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八十六章:又遇難題
  朝庭的使者一走,楊文禮就越發感覺時間的寶貴,決定加快迫擊炮的研製,然後遠渡極北。

  前段時間,他已經做了大量的實驗,將迫擊炮彈的外形定了下來。

  這一步相當重要,決定了炮彈能不能正常發射,以及打不打得準的問題。

  不過下一步才是最大的難題,踫撞引信或者叫做觸發引信,觸發引信按技術難易分機械式,電子式,光觸發式,化學觸發式,機械電子式以及最尖端的智能式。

  按引信碰撞目標到引信起爆的時間間隔,可以分為瞬發、慣性和延期觸發引信3類。

  就是最簡單的機械式觸發引信,歐州也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研製出來,可見其技術難度很高。

  它有一個自相矛盾的難度,引信要求靈敏,不論炮彈以何種角度著地,都要保證每彈都炸,不能有啞彈,但是又要求穩定、可靠、安全。

  要知道炮彈在炮膛內點火發射,就有巨大的過載和動能,引信太靈敏,可能直接在炮膛內就炸了,又何來的穩定、安全、可靠?

  此前的科研人員,都被這個自相矛盾的難題,難住了,直至近現代才解決這個難題,但是工藝很複雜,最初的機械式觸發引信有多達三十五個零部件。

  太複雜了,楊文禮做不出來,因為他沒有現代機床,他只能另外想辦法解決。

  經過思考,他發現炮彈發射,要經過兩個過程,即炮彈出膛和炮彈著地,這兩個過程,兩者動能是相反的。

  會開車的都知道,起步和刹車,車內的人要經歷向後坐和向前傾兩個過程,和炮彈發射過程的原理類似。

  他要利用這兩個基本原理,研發出簡單又安全可靠的觸發式瞬爆引信。

  另外還有一點不同,他沒有安全雷管,所以他只能采用發射前裝入的方法,這與現代的迫擊炮彈有很大不同。

  他首先還得測試出在炮膛內發射,有巨大過載的情況下,不爆炸的雷管。

  雷汞是極易爆炸的物質,得想辦法降低其敏感性,很簡單,那就反向而行,在製造雷汞的時候,給它摻雜,使之從白色晶體變成灰色粉末。

  這樣它的敏感度就大大降低,而且粉末還有一個好處,可以裝得更緊,使之加以巨大過載的情況下,也不會因內部磨擦、踫撞而爆炸。

  楊文禮需要做的工作是,必須保證擊針擊發,能有效爆炸的問題,這又需要經過大量的實驗,得出最優的摻雜比例。

  這種土法安全雷管,也要經過,大量的發射實驗,跟先前實驗迫擊炮彈殼體的時候一樣,也無需裝炸藥、鋼珠,只是測試雷管在發射後不爆炸,然後炮彈著地,經過擊針擊發,卻爆炸的方法,做到了,就是合格的安全雷管。

  安全雷管的試驗,楊文禮交給了王汝成帶著人去實驗,他自己卻在冥思苦想,踫撞引信的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天的苦思,終於給楊文禮找到了一種比較簡便,同時以現在的簡陋條件他也能做到的安全引信方法。

  說是簡便,其實也有近十個零件,需要大小三根彈簧,兩顆做卡銷的鋼珠,一根撞針以及兩根短鋼棍,還需要少量的機械加工以及比較精密的工藝。

  設計出來了,但做出來還有難度,楊文禮還必須解決幾根彈簧的問題和精密工藝問題。

  彈簧問題反而好辦,他早就預料到將來會用到彈簧,所以他早已有了全盤思路。

  具體的方法就是拉絲,經過適當回火,然後直接繞製,這三道工序是連貫的,只不過回火必須要木碳,實際上就是對鋼絲摻碳,使之更弱軟,而後一道繞製工序就是趁著鋼絲尚軟,就直接繞製成彈簧。

  有人會奇怪,為什麽鋼絲摻碳之後為什麽反而更軟呢?應該是更硬才對。

>  其實鋼絲在拉絲的過程中,已把大量的碳擠出來了,而且質地更緊密,所以鋼絲變得很硬,彈性很大。

  搞過工地的就都知道,六碼絲拉成小一號的鋼筋之後,那鋼筋就變得很硬了,只有回火,才能使之變軟。

  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只要掌握回火的度,就能得到想要達到的彈性要求,並不是其他重生者說的那樣難度很大。

  理論上很簡單,但實際操作也很費時間,楊文禮又將這個任務,交待給他的副手王汝成,而王汝成再將任務分解,安排給他幾位助手,帶領工人同步進行,這樣能顯著提高研發速度。

  最後那幾步簡單的機加工,楊文禮想辦法用精密鑄造和鑽孔代替,事情總算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楊文禮在長生島搞科研這段時間,還發生了一件小事,旅順副將張攀,終究還是不敢反叛,老老實實地上京述職了,他的結局會很悲慘,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因此他也為家人留了後路,安排他們到長生島來避難了。

  這對楊文禮來說,只是舉手之勞,近兩年的鄰裡關系了,講實在話,他討了張攀不少光,因為換作其他的明軍,兩軍決不可能有這麽和睦的關系,如今張攀有難了,幫助一下也是應該。

  張攀的軍隊,實力較弱,又沒有後勤能力,全靠登萊供給,更主要的是,沒有自己的軍工研製能力,只要反叛就是死路一條,除非投靠建奴,但那是最壞的結局,不要朝庭出手,黑甲軍就會將他無情的消滅。

  至於投靠黑甲軍,張攀不知黑甲軍的底細,只知道很強,但是人數太少是硬傷,所以張攀一點都不敢賭。

  他想犧牲自己,保住家人和忠心耿耿的部下,他這麽想,也無可厚非。

  說真的,楊文禮也不太想收張攀的部隊,明軍的部隊積弊已久,如果摻入黑甲軍中,猶如墨汁染黑清水,再者張攀的部隊戰力太弱,楊文禮也有點瞧不上眼。

  不管怎麽樣,事情總算是得到了完美的解決,遼東半島並未進入多事之秋,對黑甲軍有好處。

  ……

  春天到了,草木瘋長,吃了一個冬天乾草的馬匹,終於有嫩綠多汁的青草吃了,阿爾布古的部民,趕著馬匹在長生島上四處放牧,到處都飄蕩著牧民們歡快的歌聲,很快馬兒長膘,就可以進行騎兵訓練了。

  這是大事,目前是黑甲軍的頭號大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