸福和滿足感了。

 有人說,人若是沒有理想與鹹魚有什麽區別,其實這句話在李寬看來不對,畢竟鹹魚也是有自尊的,鹹魚也能帶給人一頓美味,就像今天早上下飯的鹹魚,那味道便不錯,鹹魚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魚生價值。

 對於人來說,有理想才有付出,盡管付出了一生的辛勞也可能沒辦法實現最終的理想,但是有付出總會有收獲,在實現理想這段漫漫長路上付出與收獲便是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所以說不能因為人沒有理想,不能因為人過的渾渾噩噩便貶低鹹魚,人若是沒有理想連鹹魚都不如,李寬認為這樣說才是正確的。

 蘇媚兒就很有理想,不知在誰的鼓動下,竟然想將閩州學城建設的比長安城的弘文館還要出名,這是一個不錯的理想,就是想要實現很難,別說其他的,就光是教學質量便是天差地別。

 這點蘇媚兒也清楚,所以她不再像往日那般放任李寬,竟然督促李寬用心政事,因為在她看來,閩州若是能比上長安城,她也有底氣在長安城中招收大儒前來閩州學城教學。

 自家夫人越來越有女強人的味道,李寬可不想成為那個吃軟飯的男人,所以李寬越的忙碌,今日在蘇媚兒尚未起身的時候,他就帶著懷恩去了閩州的碼頭。

 來到碼頭的時候,也不過卯時末而已,還能看見修建碼頭的莊戶和士卒打著哈欠的喝著粥。

 “懷恩,你說本王這個王爺當得是有多失敗,你看看,本王竟然還比不上莊戶和士卒們悠閑。”李寬哭笑不得。

 “王爺操勞政事,將來必定名留青史。”懷恩鼓舞道。

 “你覺得本王是那種在乎青史留名的人嗎?”

 懷恩愣住了,自家王爺的性子,他清清楚楚,自家王爺在長安城的時候要說是懶散都是對王爺誇讚之詞,這樣的人怎麽可能在乎會不會名留青史。

 自家王爺的性子,連他都不想多說。

 不過,他對李寬的才學卻是心悅誠服的,就以現在的功勞來說,青史留名也是極有可能的,就是不知道自家王爺的大事能不能成功,若是能成,將來青史留名那是必然的,說不定連帶著他自己,以殘缺之身也能青史留名呢!

 一想到此,懷恩臉上浮現出了笑容,看得李寬直愣,這傻小子傻笑個什麽勁兒。

 沒有追問,因為劉仁軌帶著李明言走到了他身邊。

 李明言便是李寬從南溪縣請來的造船大匠,說是請來倒不如說是綁來的,這其中的緣由還得從老頭兒的祖上說起,李明言的祖上乃是五牙戰船的建造人之一,當年楊廣巡幸江都的樓船也有李明言的父親參與,偏偏李明言的父親還是個直言不諱的人,所以在楊廣巡幸樓船的時候,上奏了,直言不諱的說巡幸江都勞民傷財。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李明言一家被楊廣貶謫到了嶺南,終生不得回,若不是因為李明言一家為隋朝的造船業立下汗馬功勞,那就不是被貶謫嶺南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老爺子在前來嶺南的路途中病逝了,臨終之前將李明言的父親將他的名字改為了明言,希望老頭兒懂得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意思就是讓李明言知道,為了一家安穩就算利民的諫言也別說,而李明言又繼承了老爺子剛直的性格,但又不得不聽從老父親的遺言,所以他便決定一切跟官府有關的事他都不在涉足。

 可惜,他遇到了考察南溪縣的李寬,還讓李寬給找到了,說是要請他擔任閩州造船廠的廠長,廠長是個什麽官職,李明言沒聽說過,不過經自家兒子的打聽,他知道這是一個五品官。

 五品官啊,可比他老爹為官的時候高多了,不過他想到自家的遭遇,想到自己的性格便拒絕了。

 他能拒絕不代表他家裡人也能拒絕李寬的誘惑,所以李明言的兒子李嚴找到了南溪縣衙,找到了等候消息的李寬,將李家的遭遇和李明言的態度,這一聽李寬更不可能放過李明言了,要知道李寬可是在閩州找了許久的造船大匠,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會造船的大匠,又怎能讓他拒絕。就算李明言是因為德行有虧被貶到嶺南李寬也不會放過,更別說李明言還是一個剛直之人,所以李明言被李寬給綁來了。

