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之梁》第140章 奸臣當道
  鮑太平頎長的身形,消失在燈火闌珊的夜色中。

  蔡京忘著鮑太平遠去的背影,眼睛眯成一條線,進言道:“陛下,臣看這鮑協律虎背狼腰,似有豺狼之相,並非良善之輩!”

  道君皇帝捋著龍須笑道:“無非十六七歲的少年,懂得些奇淫巧技罷了,老太師何出此言啊?”

  “奇淫巧技,便得皇家兩萬兩采買,拿著朝廷的俸祿,又賺官家的錢,實在是大逆不道,我看其腦後有反骨,久之,或為朝廷禍患啊!”蔡京又進言道。

  “兩萬兩銀子,朕答應過他嗎?”道君皇帝眉頭微蹙,泛起糊塗來。

  “一發彈丸便是一百兩,陛下欽定采買二百發煙花,豈不是白銀兩萬兩!”蔡京道。

  道君皇帝隻圖太子大婚慶典隆重,確實沒算100*200=20000的數學題,此刻才知道是兩萬兩銀子的巨款,覺得價格確實太高,可天子一言九鼎不能出爾反爾,躊躇道:“這個鮑協律,朕怎麽覺得,以前在哪見過呢?”

  那是在延福宮宴春閣的酒宴上,鮑太平奉旨進獻一曲《精忠報國》曲,激昂悲壯的旋律,給道君皇帝聽得躊躇滿志,待鮑太平退下後,道君皇帝才想起鮑太平沒有行跪拜禮,心中老大不爽,因為幾個宦官給他物色了新的歌姬,道君心中的不快,就被尋歡的喜悅代替,將所有不快,連同那首激昂澎湃的曲子,忘的一乾二淨。

  丞相王黼奏道:“陛下一言九鼎,成命不能收回,莫若?等鮑協律造完太子大婚的煙花,臣尋他個由頭……”說罷,王黼做了一個抹脖的動作,要尋鮑太平的晦氣。

  王黼跟鮑太平沒有梁子,全因為鮑太平的煙花,搶了朱冕鼇燈的聖眷,讓他要保舉的人顯得沒那麽光輝奕奕,這便是跟鮑太平結梁子的地方。

  奸臣當道,向獨善其身都難,鮑太平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回事,便將當朝宰相王黼得罪了。

  老宦官太傅梁師成,跟童貫同出身宦官,屬於一個利益集團,覺得鮑太平是童貫器重的人,得買童貫面子,出言道:“吾皇陛下,臣聽聞這鮑協律跟童樞密出使北國,還是有些功勞的,中書省隻給鮑協律的母親封了誥命,對於鮑協律的封賞,擬定等童樞密歸國一道論功行賞,如今大功尚未封賞,卻要因小事開罪於人,臣以為不妥。”

  道君皇帝思路被幾個近臣打斷,便不在考慮究竟曾經在哪見過鮑協律,順著幾個近臣的思路道:“無非十六七歲的少年,已經做道朝廷七品官員,可謂皇恩浩蕩,不過,除了這個鮑協律,諸位卿家,誰還能為太子大婚盛典,增光添彩?”

  “嗯……這……”群臣語塞。

  “朕累了!”道君皇帝抻著懶腰道:“呵——這個鮑協律呀,等太子慶典之後再議吧!”

  說罷,皇帝起駕,一應大臣跪送。

  待鑾駕遠去後,王黼對蔡京耳語道:“老太師,這鮑協律搶了朱冕的彩頭,卑職心中實在氣憤不已啊!”

  在杭州奉旨搜羅花石綱,激起江南民變的朱冕,是蔡京恩人。

  蔡京語重心長道:“王丞相啊,聯金滅遼的計劃早晚要實行,海上出使金國九死一生,這還用我教你嗎?”

  “哦!”王黼恍然大悟,漏出十足諂媚,豎著大拇指道:“老太師果然老奸巨……哦,不,老太師果然高明,讓這鮑協律死在顛簸的大海之上!”

  “不過?”王黼又問道:“聯金滅遼之事,陛下總說再議,再議,老太師何以斷言此計劃可行呢?”

