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賀禮
船廠只是初建,卻顯得井然有序,這一切還得歸功於二狗同志,雖然二狗對造船一竅不通,但當了這麽多年的承包隊長,對於工地的管理還是很有一套,就是有問題也是一些小毛病而已。

 船廠工地沒細看,倒是對擴建的碼頭看的細致,畢竟碼頭才是船廠的重中之重,若是碼頭都未修結實,一旦漲潮,所有的一切都將毀於一旦。

 好在閩州的碼頭還有些基礎的,只需用水泥加固一番,增加碼頭的高度而已;不管是出自誰人之手,總之節省了李寬不少力氣,倒是應該多謝謝當初修建閩州碼頭之人。

 或許在旁人眼裡碼頭上的工人和船廠的莊戶士卒天差地別,畢竟在碼頭上做工要搬運大石,可沒有船廠的工人那般輕松,而且乾的都是費力的活兒,工錢卻比莊戶和士卒低,這確實說不過去;不過對於碼頭上做工的人來說,他們很滿意,畢竟他們都是戰俘,盡管工錢不高,但飯食卻和船廠的工匠是一樣的,可見當初俘虜他們的楚王並沒有把他們當做戰俘對待。而且船廠的工人也沒有用奇異的眼光看待過他們,更有心思通透的人利用空閑時間打聽過,他們現在的工錢已經和茶廠的工錢是一樣的了,這說明他們和閩州的百姓是一樣的。

 至於工錢比造船廠的工錢低,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誰讓他們不會造船呢?沒有技術,工錢低一些也是正常的,要知道他們在碼頭做工也有十幾日了,對於碼頭上發生的事還是了解的。

 當初碼頭居住的那幾戶僚人就是因為會一點造船技術便被征召到了船廠,聽說還是什麽船廠的主任,工錢更是高的發指,僅僅一個月就有五百文的工錢,甚至比許多在船廠做工的漢人工錢還高,可見楚王並沒有對僚人和漢人區別對待,所以對於工錢差異,他們還是信服的。

 確實,當初在閩州碼頭的那幾戶人家被李寬征召到了造船廠,畢竟在海邊為生多年,多少還是懂一些技術的,被征召也是合理的,畢竟光是靠李明言一家是不夠支撐閩州船廠的建立的,總需要一些打下手的人。

 既然來了碼頭,李寬勢必要問問在碼頭做工的人的情況,找了幾個代表,談了談近況,大致了解下碼頭做工的僚人的情況,總體上來說是好的,僚人和莊戶們相處的也算融洽,這些戰俘對自己也算得上是感恩戴德,就是總用漢人來稱呼莊戶們這點讓李寬不太滿意,所以他召集了上百位戰俘聚在了一起。

 “本王剛剛問了問你們現在的情況,聽說你們是很滿意現在的生活,但是本王卻不滿意的。”李寬拿著從二狗那裡找來的木製喇叭大聲吼道。

 其中能聽懂漢語的人慌了,要知道他們還記得自己的身份,他們是戰俘,按照嶺南的規矩,若是土王老爺們不滿意了,那結果就是殺。

 現在的日子盡管累,卻是安穩的,至少不用擔心一家受餓了,他們可不想被李寬處決了。

 懂得漢語的人當即便跪下了,身邊不明所以的人紛紛看向這些懂得李寬說的意思的同伴,待他們也明白李寬不滿意之後,人群全跪下了,操著李寬聽不懂的口音,紛紛求情。

 “你們在碼頭上腳踏實地的做工,本王很滿意,可是不滿意你們稱呼船廠的工匠們為漢人,什麽漢人、僚人,在本王眼裡你們都是閩州的百姓,大家都是閩州人。你們說說,你們這樣的態度本王能滿意嗎?大家同樣都是靠自己本事吃飯的人,所以你們不用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若是有精力的,同樣可以去船廠學習造船技術,若是能學會,能提出合理的建議,本王不吝賞賜。”

 說完,李寬便將喇叭遞給一旁的夜歌,待夜歌翻譯完李寬的話之後,碼頭上跪地的人群紛紛磕頭,淚花在眼眶中打轉。

 盡管李寬的做法是收攏人心,可是能做到這樣來收攏人心,李明言認為自己沒有跟錯人,活該大唐江山是李家的,畢竟李氏的皇族都能這般寬厚,那大唐的陛下又該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

 從碼頭回來又過去了半個月,李寬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閩縣的水泥廠煉製出來了第一批水泥,或許水泥廠還不能稱為廠,畢竟閩州的水泥廠還沒有當年的水泥窯洞大。不過這都是其次的,總有一天閩州的水泥廠不必長安城的差,重要的是煉製出了水泥。

 閩州初建所需的水泥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茶廠要水泥建設,船廠、碼頭也需要水泥,閩州的道路也需要水泥,還有莊戶們的房子縣城的建造,都少不了水泥,煉製水泥的工匠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李寬再次召集了眾人,商議的便是人手問題,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商議,經過各方的調配才給陳老大找了兩千人手,別看李寬當初收攏的戰俘有一萬多人,跟著他前來的士卒也有好幾千人,可是放在這個只靠勞力沒有機械的閩州完全不夠看。

 就是這兩千人還是李寬強行下令才湊出來的,二哥的承包隊要修建茶廠、修建船廠、指點碼頭建設、還得修建水泥廠;船廠要伐木的工人,著手造船的工人;李寬也要建設縣城的工人;更何況還有必要的軍隊,精挑細選出來的那一萬軍隊是不能動的,李寬還指望這一萬軍隊守衛閩州的安全,以後攻下台灣了。

 好在,周縣令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建議,征召百姓做工,以工抵押賦稅。

 以自己現在的名望,征召百姓不會出現大問題,而且閩州的二季稻剛剛收割,百姓無事可做,以工抵押賦稅確實是不錯的辦法。

 在政令下發的第二天,便出現了不少報名的人,倒是給李寬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李寬大手一揮,再次給陳老大送去了五百人。

 忙碌的日子,時間總是不夠用,轉眼便過去了兩個月,當李寬從船廠歸來之時,正好遇見了懷恩在吩咐府上的下人打包送去長安城的年禮。

 仔細看了看,沒有其他的問題,就是有些疑惑為什麽有一桶煙花上標明送去齊國公府。

 “懷恩,煙花送氣齊國公府做何,你不知道本王和長孫無忌有矛盾啊!”李寬怒道。

 懷恩倒是沒有委屈, 一聽李寬的話就知道自家王爺肯定又給忘了,隻好解釋道:“王爺您忘了,不久之後便是長樂公主和宗正少卿的定親禮了,我當初問過您是不是送煙花,您當時也是同意了的啊!”

 經過懷恩提醒,李寬也想起來了,當初懷恩問自己的時候,自己正好在處理政事還真把這事兒給忘了。

 “懷恩,你說本王只是送一桶煙花是不是顯得有些少了,畢竟從長安城傳來的信中說長樂對安平不錯,而且本王也算是長樂的堂兄,一桶煙花恐怕有些少吧!”李寬不確定的問著懷恩。

 “要不王爺您修書一封給太上皇和貴妃娘娘,讓二老在府庫中挑選一些貴重的,畢竟咱們閩州實在是找不出貴重的禮品。”

 李寬點頭,隨後進了書房。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