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四十六章 真就立國了
  其實,在李世民給李淵提出送奴隸到台灣時,李淵也是一頭霧水,畢竟李世民從未提到過支持李寬在台灣自立,只是不反對罷了。

  不過,不管兒子到底作何打算,送人到台灣總歸是一件好事,反正送到的台灣的人總歸會被自己那孫兒收服,李淵當然樂意接受。

  有李世民這個皇帝率先送人,馮盎自然不甘於落後,更別說馮家還有大部分人在台灣,馮盎把台灣當作了馮家的崛起之地,他送人送的名正言順,畢竟跟著皇帝的腳步走才是一個忠心的臣子該做的事嘛!

  忠心的臣子該做什麽事,李淵是不清楚的,他現在就清楚該把台灣的一切交到李寬手中,他已經七十有四,雖說身子骨還挺硬朗,但他覺得自己活不了幾年了,這余下的幾年不該把重心放在治理台灣之上,陪著重孫享受兩年的天倫之樂才是正理,享受兩年的天倫之樂也就該回長安落葉歸根了。

  人啊,一旦到了年紀想著的無非是子孫安康、後輩前途坦蕩,而到李淵這個地位,兒孫根本不用他憂愁,落葉歸根才是他思慮之事。

  李淵的心緒一時間飛到了長安城,像似看到了龍椅上的李世民,當年的那點恨意突然消失不見,幽幽歎道:“二郎其實也不容易啊!”

  這句話不知是在安慰自己,還是在讓李寬釋懷,但在萬貴妃看來,這句話明顯是在讓李寬釋懷,因為在貞觀十一年長孫皇后去世,她隨同李淵一起回了長安,李世民不知因何緣由當著她的面提起了將李寬收回自己名下,改越王李貞過繼到李智雲名下。

  當時,還是李淵搖頭這才作罷,她知道李淵是在替她著想,畢竟李世民貴為皇帝,他若下聖旨,就算她貴為貴妃也奈何不得。

  如今又聽到李淵有此感歎,不免有些悲從中來,看來陛下也希望寬兒重回秦王名下啊!

  “寬兒,要不你還是回長安吧!”

  萬貴妃一句話,讓李淵和李寬怔住了,好端端的怎麽說起讓寬兒(自己)回長安呢?

  “祖母,您這話是何意?”

  “當年祖母回長安之時,當今陛下便曾向你皇祖父提起······”

  大概是猜到了萬貴妃的心思,李淵悵然一笑,打斷道:“你啊,誤會朕的意思了,朕只是有感而發,何況你真舍得寬兒回去?”

  “臣妾自然舍不得。”

  沒頭沒腦的對話,讓李寬只能糊裡糊塗的看著兩人,打岔道:“祖母,陛下曾向祖父提起何事?”

  “沒事,就算有事也與你小子無關。”李淵佯怒道,另起話題道:“你小子是不是該準備立國之事了?”

  或許李世民提出的法子放在其他皇子身上,會讓人感到欣喜,畢竟這表明了李世民的寵愛,但放在李寬身上卻斷無可能,以李淵對李寬性子的了解,別說李世民強製下旨,就是李寬知道提起過這件事,也必將引發的新一輪的父子矛盾。

  在貞觀十年返回長安時,李淵就發現孫兒對兒子有了不小的改觀,如今這種引起父子矛盾的事還是不提為好,他太了解李寬了,若論到孝,皇室中的子弟無人可及,李寬又怎會為了那本就看不上眼的大唐皇位而放棄萬貴妃這個祖母呢,所以李淵另起話題,打斷了李寬的追根究底。

  “立國嗎?”李寬幽幽歎了一口氣,像似自言自語,可以看出他的心緒很複雜。

  原本立國,確實在他打算之中,可是不知為何由李淵提出來總讓他感覺別扭,看著桌角沉默良久之後,才堅定道:“那就立國吧!”

  立國不是說立就能立的。

  他四年沒回台灣,總得了解了解台灣如今的具體情況,所以自從與李淵談論之後,李寬一直很忙,忙著跟李淵做交接,忙著和眾人商議立國之事。

  以至於引來了萬貴妃不滿,因為祖孫二人時常不著家,天還沒亮就從李府中出門,等到夜深人靜,府上所有人都睡下了才從總務大樓回來。

  這不,在半夜醜時時分,萬貴妃靜等在李府的大廳攔住了才回府的祖孫。

  “寬兒,祖母知道你要立國,知道你忙,可是你不能不顧自己身子吧!”見李寬要開口,萬貴妃像似猜到了李寬會說什麽一樣,不滿道:“誠然你還年輕,醫術了得,懂得休養之法,可是你皇祖父畢竟年紀大了,你也該顧慮顧慮你皇祖父的身子。”

  得,孫兒終究還是比不上夫君。

  李寬訕笑道:“孫兒明白了,最多兩日,兩日之後孫兒一定讓皇祖父天天陪著您。”

  李寬也很無奈啊!

