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零五章:離別
  等楊文禮製作好20副望遠鏡,楊仁日也鑄造好200套弩炮了,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了二十天整,是時候去遼東了。

  其實此時茅山衝那裡,各個船東早就吵翻天了,他們一等就是二十天,如果是其他客戶,早就被他們罵死了。

  可惜,現在他們踫到的,不是普通的客戶,而是一幫手握凶器的軍人。

  “官爺,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啊?我們連糧食都沒有了。”一位船東領頭,幾十個船東又一次找到負責監控船隊的軍官楊義盈哀求道。

  “你們囉嗦什麽?什麽時候走,我也不能決定,我也是奉上級命令,你們說再多也是白搭,糧食不夠,會發放給你們的,你們停一天,也有補助,但不準無理取鬧,否則爺爺的刀子可不認人的。”楊義盈一副凶巴巴的面孔大聲斥責他們道。

  “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原來以為踫上了豪客,哪知道卻是一幫不知道是什麽地方冒出來的粗魯軍漢。”一眾船東禁欲寒蟬,但在心裡都暗誹道。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這些粗魯軍漢,一個個滿臉橫肉,凶神惡煞,絕不是講理的主,船東們只能自認倒霉了。

  對,他們認為是軍隊,而不是什麽烏合之眾的土匪山賊,他們一個個站立如松,行動整齊如一,有明顯的鐵血軍人作風,也穿著一種不同於朝庭官兵的製服,雖然很怪異,卻顯得異常精乾。

  這是楊文禮設計的常服,或者說是照抄現代解放軍03式軍服,也使用了銅扣,寬牛皮帶,布料是棉麻混紡,這是他的獨創。

  明代已經大量種植棉花,但都是短絨棉,織成布雖然柔軟,但不耐磨,於是楊文禮就要山塞裡專職織布的女人,摻雜30%的苧麻線,既兼顧了舒適,又更耐磨,而且可塑性更強,也就是更筆挺,唯一的缺點就是染色差,還是土法的植物染料,顏色是墨綠色,沒有光澤,顯得灰撲撲的。

  跟後世的軍服比,是有點土,甚至比不過明代此時的錦衣衛的飛魚服,但勝在乾淨利落,又是統一著裝,總比以前他們當土匪時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服裝強多了。

  ……

  “這次遠赴遼東,隻留楊仁地小旗在家,其余部隊,全部同我赴遼。仁地……”

  諸事準備停當之後,楊文禮就召集手下主官開會,在會上剛點了楊仁地的名,他就馬上站起來行禮大聲應道:“到”

  “山寨是我們大家的老巢,弟兄們的家屬都在這裡,責任重大,絕不容有失,因此,大部隊走後,你不能再去攻打其他山寨,而應該穩妥的堅守為上,明白嗎?”楊文禮很嚴肅的叮囑他道。其實楊文禮也是怕楊仁地發展實力,造成尾大不掉的現象,因此一開始就禁止他擴張實力,而只是要他堅守山寨。

  “遵命”楊仁地沒有二話,他堅定有力地回答道。軍隊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上級的命令,必須無條服從。

  楊仁地是楊仁天率領部隊走後,楊文禮就把他召了回來。情況有變,他要去遼東了,在大別山就不能發展勢力了,所以他把天塘寨放棄了。

  “我們這一走,有可能會暴露目標,官府也有可能會攻打這裡,你如果兵力不夠,也可以訓練那些佃農,幫助抵抗官兵。”楊文禮到底還是擔心官府會攻打這裡,所以稍微放寬了一點,允許他訓練山寨的佃農。

  “遵命”楊仁地又站起來應諾道。

  安排完老巢的事情,楊文禮接著說道:“這次因為人員太多,

不是偷偷潛伏去遼東,而是采取硬闖的方式。凡屬對我軍有敵意的水師艦隊,我們都要堅決的打擊。  弩炮的精度不高,因此不能各自為政,而應該統一打擊,先打擊威脅力最大的火炮船,和企圖去下遊報信的快船。

  記住,我們的目的是衝出長江,不是攻打官兵,所以對己方無威脅的官兵,不得打擊。

  弩炮打擊群由仁日統一指揮和部署,弓箭手由仁月統一指揮。

  還有一件事,為了我軍的正面形象,以及為了達到遠赴遼東的戰略需要,我們要在松江港征集大海船,水手以及購買大量的生活物質,都要依行價付錢,包括這次租賃的船隻,這件事由後勤部負責。”

  雖說楊文禮有點冷血,但他極為注意正面形象,寧可花巨資購買,也不願意唾手可得的白拿。

  講到這裡,楊文禮看了一下坐在下首兩列的手下,見他們沒有人有問題要問就宣布散會道:“如果大家沒有異議,現在就散會,以小旗為單位到廣場上開始列隊下山。”

  “諾”楊文禮話講完,全體軍官都站起來鞠躬行禮齊聲應諾道。

  部隊要遠行,全體山寨人員都到操場上來送行了,其中包括老夫人和紅娘子,老夫人縱是心如堅鋼, 此時也握著兒子的手淚水盈眶,她聲音嘶啞地叮囑兒子道:“禮兒,到遼東你要保重身體,凡事三思而後行,遇事不決,多問問手下人的意見……”

  老夫人有一肚子的話要和兒子說,事無巨細,再三叮囑,楊文禮也是眼眶泛紅,抿著嘴,一個勁的點頭答應,他縱有雄心萬丈,與年邁高堂分別也是心如刀絞。

  而紅娘子在一邊則早就哭成了淚人,她癡癡地望著愛郎,心如刀割,如果不是外人太多,她隻想死死地抱著他傾訴自己滿腹的衷腸。有詩為證: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只有小燕兒沒心沒肺的站在一邊看熱鬧,她可以同去遼東,就是很高興,她能忍住不笑,就已經算是好的了。

  不單是楊文禮家人是悲傷離別的情緒,所有去遼東的每一個兵丁都有同樣的境遇。古代可不比現代交通、通信發達,去東北就是幾天的事,還可以電話聯系,如今正是亂世之秋,他們是軍人,就注定了此生是金戈鐵馬,征戰不休,他們想回來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有可能就此成為永別,每一個士兵家屬,都哭成了淚人,骨肉親情,哪能不牽腸掛肚。

  “出發”離別終有時,楊文禮與紅娘子說了幾句知幾話之後,就抹乾眼淚,大聲命令道。他的奴兵因為尚未成家,所以忠實的護衛在他的身邊,負責傳令的幾個奴兵,馬上四處大聲重複道:“大當家有令,出發!”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