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好官員》第12章 進學之路
  趁著下午得空的當兒,范銘又去了一趟村學,打算拜訪一下村學中唯一的教諭龔老夫子。

  這個時代讀書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沒有字典也沒有百度,方圓百裡之內都不見得能遇見一個讀書人,雖然他從小就學習國文,但畢竟不是把文言體當作自己的習慣思維方式,自學起來肯定不會那麽的順暢,如果有個老師的話無異於可以少走一大段的彎路。

  村學並非官學,但清河鄉還算個富庶之地,村學由鄉裡資養,也因此為清河鄉培養了不少識字的人才。

  按照習俗一般都要準備好四封禮數,雖然在鄉農中沒這麽嚴格,但起碼的意思是要到的。

  懷揣著從范秦氏手中接過那充滿溫情的二百文錢,范銘到張屠戶家割了兩條近十斤重的肉案,再弄了一袋紅棗和一盒點心。路上遇見不少的村人都在用看熱鬧似的打量著范銘這一幅大張旗鼓的樣子,“小五,你這是幹啥去呢?提親啊?那家的姑娘?”

  “呵呵,是去拜師呢?”

  “拜師?戶長答應你學匠工手藝了?”

  “是啊!”這時候的拜師禮要禮數很多,要先請中人向師父說合,再擇吉日設宴。寫拜師貼,行拜師禮。

  拜師禮為三、六數,意為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學徒期間不付工資,師傅管吃、住及製冬夏衣各一套,反倒是讀書人拜師倒沒有這麽嚴格,范銘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答應了兩聲繼續往前邁步走去。

   “這後生崽出息咯,今後做得了窯上的大師傅也就不愁吃穿了。”

  身後傳來的這些感歎聲讓范銘不禁有些莞爾,又回想起那個時代人心的浮躁,相比起來純樸的農家人更值得人們的尊敬。

   這一刻正是散學的時候,學生都回家去了,村學的院落中顯得空落落的,這反倒讓范銘的心突然之間又變得有些惴惴不安起來,就像回到高考臨考前的那一刻,激動的同時又有點心怯。

  臨到快進入村學的院門之前時,仔細的從上到下檢查了一遍自身的裝扮,確認沒有什麽失禮之處之後,才買開腳步跨了進去,這個時代最重視的就是尊師重道,他不想一開始就給夫子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然而當他把四封禮數整齊的擺在龔老夫子的書案的時,那種緊張的心情瞬間又消失了。

  龔老夫子是那種典型的中國文人,蒼白顯得有些虛弱的膚色,然而那並不挺拔的身軀中隱隱有種不可見的傲氣,讀書人的傲氣。

  將自己的意思跟老夫子說了一聲之後,龔老夫子抬眼看著范銘,淡淡的問道:“你今年年歲幾何?”

  “十五,虛數十六。”范銘這一刻表現得十分的拘謹,對於這種老一輩的讀書人他是十分的尊敬,就像當初對待自己的祖輩和父輩一般。

  “十六?”龔老夫子凝眉搖了搖頭,十六歲的村娃子已經過了最佳的學習時間,就算是現在開始學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了,但見范銘那雙黑亮的眼眸和身上隱約的有種平常農家娃兒沒有的精氣神,不由又接著問道,“以前可曾發過蒙?”

  “發過,少時頑劣,都記不得許多了!”范銘當然不敢說自己如何如何精通,一但龔老夫子要認真考校,即便是會也會落下狂妄的名聲,對於讀書人來說,謙虛是必備的一項禮節。

  “為何要讀書?”龔老夫子微微點了點頭,心中頗為惋惜,這孩子的言辭溫文有度,進退有節,應該是有個很好的底子,但卻白白的荒廢了這麽多年。

  “自小家中就有訓諭,我父曾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時至今日,方知其中深意,向學之心勃然萌發。”范銘深深的一躬到底。

  龔老夫子並沒有正面回答范銘,度了兩步走到窗前,緩緩道:“此句出自《禮記・中庸》博學篇,學之為人之初本,學方知問,問方明思,思始辯行,是為一生德行之鼎銘,許多人究其一生也不能夠做到,你小小年紀就能夠說知其深意,也不怕人笑話。”

  范銘心中一沉,原想拍馬屁卻不想拍到馬腿上來!

  眼睛偷偷的望了龔老夫子的一眼,從他側臉上並沒有看到惱怒的痕跡,知道龔老夫子這是在敲打他,忙道:“小生願受夫子教誨,還請夫子收錄則之。”

  龔老夫子點了點頭,“大道之行,始於足下,今後你要勤於勉,何愁不能達濟天下。”

  這句話范銘倒是熟悉,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顯然龔老夫子也和眾多儒家聖賢一般,內主修心、外在修德,回想起自己的父親和祖輩,雖然融合了新時代的一些思想,但骨子裡何嘗又不是滲透了儒家的思想呢。

  “你可知院中為何獨種青竹?”

  “不知!”後世又許許多多詠竹的文章詩篇,如果硬要掰的話范銘也能道出個,范銘雖然心中已有答案,但他不敢說出來,他知道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這個時代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有骨有節,群生而獨樹,可謂之君子也。”

  范銘心生感歎,自古中國的文人就隻有兩種,一種就如文天祥一般,身軀內存著浩然正氣,桀驁不屈,另外一種就像是隨風搖擺的狗尾巴草,趨炎附勢之輩,所謂‘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讀書人明理,知道人性、心、修養等微言大義,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為什麽還有如此差的口碑?

  往往就是這類變了味的讀書人給整個華夏民族抹黑,而龔老夫子則是前一種鐵骨錚錚傳統儒家文人。

   又聯想起爺爺和父親身上一些行為和作風,一些官場往事、野趣的回味卻是另外一種滋味,要是將來用這些手段來整人的話相比也挺有趣的,想著想著范銘嘴角不自覺的往上翹了起來。

  “為何發笑?”龔老夫子的聲音瞬間嚴厲了起來。

  范銘驀然間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走神了,夫子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正盯著他,不由一陣心虛,突然間看到龔老夫子對襟長衫的領口邊由於過於磨損而有些繃開的跡象,心中一動,道:“方才我剛想到一個坊間趣事,所以失禮了,還請夫子見諒。”

  “哦,坊間趣事,說來聽聽。”龔老夫子仿佛突然之間來精神,眼睛陡然間亮了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