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零四章:雙筒望遠鏡
  講實話,楊文禮前世今生都沒見過弩炮,所以他完全是憑自己想像設計,跟世界上任何一種弩炮都有顯著的區別。

  他設計的弩炮,除了大號反曲弓之外,其余都由鋼鐵製造,樣子就像是一架長了翅膀的迫擊炮,非常纖細也非常簡單。

  不是迫擊炮那樣圓形的炮筒,只有半邊炮筒樣子的彈槽,前面的翅膀部分呈T字形的設計,顯得粗大一點,後部就纖細得過分了,整體就呈一個大大的T字。

  楊文禮要楊仁日製作的大號反曲弓,弓體部分有所不同就是這裡了,弓體套在彈槽下面,呈U形,彈槽兩邊各有一個三角形支撐,能有力支撐弓臂的張力。

  呈U形的弓體,使得弓臂部分與彈槽齊平,彈槽的底部,是緊繩器和一個弩機。

  緊繩器上有一根固定的繩子,繩子前面有一個分叉的勾子,發射的時候,把繩子上的勾子,勾住弓弦,士兵就可以使用鋼棍轉動緊繩器,把弓弦慢慢的拉開,掛到弩機上,然後就可以松掉緊繩器,取下勾子,這樣就完成了一次發射準備。

  弩炮原理就是這麽簡單,因為使用了鋼製部件,所以全部要鑄造,又因為只有楊文禮一人知道原理,所以他只能親自用失蠟法制作鋼製模具。

  製模費時間,楊文禮整整花了十天時間,才在奴兵的幫助下,將各種模具製作出來。

  “噓……好啦!仁日,你馬上安排人鑄造零部件,先鑄一套,試試效果。”楊文禮長噓一口氣,對來了解進程的楊仁日吩咐道。

  “是”楊仁日深鞠一躬答應道。

  鑄造不費功夫,就著爐子,楊仁日馬上就指揮自己的奴兵開始忙起來。

  坐在一邊歇氣的楊文禮,看著他們忙碌,他內心裡其實也忐忑不安,這是一種他自己設計的弩炮,沒有前例,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兩個時辰過後,楊仁日就滿頭汗水跑過來向他報告:“大當家,都鑄造出來了。”

  “走,我們去試炮去,行不行,就此一舉了。”楊文禮站起身來,丟掉內心的忐忑,狠狠地說道。

  楊文禮的弩炮是組合式的,像輕機槍支架樣式的支架,彈槽擱在上面,用鋼栓緊固,沒有螺母,使用卡簧,組裝更簡單,就是緊固度差一點。

  奴兵取來大號反曲弓,依照U形凹槽,套了上去,也用鋼栓緊固,裝上緊繩器和弩機,一架簡易的弩炮就組裝成功了,全程隻用了兩分多鍾時間。

  然後,楊文禮親自動手,套上繩子,把勾子勾上弓弦,用鋼棍轉動緊繩器,只見緊崩的弓弦被他一點一點的拉開,直至越過弩機,他就動手松掉緊繩器以及勾子,讓弓弦掛在弩機上。

  楊文禮又到地上隨便撿了一塊大小合適的石頭,放到弩機上面。也沒有瞄準,就果斷地扣下了扳機,只聽見呯的一聲,弓弦巨大的張力,將石頭拋得不見影子了,隻留下弓弦在嗡嗡地顫動。

  弩炮不是弩箭,沒法精準,因為石頭不可能標準,因此楊文禮隻隨便試了一下,看能不能發射成功。

  “仁曰,你們繼續實驗,測試最大射程,最近射程,還有總結一套快速組合,快速擊發的操作步驟,如無問題,明天馬上大量鑄造。

  船隊等不了太久,要抓緊時間,知道嗎?”

  “遵命”楊仁日毫不廢話的堅定應諾。

  鑄造弩炮要不了幾天時間,但楊文禮也不想浪費這一點點時間,他開始動手磨製望遠鏡光學材料。

  早期的望遠鏡是加利略式望遠鏡,

一般是單筒,構造簡單。而楊文禮要研製的是開普勒望遠鏡,後來的雙筒望遠鏡都是此種。  這兩種望遠鏡的區別,就是鏡頭的不同,加利略式望遠鏡是兩塊凹透鏡,而開普勒望遠鏡是兩組凸透鏡和兩組棱鏡構成。

  古代條件非常簡陋,沒有先進精密的儀器測量和磨製鏡片,所以楊文禮用失蠟法,先鑄造出了大小兩種凸透鏡和棱鏡,而後再動手打磨。

  大家都知道,玻璃硬度系數高,很難打磨,特別是手工打磨,更是萬難萬難。

  楊文禮設計的手動式磨機在這裡就派上了用場,通過大小齒輪的傳遞比,能將力量轉化為速度。

  手動式磨機像小型的立式鑽床,楊文禮將物鏡卡在台座上,就命令奴兵楊禮善拚命搖動一個像方向盤式的搖盤,磨具高速轉動,他扳下磨具就開始打磨,一邊滴一種油水混合液的做成的降溫液。

  磨具上纏有用魚膠沾石英砂的布,是古代版的砂布,這只是一種砂布,整個有五種不同材質的砂布,要分五次打磨,整個打磨過程非常繁瑣,比鐵棒磨成針, 還有過之,幸虧已是凸透鏡、棱鏡形狀的毛玻璃胚胎,打磨過程還比較快。

  衡量一塊打磨過的凸透鏡是否合格,非常簡單,對著陽光看焦點,焦點越細,亮度越高越好,反之則還要繼續打磨。

  另一種棱鏡的打磨也不簡單,步驟是一樣的,不過測量的方法不一樣,是釆用暗室光束測量法,暗室的細光束,是一條絕對的直線,棱鏡又是折射光的,將棱鏡的一面水平光束,如果有一面不平,棱鏡就會折射光線,證明哪裡還要打磨,反之則證明棱鏡合格。

  還有,棱鏡的一面直邊要鍍銀,當然不是現代的化學鍍銀,而是使用水銀,也就是汞,早在秦朝,秦始皇的陵墓就使用了大量的水銀,古代的煉丹師都要用到水銀。

  用錫泊紙蒙在玻璃上,滴上水銀,就得到了一種優秀的反光物質,這也是早期鏡子的鍍銀方法,鍍好後還要涮上一層油漆,以保護鍍銀層。

  楊文禮就是采用這些土辦法,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製鏡師,幸虧他前世使用過望遠鏡,所以知道望遠鏡的構造原理,否則他也只能製作簡單的單筒望遠鏡了。

  最後一步,就是組裝望遠鏡,因為是雙筒望遠鏡,所以也很麻煩,還要調焦距。

  用銅融化,壓延成銅板,做鏡框,銅性軟,容易製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由於時間有限,也沒講美觀了,更沒搞什麽花哨的裝飾,一切以實用為先。

  就這樣,楊文禮帶著幾個奴兵,歷盡艱難,終於製作出了,全世界第一款雙筒望遠鏡。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