  他知道李淵年紀大了,跟著他一起操勞了整整大半個月心裡也過意不去,他也勸過李淵,但是李淵執意如此,他能有什麽辦法。

  更何況,有些事務又不得不要李淵從旁指點和交接,畢竟薑還是老的辣,有李淵從旁指點他也放心不是,而且台灣這四年發生的事總歸不少,總得要和李淵商議商議。

  李寬確實也受信用,在兩日之後,李寬便沒帶著李淵一同出門,而是他和手下的眾臣子開始了新一輪的商議,而就在李寬與眾人商議的這段期間,各地的請願書紛紛送到了李寬的案頭之上,皆是請李寬自立的請願書。

  問了馬周等人才知道,這自立的工作已經讓他們做到了前頭,倒是讓他省下了一番功夫。

  在貞觀十四年的十月初一,李寬派人將一家老小接到了總務大樓。

  總務大樓能聚集三百余人的會議室,李寬隻作了一個簡短的發言,便讓開了身位,下方坐著一家老小只見懷恩拿著一本奏折上了台。

  “自今日起,台灣自立為國,國號為“華”,改元宣武,大唐楚王寬登基稱帝。”剛起了一個頭,懷恩便激動的打起了擺子,深吸了兩口氣平複了心情才繼續念道:“陛下詔曰:太上皇尊為太祖武皇,貴妃尊為太皇太妃,冊封王妃為後,太子暫空。安平公主改封華國長公主,桃源縣主改封康樂公主。”

  坐在下方的李淵傻了,這簡直就是兒戲嘛!

  狠狠的瞪著李寬,李寬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當初他起草詔書時便有很多人勸過,可是他當時起草詔書時覺得自己寫的很不錯,根本就沒把眾人的勸誡放在心上。

  如今聽到懷恩在台上念著詔書,李寬才知道當初覺得不錯的詔書,很可笑,就是兒戲都不如。

  不過,事到如今也只能堅持下去了,畢竟台灣···華國的官員幾乎都在此坐著,若是叫停豈不是更兒戲。

  沒人叫停,感受到李淵等人怒火衝天的懷恩隻好再次再次拿出一本折子,繼續念,這次倒是挺像模像樣的,畢竟冊封大臣,大臣的功績得有,職位也得有。

  按部就班念完,等到李寬上台做了總結性的發言,除去之前的交接和商議不算,前前後後也就大半天的功夫,華國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李淵很生氣,等到李寬一下台,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眾人也理解李淵為何生氣,匆匆從總務大樓的會議室走了,就像身後有瘋狗在追他們一樣。

  等到開會的眾人離去,李淵指著李寬就開罵,口水都濺到了李寬的臉上,簡直就是一出兒戲嘛!

  別的暫且不說。

  登基稱帝總得有祈天儀式吧!

  總得有一篇華麗的駢文吧!

  這些東西都喂狗了啊!

  像似罵的不過癮,這就準備踹人,腳伸到一半又收了回來,畢竟不管再怎麽兒戲,眼前的這個孫兒到底是皇帝了,幽幽歎了口氣道:“這就立國了?”

  擦了把臉上的口水,李寬點點頭,給李淵順氣道:“孫兒知道您的因何發怒,孫兒也承認自己的詔書······”

  連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說下去,隻好訕笑道:“那什麽,詔書就不說了,您認為的各種儀式無非是一種形式罷了,表面功夫孫兒不屑為之,咱們華國講究的是乾實事,再者說了孫兒如今的威望就算什麽都不做,說一聲咱們立國,咱們不也照樣立國嗎。”

  不說還好,這一說李淵更怒了。

  “放屁,什麽表面功夫?那都是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朕看你這猶如兒戲的會議還不如不舉辦的好,祖父都替你感到丟人。”

  “祖父,話可不能這麽說,孫兒這立國之舉雖簡便了些······”

  “這能稱為簡便嗎?這簡直就是兒戲。”

  “好吧,兒戲就兒戲吧!”李寬不敢頂嘴, 害怕把李淵氣出一個好歹來,只能順著李淵的話說:“孫兒的立國之舉雖兒戲,但也有好處不是。”

  “哦?祖父倒想聽聽你小子有什麽狡辯之言。”

  見李淵平息了怒火,李寬笑道:“自古立國便有各種繁雜的儀式,這些儀式勞民傷財吧,孫兒如今減化了這些儀式可宣稱孫兒是替百姓考慮,百姓自然記得孫兒的好啊!”

  聽李寬這麽一說,李淵倒是覺得有些道理,但他沒被李寬的花言巧語給騙住,他還能不知道李寬是怎麽想的?無非是覺得各種儀式太繁瑣罷了,但立國會議都召開了,李淵也沒有別的辦法,長歎了一口氣,囑咐道:“下發的詔書,吩咐馬周寫,你小子書寫的詔書祖父不放心。”

  其實,李寬還真非李淵認為的那般覺得各種儀式繁瑣,而是他根本沒往哪上面去想,覺得他的威望足夠了,立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所以才草草了事,也才有猶如兒戲一般的立國。

  現在聽到李淵的囑咐,李寬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這些東西還是交給專門人士做為好,所以直點頭。

  見孫兒直點頭,李淵的怒火總算是平息了,但依舊不死心的幽幽問了一句——真就這麽立國了?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