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八十七章:內視
  鑒於這種情況,本來一屁股事的楊文禮也只能抽出時間開一次通風會議了。

  如今地域大了,開個會也要兩天時間集結,兩天之後的上午,各部門主官,齊聚統領府,楊文禮高居上首,接受了大家的集體參拜,類似於小朝庭一樣,漸顯上位者的威嚴。

  楊文禮揮手讓大家坐定之後,就開口說道:“各位,前幾天,朝庭有招撫使節來此,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我接受了朝庭的招撫。

  朝庭把我封為長生島副將,允我開府建衙,可謂是恩重有加,但我受撫只是權宜之計。

  這是因為時機未至,我軍尚需隱伏發展,這不是實力不夠的原因,而是大明氣數未盡,人心在彼,我軍倘若此時逐鹿中原,定會受到國人的堅決抵抗,到時殺戮過多,又都是同胞,實非我所願也。

  因此我才決定虛與蛇委,目的是不想引起朝庭的注意,成為朝庭第一個欲除之而後快的目標。還有希望籍此能保住大別山我們家小的安全。

  但是受撫也有受撫的壞處,比如朝庭可以隨便找一個借口,要我進京述職,或者進京獻俘什麽的,到時去了京城,我就不一定再有機會返回長生島了。

  還有其它形形色色的手段,不勝枚舉,為此,我已想到了對策。我決定不久之後,就要帶領一支部隊遠赴極北,就是曾經明朝設立的努爾乾都司。

  那裡天高皇帝遠,朝庭再有手段,也管不到我軍了,此其一。

  極北之地,雖然地廣人稀,但也有不少部族,據我估計,至少有十幾個之多。

  那些部族全是野人部落,都是一些漁獵或遊牧民族,部落之間長年征戰,那些部族彪悍好戰,又都會騎兵射箭,是我黑甲軍最好的兵源,是我黑甲軍隱伏發展的天選之地,此其二也。

  但是這次不同於攻打有固定城池的金複二州,他們打不贏會跑,所以我們必須學會騎馬,起碼要能夠策馬奔馳。

  對!我的要求不高,你們必須馬上開始練習騎術,只要會騎馬就行了,但是時間也不多,最遲到六月底就要出發。

  各位,這就是我今天叫大家來開會的原因。”

  講到這,楊文禮用他那威嚴不凡的雙眼,掃視全場,又接著說道:“如果大家沒有什麽事情,就散會吧!大家會後趕快去加緊執行。”

  “諾”堂下文武官員一齊起立,齊聲唱諾,就依次魚貫而出了。

  到了楊文禮如今這個地位,威勢日顯,有點稱孤道寡的味道,他很難再與手下打成一片了。

  再則,他自身有強大到恐怖的實力,已不屬於凡人的范籌,什麽古今中外名將,在他面前,他能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他的殺手鐧就是強大到變態的神識,能對一百米內的所有人,形成絕對的精神威壓,無須兵器,想要誰死就誰死,絕無例外。

  這一點,同樣練習冥想術的下屬,格外感同心受,他仿佛就是一位無所不能的神祗,對他們的心靈威壓,有於實質。

  早在兩年前,他就進入了內視之境,此內視非修真者的內視,而是對全身的精微把控。

  每一分力氣,每一根毛細血管,每一個內髒器官,他都能隨意把控,類似於佛教的無厄之體。

  這就是為什麽這兩年,他的精密鑄造技術越發高超的原因,神識強大了,做什麽都很容易。

  如今他的識海中,灰朦朦的一片,濃烈欲滴,好像下一秒就會下雨一樣,對!正是那種烏雲密布的感覺。

  他估計是自己的精神力已到了質變的邊緣,由氣態將轉至液態。

  精神力是一種很神奇的能量,它不屬於我們人類社會已知能量的任何一種,楊文禮估計是一種高等級能量,我們人類的科學儀器,無法探測。

  但它又無所不在,
可能是宇宙的初始能量,也是維系宇宙的秘密。

  這就是楊文禮如今的恐怖實力,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就能脫凡入聖,有驚天徹地之偉力。

  但個人戰力再強,終究有限,楊文禮還是想將中國的科技一躍而達到世界之巔,到時是否統一世界,要看他心情好不好了。

  這只是遠景目標,路還得一步步走,還是先把迫擊炮研製出來再說吧!

  在明朝這個技術落後的時代,迫擊炮還是有點超前了,所以研製過程困難重重,哪怕他有逆天的理論技術基礎。

  懂原理是一回事,能不能研製出來又是一回事。

  機械式觸發引信的技術難點,基本上攻克了,楊文禮也將量產任務交給了王汝成,從實驗到量產,這中間又有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不知何時才能真正付諸量產。

  下一步楊文禮的任務就是研製迫擊炮的炮架系統。

  迫擊炮的炮架系統由一個兩腳支架,加一根液壓緩衝器或者叫高低機,在這個上面,還有一個方向機,迫擊炮管就是架在方向機上,以一個炮箍固定。

  其它都好辦, 他有精密鑄造工藝,又有堪合的材料,只要花時間,研製出來不是問題。

  唯獨那根小小的液壓器,卻難度不少,開過車的都知道,汽車尾門的液壓伸縮杆,可縮可伸,能夠反彈複原。

  迫擊炮上的液壓伸縮杆,原理是一樣的,既能緩衝炮筒的動能,又要能使炮筒複原,可免了調整炮位的時間。

  根據液體不可壓縮原理,實際上楊文禮要研製的是氣體壓縮杆。

  它構造簡單,由套筒,伸縮杆和活塞組成,但往往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光一個活塞和密封材料就難住他了。

  在現代有隨處可買的橡膠密封圈,這在古代沒有,另外一個,缸體和活塞的精密度問題,也是一個大難題。

  楊文禮還是選擇他最拿手的精密鑄造,通過後期精細打磨,看合不合用。

  在這裡,楊文禮使用了當初打磨光學玻璃的機械式人力打磨器,以期進一步提高打磨精度,盡量減少人為誤差。

  本來活塞最好是鋁合金,材質輕便,更便於反彈,但楊文禮沒那材料,所以用灰口鑄鐵代替了,灰口鑄鐵也便於加工,能省許多麻煩。

  紙上說來很短,實際上楊文禮這一忙就又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忙於科研的楊文禮又被一件既是他意料之中,又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打斷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