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赤帝》第40章精銳禁軍・20萬!
北軍的第一軍,兩個通用騎兵營就是這樣。擁有八成的騎兵。而余下兩個部的兩千人。則有一個多功能的,包括了後勤、醫療以及工兵功能的車部——因為這些人擁有的運輸後勤物資的車輛,必要時候是可以擺成車陣的。

 剩下的最後一個部,則是騎馬步兵——必要的時候,他們將下馬步行作戰,以方便在草原上較為稀少,但仍舊存在的森林以及山地地形進行作戰,或者列陣槍戟,配合騎兵部隊攻防作戰。

 而余下的重裝騎兵營,顧名思義,是將突騎重裝化。普通騎兵營隻擁有兩千赤色鐵騎,而重騎兵營則擁有五千!這樣可怕的突擊力量,將是戰場上,所有敵人的夢魘!

 最後,便是數量高達兩萬人的,擁有大量步兵部隊,以及理所當然的車兵部隊。在草原上,某種意義上說,車陣甚至比騎兵更有必要的車兵。同時他們還是後勤,輜重,醫療與工程部隊。

 擁有四個營,五萬大軍的北軍第一軍,從編制以及武裝上就能看得出來,他們是專門為了供給,在北方的平原,以及更北方的廣闊草原,乃至黃沙大漠作戰,專門組建的部隊。

 事實也的確如此,按照劉玄德的計劃,他們將會在新組建的蒙州,以及即將組建的西域——西州。還有河中地區,未來的河州進行巡回機動,與同樣組建的邊軍部隊一起鎮壓不服,以及遠征西方。

 超過五萬人的北軍第一軍,所擁有的戰馬超過七萬匹。各式騾馬同樣超過七萬匹。甚至還擁有從西域進口,不斷繁衍的近五千峰駱駝。

 大量的牲畜讓第一軍幾乎完全騾馬化了,擁有極好的機動力。長途的機動力,因為後勤補給的得力,甚至比傳統遊牧軍更強——至少在長途機動之後,第一軍能保留足夠多的戰鬥力,不會像遊牧軍隊那樣因為過度疲勞而是去戰鬥力。

 ……

 再接下來,便是北軍的第二軍。

 與第一軍相比,唯一一點不同的是,第二軍取消了一個通用騎兵營,而增加了一個騾馬化的步兵營。以至於它的兵力,比第一軍多出了五千左右。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第二軍除了北方的任務之外,還需要在長城之內,中國的北方地區進行作戰)如果可能的話——當然可能性並不是太高——但是目前來說仍舊有這個必要——

 為了應付北中國較為複雜的地形,以及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攻城戰鬥,他們需要足夠數量的步兵——劉玄德第三次改革了方陣,為方陣配備了一定刀盾兵。作為在雙方超長槍互相懟的時候,翻滾過去砍人,以及攻擊城市和要塞,還有複雜地形戰鬥所需。

 這樣一來,這個通用步兵營的組成便有點意思了——

 他的基礎單位曲,竟然恢復到了原本的五百人的大編制。只是這個編制,與之前的漢軍完全不同了——每個曲的步兵包括兩百四十名步槊兵,一百六十名長戟兵,五十名強弩以及五十名刀盾。同時還有曲司馬以及兩個假司馬——包括一名行軍司馬(參謀)。後勤、夥頭兵、醫兵與工兵。

 實際的每個曲人數很可能超過六百人。而整個曲將分成兩個小方陣……

 隨著大量的優質板甲不斷普及。以及更多的輕量化的小型弩炮普及。劉玄德確定,在未來弓弩武器的重要性很可能會進一步下降……當然,這是對內。對外的話,因為敵人著甲率的不同。劉玄德的每個曲的編制也會隨之變化。

 或許那些後勤、火頭軍乃至醫療工兵也會拿起弓弩。甚至如果敵人真的廢柴弱雞到一定程度的話,刀盾兵也不是不能客串弓弩——是的,他們同樣掌握了多種技能。否則的話怎麽配得上禁軍呢?

