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2章:生態養殖
  養殖莫過於雞鴨鵝豬牛羊,還有池塘養魚、塘坎栽桑,這是古時候所能做到的生態養殖。

  奈何他年紀尚幼,這些計劃無法同母親說,否則一定會引起母親的懷疑,於是他隻好向母親撒嬌要吃好東西。

  揚文禮雖然是揚陳氏的心肝寶貝,有什麽好吃的都會緊著他,奈何家裡實在沒什麽好東西。

  家裡喂了兩頭豬是要過年殺的,幾隻生蛋的母雞也不可能殺雞取卵。平時最好的夥食無非是炒兩個雞蛋。牛是耕田的,官府都不準宰,羊乾脆就沒有。小地主嘛!還想有什麽大家業。

  揚文禮反正也無事可乾,於是他就央求母親買點家禽牲畜回來他自己養,一切靠自力更生。

  揚家是商籍,士農工商,在明朝商籍是四民之未,被剝奪了考取功名的資格,因此揚陳氏也不指望兒子讀書,隻要他健康成長起來就老懷大慰了,所以揚文禮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然,到了萬歷朝,商人已不太遵守朱元璋定下的制度了。因為商人往往是豪富之家,與官府有深交,所以敢違逆皇旨。但是揚家不行,揚家是小商人之家,沒有官員保護,隻要有人告密的話,絕對會有殺頭之罪。

  ……

  “老四叔,麻煩你幫我到州城裡去買點雞鴨鵝苗,還有幾隻豬仔羊仔。”揚陳氏被兒子哭鬧著要吃肉,隻好把家裡的長工趙老四找來吩咐他道。

  揚家小的太小,大的也都是女流之輩,無法去州城買家禽牲畜,隻得讓長工去買。

  長工與下人基本類似,也是一天到晚幫主家做事的人,隻不過有人身自由,但主家也隻要招待午餐一餐,晚飯長工還要回家去吃。這在當時很不劃算,因為古人過日子也就為了一日兩餐。因此基本上所有人都願意當下人,當長工隻是像揚家這樣的小地主之家才有,大戶人家都是買的下人。

  買來了家禽牲畜仔苗,揚文禮就有事可幹了,他把後世都不太普及的人工養殖蚯蚓技術拿了出來,用蚯蚓喂雞鴨鵝苗。

  養豬的話,在明代是禁止的,正德皇帝曾下旨捕殺養豬的人,蓋因老朱家姓朱,朱與豬同音,因此禁止民間養豬殺豬,非常荒唐。

  但官府禁止不了民間養豬之人,有陳姓人家就掘穴養豬,保留了寶貴的豬種。現在是萬歷爺當朝,養豬當然沒什麽問題了,因為官紳貴族也需要吃肉。古代禁止宰牛,這一點是全民約俗而成,如果沒豬肉和牛肉真的沒什麽肉可吃了。

  光靠羊肉不現實,南方天氣炎熱,不能養綿羊,而山羊又是吃草根的動物,對草地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出肉率也不高,所以南方養山羊並不盛行。

  自隋唐以後,古代已知道圈飼養豬,半牧半飼,春夏秋三季水草豐盛時期就將豬散養,任它去吃肥美的水草,到了隆冬季節,才用備用的草料加糠混煮喂豬。

  揚文禮養豬當然不會這麽乾,他劃了一塊山坡地,安排長工用木欄杆圈起來,取圈飼法。既讓豬有寬大的活動場所,又一日三餐人工喂食。

  圈飼法能得到大量的豬S可以肥田,雖然成本高過散養法,但是可以提高出欄時間,基本上是半年一批,而散養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養豬也可以人工大量養殖蚯蚓喂食,蚯蚓是高蛋白的東西,豬吃了也能長膘。

  還有要大量種植紅薯,紅薯可以煮豬食,就是給豬生吃也可以,總之是最好的豬飼料之一。

  明代已經基本引進了紅薯、玉米、辣椒、土豆、西紅柿等外國優質物種,

隻不過還只在南方沿海少量地方引種,剛好方便了揚文禮的生態養殖大計。  紙上說起來很容易,但真正實踐卻最費時間,揚文禮科學化的生態養殖計劃一搞就是三年。

  因為初期規模較少,每年還要吃掉一批,在三年過後,揚文禮的生態養殖才終於有了些許規模。

  在這三年中,揚文禮還積極過問種田的事情。他前世是農民,雖然是混混,但每逢家裡農忙時也要回家乾農事,因此懂點農業知識。

  揚家雖然有佃戶,但是自家也保留了十畝好水田,請長工操持照料,目的隻是想多得點糧食,正好方便了揚文禮的科學種田計劃的實踐。

  現代種田有農業專家進行過系統的總結和改良,比古代種田,農民自己摸索,再通過口口相傳要強上許多倍,這從每年的糧食產量不同就能窺見一斑。

  古代水稻最高畝產不過三百多斤,而現代常規稻的畝產能達到六百至八百多斤,平均每畝相差有一倍以上的差距,這全都是科學的功勞。也就是說,隻要通過科學種田,在古代也能做到較高的畝產。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明未亂世,出現過異子而食人吃人的情況,科學種田更是難能可貴,揚文禮比誰都看得清楚。

  古代中國,除了海南其余地方都是種單季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解決早春稻種的防寒保暖問題,那時候沒有地膜。

  一般是油菜水稻兩種作物輪種,有時冬季也隻播中草籽,用來肥田。這一點,古代和現代沒什麽區別。

  科學種田首先就要科學育種。選取顆粒飽滿,色呈金黃的稻種。首先要給稻種消毒殺菌,現代一般使用強氯精,那是化學品,古代沒那東西。揚文禮使用了在古代可以買到的天然硫磺代替了強氯精,效果可能要差一些,但總好過不殺菌消毒。然後再是溫水泡種,提高稻種發芽率。

  下一步就是選用水源方便的稻田育種,古代一般是散播,由於是單季稻,氣候溫暖的關系,也沒有多大差別。但專門的小塊稻田育種能夠給田地殺菌消毒,能顯著提高秧苗的生長率,得到強壯的秧苗。如果秧苗再選一次種,效果則更佳。

  做什麽都怕專業都怕認真,可惜一般人就是做不到這些,揚文禮恰好知道其中的關鍵,因此他比現代農業專家都較真,整個種田步驟詳細到極致,一絲不苟,他想盡最大可能提高單位畝產。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