 既來之則安之的道理,李明言是懂的,來了閩縣之後,沒有打算逃跑,就算跑也跑不出去,所以他便讓兒子們去打聽了李寬在百姓心裡的形象了。

 這一打聽,他才知道原來綁他來閩縣的閩州總管還是一位當朝的親王,而且這個親王的名聲還不錯,所以混天過日的態度轉變了。

 這不跟著劉仁軌一同見禮了,不僅見禮了,還給李寬說著船廠的建設進度。

 一邊走一邊聽著劉仁軌和李明言的匯報,李寬笑道:“我說老李啊,你這轉變有些大啊!”

 “殿下說笑了,既然微臣擔任了廠長,那這些都是微臣的本分。”

 “好一句本分,就是能懂得這個道理的官員越來越少了。”李寬不禁想到了閩州那些敷衍了事的縣官老爺們。

 眾人一路行來,就沒有不跟李寬打招呼的,甚至有大膽的還招呼李寬一起吃早飯,吃早飯的地方的很簡陋,就是一個用木樁蓋起來的一個草棚而已,環境很差,李寬也不嫌棄,他本來也就是打算在船廠用飯的,接過懷恩遞給自己的稀飯就喝。

 喝完還不忘鼓勵在場的眾人,“大家都加把勁,把船廠建設好以後,就用咱們閩州建造的船回長安、回關中接自己的一家老小,到時候大家就可以指著建造的樓船給自家兒子說這是你老爹我建造的,可以自豪的問自家兒子建造的樓船怎麽樣?”

 一想到李寬所說的場景,在場的眾人興奮了。

 “今日還有許多人沒聽到本王的話,但你們可給那些尚未聽到本王這話的說咱們閩州建成樓船之日,便是大家回鄉接一家老小之時,至於何時建成樓船便要看大家使多大的勁了。”李寬提高了音量。

 “王爺,那咱們回鄉接親的花費怎算咧?”突然現身的一個漢子,擔憂的問道。

 容不得他不擔心,雖說船廠的工錢很高,但是返鄉路途遙遠,在加上路上的開銷,僅僅是工錢恐怕也只是剛好足夠而已。

 這人是來自涼州的,李寬能猜到,畢竟船廠的工人多是桃源村的莊戶和涼州的士卒,桃源村的莊戶不會這般問,因為桃源村的莊戶們現在不缺那點接人的錢財,只有涼州來的士卒才會有此擔憂。

 “對於這點,大家不用擔心,既然大家能跟著本王一起來閩州,接家人的錢財自然由本王出,要是讓你們出錢,接來家人之後還過不過生活了?”

 就在李寬話音落下之後,在場的眾人三兩口吃完早餐,便朝著不遠處的工地走去了,腳步飛快,像似不讓他們乾活就是跟他們作對一般。

 這些人的心思很容易理解, 一來是早日建好船廠,樓船便早日開始建造,他們也能早一日見到朝思暮想的一家老小,畢竟來閩州的時間不短了,雖不至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般想念,但思親之情思鄉之意也是有的;而來嘛,便是心懷恩感激之意了,感激李寬的仁厚,畢竟在大唐社會像李寬這般慷慨的人不多。

 吃完早飯,李寬環視了一圈,不禁笑,他身邊的李明言不懂李寬為何而笑,畢竟做工的莊戶和士卒可沒有好笑之處,遂帶著怒氣問之。

 李寬笑道:“本王初到閩州之時,這碼頭上只有幾間破敗的茅草屋,沒想到現在這茅草屋竟然成片了,雖說只是茅屋不過這可是代表著咱們閩州前景可期啊!老李你說本王該不該笑?”

 沒等李明言回話,李寬再次開口道:“隨本王去看看船廠的工地。”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