  蔡京捋著白須,眼中閃出賊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豐功偉業,哪個帝王不想啊,無非聖上寵愛童樞密,擔心童樞密的安全,等童樞密回來,便是計劃執行的時刻!”

  ……

  汴梁城外,十裡長亭,承載著遷客騷人,離愁別索的所在。

  一名被貶謫離京的官員,胡子花白,身穿直裰,腰間仗劍,帶著幾名隨從走進長亭,想喝幾杯愁酒,再遠眺一番繁華汴梁,興致若好,也可賦詞兩手。

  可長亭內只有一張石桌,石桌早已經被先道的客人佔據了。石桌很大,完全可以容納數人,花白須便要求與壯年同席。

  那客人年紀不到四十歲,直裰仗劍,只顧著悶頭獨飲,被來人打擾抬起頭端詳半晌,離席驚道:“子非張少尹乎?何故到此啊?”

  花白須此時也認出那人,道:“子非李禦史乎?何故在此獨飲啊?”

  李禦史道:“吾已非昨日之監察禦史,現被貶謫出京,出任沙縣稅監,慚愧,慚愧!”

  張少尹道:“吾亦非昔日之開封少尹,貶任蘭州稅監。”

  李禦史,名叫李綱,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官拜監察禦史。宣和元年汴梁大水,因上書勸諫皇帝注意內憂外患,皇帝以所言不合時宜為由,貶李綱出京,擔任沙縣稅監。

  張少尹,名叫張叔夜,字嵇仲,官拜開封少尹。他本沒有什麽罪過,因其堂弟張克功曾上書彈劾蔡京,導致蔡京罷相,張叔夜受從弟牽連被貶謫出京,擔任西安鹽監。

  舊相識,又是同樣的遭遇,二人見面,大有想見恨晚之意,於是同席對飲,各抒發心中憤懣。

  李綱脾氣爽直,借著微醺的酒勁,牢騷滿腹:“監察禦史,乾的不就是上書直言的事情嗎,我何罪之有啊?‘一封朝揍九重天,夕貶沙縣路八千’嘿嘿,昏君,昏君啊,枉我十年苦讀,進士出身,滿腦子忠君報國,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哎,哎!”

  張叔夜已經五十多歲,不似李綱年輕氣盛,多幾分沉穩,勸諫道:“伯紀兄正值壯年,宦海浮沉世之常情,日後還有大把機會。可老夫已經年近花甲,遭遇奸臣當道, 因從弟彈劾而被貶出京,恐怕老夫再無出頭之日,時也運也命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李綱替張叔夜惋惜:“想嵇仲兄昔年訪遼,以射術技壓北國,真乃大宋之豪傑,坐罪遭貶,實在可惜!可惜啊!”

  “昔年虛名,不足誇,不足誇!”張叔夜謙虛道:“許是老夫的功名是賜進士身,未經伯紀兄十年寒窗之苦,縱然被奸臣打壓,老夫也看得淡了!自古邪不壓正,奸臣又豈能長久當道,留著青山在,早晚還有升遷報國的機會,伯紀兄當少些戾氣,日後必有飛黃騰達之日。”

  李綱經過勸諫,便也不似先前一般消沉:“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我等賢良之士,被貶謫出京,恐怕奸賊昏君彈冠相慶,我也沒必要自尋煩惱,淡然處之吧!”

  “來,伯紀兄,再吃一杯,此一別,一奔西,一奔南,恐怕後會無期也!”張叔夜舉杯道。

  “轟!”

  蒙的聽見外邊一聲炸響,酒還未曾吃,張叔夜笑道:“我等尚未離京,便有人鳴炮慶賀了!”

  “豈有此理!”李綱剛剛壓下的怨氣再次爆發,刷拉一聲,躍起抽出寶劍,怒氣衝衝道:“嵇仲兄少坐,看我去尋個說法來!”

  ******

   ps:張叔夜被貶官在大觀三年,可能跟李綱從來沒有過交集。金軍一圍汴梁,李綱主持東京防務,張叔夜在山東做官知府。金軍二圍汴梁,李綱因援太原失敗遭貶謫處京,而張叔夜勤王的軍隊達到汴梁。為了行文需要,將二人寫作有交集。另,張叔夜射箭厲害有史可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