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領,攪拌到這個樣子夠了嗎?”負責燒製玻璃的王汝成不太自信地問楊文禮道。
“還不夠,玻璃液要攪拌到像水一樣稀,沒有一點汽泡呈亮白色之後才可以出爐,哪怕有一點點汽泡,鑄出來的玻璃都是廢品,所以寧可多攪拌一下。”
楊文禮給他解釋道,古人歷來有中庸的思想,做什麽事情,都隻做九九,不做到十足,這在科研上是致命的,往往意味著失敗。
“汝成,在科研上,沒有或許、應該、差不多等不確定因素,而是要做到極致,因為材料的性質,往往是一點點差異就是天與地的差距。”楊文禮不忘教導王汝成道。
“謝謝大統領,屬下受教了。”王汝成連忙感謝。
因為以前燒製過,燒製玻璃沒有什麽難度,量又不大,隻燒製了一些小型的圓形、橢圓形、矩形玻璃,也就一坩堝的玻璃液,大半天功夫就完工了。
在磨製階段,楊文禮又不忘叮囑王汝成道:“玻璃磨製,五道工序,一道也不能少,玻璃一定要打磨到平整度的極至,斜眼看去,也要是一面水平,不能有一絲波浪紋,這是玻璃鏡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楊文禮說著就遞了一塊玻璃給他道:“你一眼看去,玻璃好像很光滑很平整,但你試著斜光看看,你就會看到像水面一樣的波紋。”
王汝成依言照辦,他果然看到原本很平整的玻璃卻一點都不平整,他驚訝地歎道:“果然是這樣,大統領,這是為何?”
“這是光的折射的問題,光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我也沒有深研,不怎麽懂,不過,西方卻有學者,專門研究這門學問。我們中國與西方的科技差距很大很大,就是因為我們中國的讀書人都去讀孔孟之書去了,對這些奇淫異巧深惡痛絕,殊不知正是這些奇淫異巧助力西方的科技與軍事在高速發展,他們的足跡,遍布全球,而我們堂堂中國,卻還在受異邦小族的侵略,實為可恨!我中華之讀書人受孔孟之毒害久矣!”
“……”
楊文禮回答了王汝成的問題,又借機引申發揮,講到了西方與中華的科技差距,最後痛批孔孟,令王汝成無所適從,他從小學習的就是孔孟經義,歷來奉孔孟經義為圭臬,而如今大統領卻對他們大加批評,一方是古代聖賢,不能隨便詆毀,一方是頂頭上級,他也不能出聲反駁,於是他隻好尷尬的無言以對。
“我知道你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我不怪你,你跟著我搞科研,時間久了,就會知道一些雜學也非常有用,遠不是孔老夫子他所能懂的。”
王汝成心裡怎麽想,楊文禮心裡一門清,古代讀書人要想扭轉觀念,僅憑他三言兩語,是做不到的,因此他接著如此說道。
磨製玻璃是完全的人工,這是水磨功夫,楊文禮叮囑王汝成在照看著,就帶著余下的奴兵返回總領府了。
他又有了短暫的空閑,如今玻璃鏡、骨瓷沒有燒製出了,船隊不能出海去倭國、朝鮮貿易,黑甲軍的兵丁戰技力量都不合格,也不能去偷襲建奴的屯堡。
這三千多黑甲軍,他是打算做種子部隊發展的,不敢承受任何損失,兵丁們戰技、力量不合格,他是絕不敢輕易出戰的。
與建奴爭奪天下,人數肯定是要以萬計才行,之後的奴兵,他就不打算再如此高規格要求了,那樣太費時間,沒幾年不會成材。因此他打算以後的奴兵就是完全的炮灰,奴兵來源是戰場俘虜的建奴兵丁,
不管是滿人還是遼東漢人、朝鮮人之類的披甲人,統統貶為奴隸,上戰場就令兵士押著他們打頭陣,己方精銳兵丁在後方用弓箭遠程協助,僅管每場戰役,看似傷亡很大,實際上未損傷根本。 其實楊文禮這一套,就是學習建奴和流賊的,他們兩方都是此中高手,楊文禮只有學習他們的“優點”,才有可能戰勝他們。
當然啦!他制定的升級制度依然有效,不管那奴兵是否是滿人,這一點,他對信譽看得比命還重要。
古人其實沒那麽多民族國家觀念的,那是上層得利者的口號,底層的普通人,不識字,不明白這麽多大道理,唯有“利”之一字,對他們才有效。
況且女真人並不是鐵板一塊,所謂滿族,不過是努爾哈赤征服東北各民族整合而成的,他們內部,其實也有血海深仇,只不過老奴用利益籠絡他們, 從而掩蓋了矛盾。
而且滿族內部也分了嚴格的等級,普通女真人和建州女真人,有巨大的身份差別,還有老奴造反時的五大部將,他們的部族,也是女真貴族。
楊文禮的野心,是隨著時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剛開始,他隻想自保,能躲到海外的某一個島嶼上逍遙自在。
可自從他五個少年家丁輕易打敗了一夥多達二百多人眾的江匪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特獨訓練方法,非常牛逼,似乎他只要加以複製就有可能擁有一支實力起群的軍隊?
因此他才萌生了爭霸天下的想法,之後他攻打跑馬嶺,更是堅定了他的想法。到如今他擁眾三千多精銳甲兵,那麽他考慮問題就更長遠了。
比如說,將來征服亞洲,甚至征服全球什麽的,那麽他就應該淡化民族觀念,大漢族主義,對征服異國異族就是最大的阻力。
因此他想從征服女真人開始,就特意淡化民族觀念,隻以一個統一的勢力,統一的政權,來拉攏他治下的民眾,也不搞什麽剃發令蓄發令,不搞什麽單一神教,民眾有信教的自由。
他的這種思想,是吸取了後世美國和中國的優點,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移民國家,中國不歧視任何教派,可這兩個超級大國,搞得似乎還可以,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兩個超級強國,足以證明兩國的制度,都有優點。
是優點就要吸取,人不是天生就通曉萬事,吸收別人的長處,避免別人的缺點,這就是一個重生者應該做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