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二十三章:問題很多
  楊文禮不論是前世今生都是一個實力強大的人,他前世喜歡健身,這輩子更是從小就鍛煉,力量都是超出常人很多,又是一個業余箭術高手,所以他壓

  根就不信服建奴陸戰無敵的結論,他從小培養十個家丁,到現在已有三千多部眾,還是高要求嚴格的訓練,目的就是要在肉體和精神上徹底打敗建奴。

  他是以自己為藍本,在複製千千萬萬個相同實力的手下,當然這輩子也不是沒有進步,比如他結合日本居合道創造的劈撩削三招,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成就。

  速度和力量是兩個概念,居合道就是獨尊速度,據說居合道高手可以刀劈子彈,可見其速度快到何等程度。

  力量是破甲的前提,速度是殺敵的前提,光有力量沒速度殺不了人,可能自己還是被別人殺的對象,光有速度沒力量也破不了身穿三層甲的建奴白甲兵的防護,兩者缺一不可,這是他與居合道不同的地方。

  居合道又稱拔刀術,是指搶在對手前面拔刀製止對方出刀的流派,他的初衷是製止流血殺戮發生,是一種比較和平的武術,所以隻強調快。楊文禮是軍人,是要殺人的,所以他隻取其意,創造了劈撩削三招。他和十個少年家丁經過了六七年時間的訓練,速度也快到了肉眼看不到出招的地步,所以他才強調一招斃敵,就是他自己有這個實力,所以他才這麽有信心。

  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當然很難,首先要靜立感悟,類似於冥想,不斷鍛煉自己的神識,只有神識強大到了一定地步,才能隨時隨地進入這種境界,目前連義字輩的兵士都還達不到,他們畢竟訓練的時間不長,神識不夠強大。

  但是沒達到,不代表不要練了,而是更應該加強訓練,因此楊文禮才指正他們的錯誤。

  ……

  之後是檢查兵丁們的箭術,有兩項衡量指標,第一是要精準,第二是要在一個規定時間內能連續射出三十支箭,雖然是五鬥弓,沒有一定的力量也做不到。

  五鬥弓又叫騎弓,屬於軟弓的范籌,是普通士兵使用的弓,一鬥合6.4公斤,五鬥弓就是32公斤拉力,要能連射30隻箭,對力量的要求非常高,普通人最多能拉兩至三次。

  五代到宋代是最重視弓的時期,標準弓是七鬥到九鬥弓,但那是殿直班衛的選拔標準,所以要求有點高,而且也只能連射十至二十箭,一場戰役來說,有點少了。

  楊文禮研製的弓因為更科學,材料更好,所以射程和古人的七鬥弓差不多,最遠射程200米,有效射程1百二十米左右。

  另外,弓箭的射程還和箭枝的長度和重量有關系,它有一個最優值,什麽樣的弓力配多長多重的箭,所以,並不是軟弓就一定比硬弓射程近,只是破甲能力的區別。

  其實普通人在一百米的距離上根本射不中目標,再遠的射程也就無用了,綜合各種因素,楊文禮就選了五鬥弓來做標準弓。

  “預備……射!”在什長楊義周的大聲口令下,兵丁們紛紛松開了手中張滿的弓弦,只聽見“嘣嘣嘣嘣”的如同彈棉花一樣的密集弓弦聲,箭枝像一陣輕煙一樣飛快地射中了百米開外的箭靶。

  楊義周的口令只是一個開始的信號,隨後是兵丁們自由射擊,每人是五張箭靶,每張靶六枝箭,要求在一個規定的時間內射完三十支箭,並且要射中靶心。

  要求很高,但這是楊文禮提供了標準製式弓和射箭要決的情況下,

並不是無理要求,因為他自己和十個仁字輩少年家丁都能做到。  一截短香的時間過後,楊文禮的奴兵開始統計射擊成果,報到楊文禮面前,情況也不容樂觀,只有那些伍長、士兵才全部射中目標,那些奴兵到後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脫靶。

  “奴兵們的力量還要加強訓練,這是力量不夠,最後手不穩的關系。”楊文禮一眼就看出了問題,並叮囑了身邊的仁天仁宇兩兄弟道。

  “是”兩兄弟趕緊應令。

  在隨後的檢查中,那些由楊仁月俘虜轉變而來的奴兵、列兵和士兵,成績更差,不論是力量、速度還是技戰術,都達不到要求。要是還在跑馬嶺,他們都不夠參戰的資格。

  有問題就要改正,並且加強訓練,在楊文禮召集幾位總旗小旗開過一次吹風會議之後,黑甲軍進入了轟轟烈烈的訓練高潮。

  楊文禮的主業還是搞科研,手下兵丁多了,他不可能再親自培訓兵丁了,就連他自己的奴兵都沒有培訓。他的奴兵很難有上戰場立功的機會,所以對個人技戰能力沒有要求,而是規定了一個服役年限就自動升級。看他們自己的自願,想鍛煉的就同楊仁洪小旗的兵丁去練習。

  一個星期過後,爐子和各種陶泥設備都乾透了,可以燒製骨瓷和玻璃了,先燒製玻璃,骨瓷器胎晾乾還要時間。

  “汝成,燒製玻璃由你按照我的實驗手冊帶領他們燒製,我在一邊看著,如有不對的地方,我再出聲提示你。”開始起火燒製的時候,楊文禮就對王汝成吩咐道。

  “是”王汝成不太自信的應承道。

  由於只是燒製玻璃鏡,所以隻燒了一個爐子,一坩堝玻璃液就足夠了,初期隻製巴掌大塊的玻璃鏡,好東西不會一次性拿出來,另外原材料也不多,要省著點用。

  “起火”……

  王汝成很快進入了角色,他大聲命令幾個負責拉風箱的奴兵道。

  一個奴兵用易燃物在爐內用火鐮火石踫撞火花點燃火絨,火絨再點燃易燃物,然後慢慢的添加木碳,古人個個會燒火,這個環節沒有問題。

  “拉風箱”……

  看到爐內的木碳已有一定量了,王汝成命奴兵全部填滿之後就大聲喝唱道。

  “蓋爐蓋”……

  王汝成親自放好坩堝之後,就大命令兩個已做好準備的奴兵道。

  蓋上蓋,爐溫升得更快,這個楊文禮的實驗筆記裡有記載,王汝成是照貓畫虎。爐蓋不僅約束了溫度不易散掉,更重要的是木碳燃燒,總有一部分因燃燒不充分而產生一氧化碳,如果沒有爐蓋,它因為質量較輕就白白浪費了。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