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九十章:遭遇水師艦隊
  “盧先生”晚上正式拔錨起航時,楊仁宇很正式地大聲喊道。

  “屬下到”盧傳宗大聲應諾,也敬了一個不倫不類的軍禮。

  “你給我記錄,天啟七年六月十八號晚,職部率領一總兵丁,分乘兩船,拔錨起航,誓要衝破崇明水師封堵,遠征遼東。”

  楊仁宇一字一字,緩慢又清晰地吐出來,語氣堅定有力,仿佛擁有無窮的力量。他說完這些話,就大聲命令道:“啟航,目標遼東”

  “啟航,目標遼東”……“啟航,目標遼東”……他手下奴兵將他的命令大聲傳遞了下去。

  兩艘船上的水手,聽到命令,就立刻忙碌起,兩位錘頭奮力轉動攪盤,將沉重的鐵錨一點一點的從海裡拉起。

  兩位大繚和一位總繚分別指揮手下喊著號子,合力升起船帆。福船是典型的硬式縱帆船,船帆是一面整體,不像西方的軟帆,是分作幾面,所以很重。不過也因此降帆很快,這又是軟帆所做不到的。

  兩艘巨舟,在船帆升起的過程中已緩慢啟動,當三面船帆掛滿,風力把船帆吹得鼓漲起來,船越行越快,很快達到最高航速五節。

  海上行船與汽車行駛路線不同,並不是一條直線行駛,而是受風力的影響會斜向航行,因此大繚必須隨時指揮水手調整船帆,使船又往另一面行駛,就是走之字路,用以保持整體航向正確。這一點中式縱帆船因為是一面整帆,所以調整很快,因此之字路線幅度比較少,而西式軟帆船因為是多面橫帆,調整不及時,所以要多走不少彎路,雖然其船帆多,航速較快,能達到七、八節的高航速,但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反而更多。

  海上風高浪急,遠非長江可比,福船被海浪時而拋上高處,時而墜入谷底,使得楊仁宇總旗兵丁這些旱鴨子非常難受,一個個又吐得稀裡嘩啦!,這次楊仁宇也不例外,一樣吐得死去活來。

  越駛往外海,風浪越大,剛剛啟航時,還信心滿滿的楊仁宇,此時對遠赴遼東也信心不足了,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條擱在沙灘上的魚,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自己能不能活到遼東,還是未知數。

  海上行船不記時間,長途遠航,動則以月記數,茫茫大海,除了一望無際的水面,再無其它參照物,非常枯燥,這時最想見到的就是出現新的物事,哪怕是一條躍出水面的海魚或一隻盤旋覓食的海鳥。

  不過此時,楊仁宇最不想看見新物事,因為這預示著他們會踫上巡邏的水師艦隊。

  可有時候,命運總是愛作弄人,站在船倉最高一層注目四顧的楊仁宇,看到遠處海面,幾團黑影隱約可見。

  “發現水師艦隊”楊仁宇下意識的大聲呼叫。

  其實經驗豐富的舵工比他還早一步看到,他已經操作船舵變向,向北規避。

  古代船工因為沒有六分儀,還在使用古老的牽星術,舵工是憑經驗知道崇明島在何方位,又獲得楊仁宇向遼東進發的命令,因此他操縱海船根據牽星術計算出一個大體向北的方位向外海航行。

  因此此時,水師艦隊出現在己方船隊的東南方,他轉舵向東北方向航行,就是想避開水師艦隊。

  可是要避開哪那麽容易,朝庭水師艦隊也發現了這兩艘形蹤可疑的大海船,正掉轉方向,向兩船追來。

  水師艦隊是戰船,偏重防護和航速,所以船速較快,但也快得有限,像蝸牛爬行一樣,正一點點的追近。

  兩方本來相隔有一段距離,

所以真要追上需要時間,但不懂這些的楊仁宇卻心急如焚,在海上,己方是絕對的弱勢方,官兵戰船前甲板有大炮,而己方兩艘商船都沒有火炮,只能被動挨打。他生怕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心急就可以理解了。  “快!……快……快!”盡管楊仁嘴裡在不斷低聲說著快字,心裡在暗暗加勁,但兩方之間距離卻在漸漸的拉近。

  今晚是晴天,萬裡無雲,盡管不是滿月,但海面開闊,無遮無攔,視線看得很遠。漸漸的,官兵的戰艦由模糊變得越來越清晰起來。

  海上的戰船都很大,落入楊仁宗眼簾的是一艘四百料戰巡船和兩艘兩百料戰巡船,這是一個小型巡邏分艦隊的標準配置,幾艘船上船艏那門黑幽幽的大炮令楊仁宇頭皮發麻。

  楊仁宇這兩艘船一意逃往外海,令官兵很生氣,雖然兩方相隔尚有二裡許,水師軍官卻下達了裝彈待發的命令。

  官兵的異動,被楊仁宇瞧得清清楚楚, 他估計官兵要炮擊了,就馬上大聲命令道:“全體人員披甲持盾,準備防炮擊。”

  他的奴兵將命令傳遞下去之後,兵丁們就馬上衝下甲板去底倉取盔甲盾牌裝備。

  大炮裝填需要時間,己方兵丁們披甲持盾更需要時間,現在是爭分奪秒。其實楊仁宇早該下令兵丁披甲持盾了,到了大海上,已是避無可避,再藏著掩著就是愚蠢之極。

  楊仁宇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此他也接受了血淋淋的教訓,兩分鍾過後,火炮剛裝填完畢,水師軍官就果斷的下達了炮擊命令。

  “呯……呯……呯”水師大小三艘戰船都先後發炮,只見炮口噴出一股通紅的火焰,在夜晚的襯托下格外耀眼,楊仁宇及手下兵丁都下意識的舉手遮擋,他們從未見過大炮擊發的場面,所以做出了很好笑的規避動作,也沒有仔細想想,一炮過來,用手遮擋有何用?

  古代火炮的命中率很低,可以說低到令人驚訝!所以第一輪炮彈,全部未中。

  幸虧此時兩方相距甚遠,官兵發射的是重約三斤的大鐵彈,是點殺傷,未中就表示己方沒有傷亡損失。

  也幸虧官兵船艏的那門炮是紅夷大炮,注重射程,射速很慢,大約要二分多鍾一發,要是側舷火炮,就是佛郎機炮了,射速很快,只要更換早已裝填好的子銃就可以點火擊發,前三發甚至只要20秒時間,比現代的大炮射速也不相差多少了,非常恐怖,而且佛郎機炮是發射散彈,是面殺傷,如果兩船相距較近,會一打一大片。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