 當然劉備也確定,一旦未來中國本土完全安全之後,北軍第二軍的編制也要進行改編。步兵營將取消,或許改編為新的車營。以增加帝國對於西方的征服力度。

 ……

 這就是劉玄德的北軍。顧名思義,專注於北方作戰的大軍。與之相對的,理所當然,便是南軍。

 與北軍配備大量戰車,騎兵不同。在未來,劉備計劃中的南軍將專注於江南丘陵,乃至中南半島,香料群島乃至印度地區的征服與戰爭。因此配備的騎兵部隊數量並不是很多。而戰車也一樣——在複雜的叢林地形。或許某些時候,騎兵還有用武之地。但是過於笨重的戰車則理所當然的毫無用處。

 ——因此,南軍第一軍的編制不難讓人看出端倪。擁有一個通用騎兵營,是應有之義。兩個步兵營,三萬大軍也是應有之義。而最終,一個專注於雨林作戰的“跳蕩營”同樣在劉備的計算之內——

 這個跳蕩營的兵士們,在劉備的計劃中將接受南方地區的專注強化。他們將配備更加輕量化的甲胄,必須要熟練的掌握攀援,爬樹,在叢林,泥濘,水沼密布的地區作戰的技巧。

 他們的武器裝備也非常恰當的增添了標槍,投斧等等——因為在複雜地形,使用弓弩武器基本沒有什麽用處。使用近距離內,射擊速度更快,殺傷力也足夠強的投擲兵器則恰如其分。

 ——

 當然,如果說南軍第一軍的編制還算正常的話,那麽南軍第二軍的編制,就讓人更加奇怪了……

 在諸將看來,與其說南軍第二軍是一支禁衛軍,還不如說第二軍是一支舟師的附庸部隊。

 總人數超過五萬人,三個營全部都是步兵與跳蕩,只有極少數通用騎兵輔助力量的第二軍。按照劉備的要求是必須熟練掌握跨海作戰的技能。熟悉與海軍相配合。進行島嶼作戰,進行沿海突襲作戰等等戰術……

 如果說有別的後世的人看到這裡,或許就能理解出來,劉玄德期望的這支軍隊,是西元二世紀的海軍陸戰隊。這些軍隊的未來,將會在中南半島,以及廣闊無垠的南洋海域,配合現在還沒影子的帝國海軍,牢牢地控制住這片地區。甚至在未來攻擊印度東海岸的時候,作為急先鋒出動。

 ……

 這就是劉玄德的四個營,超過二十萬禁軍的構思。

 當然目前來說,二十萬軍隊並不是滿員的。北軍還好一些。無論第一軍還是第二軍,在吸收了大量遼東兵之後,都可以勉強湊的出來。但是南軍就很困難了。

 通用的步兵部隊還行。但是劉備要求的擁有叢林作戰能力,跨海登陸作戰能力,以及配合舟師進行戰鬥能力的軍隊,現在一點兒都不見蹤影。甚至連訓練都很困難——只因為劉玄德目前掌握的地盤,符合這個條件的——哦,還真有!

 所以劉備大筆一揮,便毫不猶豫的決定了第二軍未來的命運——他們要前往益州南方,在南中地區接受雲南少數民族熱情開朗的招待與照顧。

 在這樣經過莽莽叢林的洗禮,成功從人進化成猴子之後。劉備將會把他們拉到長江沿岸,再用新組建的艦隊攻擊袁本初。完成一次跨江作戰,來模擬未來的島嶼爭奪。

 在將袁紹剿滅之後,第一軍與第二軍,便要負責起南方地區的治安,以及鎮壓,還有安定……再接下來,等劉玄德的帝國擁有足夠的戰艦,新式帆船還有足夠優秀的海軍部隊後,他們就會向南方進發了。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以戰爭代替訓練。劉備將那些同樣也是菜鳥,需要訓練的菜鳥海軍一點點的,分批的與南軍配合著,一方面作為軍隊,一方面作為探險者,乃至商人與殖民者,逐漸完成帝國對於南洋地區的控制……

 在完成了這一切之後,恐怕南軍才算是徹底建立起來。

 這就是劉備的計劃。目前不少人看起來很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覺得看不懂的計劃。

 當然這個並不妨礙劉玄德的計劃推進。

 事實上,在山東地區大肆製造戰艦的計劃,帝國並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

 在漢初,帝國政治局面還不明朗的時候,南方的諸侯王國,無論內藩的吳楚,還是外藩的三越全都是隱患。帝國製造海軍艦隊,期望征服這些地區的欲望也是理所當然……

 當然,這裡面還要加上一個衛滿朝鮮。在攻擊衛滿朝鮮的時候,帝國同樣適用了從山東出發,跨海橫渡到朝鮮半島的戰術。

 所以,當劉玄德發布自己的計劃,在山東地區建立帝國的海軍時,沒有人覺得劉備是在異想天開。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與選擇。

 當然,這也是目前他們並不清楚,劉玄德對於帝國南方,乃至說亞洲南方究竟有多大野心的情況下,才會這麽想。否則就算是最異想天開的人,膽子最大的人,也會被劉玄德的計劃震驚吧。

 禁衛軍的十萬南軍,代表的便是劉玄德對於南方的磅礴野心——鯨吞世界不敢說,但是鯨吞全亞洲,卻並非異想天開與無聊的做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