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和兵部都倒霉了,那麽多的官員都有問題,吏部當然是難辭其咎,皇帝不清洗都說不過去。
很自然的,吏部這個實權衙門,也一樣很快倒了大霉。
也是周嘉謨下了狠手,先自行彈劾了不少特別貪鄙的下屬,方才在這次的大清洗中,挽回了一點顏面。不過這位尚書,依舊背了個罰俸半年的懲罰。
對吏部,朱皇帝就沒有什麽大動作了,對官員的考核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搞個大動作就能理順的。
六部中的三個要害部門都被整肅了一遍,禮部、工部、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這幾個當然也不會是例外。現在,審判和抄家都有點忙不過來,對這些個部門的整肅,也就沒有搞得太狠。問題不大的,都只是讓東廠的人去警告了一番,就直接輕輕放過。
三法司這種次關鍵部門,只要不在審判過程中搞小動作的,都不會被抓。
這一次皇帝完全是吃撐著,對這些小蝦米們,也就暫時地放過了。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等他們露出馬腳來,下場也一樣是抄家和流放。
大清洗過後,戶部碩果僅存的官員們很快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皇帝這一次抄家獲得的銀子太多,太倉都堆不下。
好在,皇帝當然不會什麽準備都沒有。
老早他就在京師內城中搞了一次拆遷,建造了一個以水泥和青磚為主的大型新式建築。
現在,這個大型新式建築群的作用,也要正式揭曉。
召集了九卿之後,朱皇帝很快讓近侍給各位大臣,每人都送上了一套銀幣。
“這便是以泰西人傳來的機械,加以改進而製作的銀幣,面值有一錢、五錢和一兩,三種。”
每位大臣面前,都有三枚形狀較為規整的銀幣。
一兩大錢上,正面是兩條稻穗圖案圍繞著正中的壹兩這兩個大字,邊緣是大明中央銀行六個小字。
五錢的銀幣上,正面是竹葉圖案,環繞五錢兩個大字,其他的同一兩大錢。
一錢小銀幣上,正面是一朵菊花和一錢兩字,其他的同另外兩枚。
“這三枚銀幣,含銀差不多是九成一多一點,邊緣都有凸起,目的是防止奸人把邊緣部分切下一小塊。”
這個事,朱皇帝和李起元與一乾重臣都商量過。
接下來,朱皇帝給了他們一個托盤天平,讓他們去稱量了重量。
正好,一兩銀幣,重就是一兩。一錢也是幾乎分毫不差。
大理寺卿袁可立在親自稱量了幾個銀幣之後,神色激動地說道:“此銀幣大善,若能保證不摻假,推行天下之後,便再無火耗之弊。”
其他不知道的大臣,也一看就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這種銀幣一出,直接就杜絕了所有的火耗,鑄幣中樞還應當能賺一點錢。
左都禦史孫瑋掂量了下製作還算精良的銀幣之後,說道:“此銀幣好是好,只是不依慣例,在中間打上方孔,偏以泰西之例鑄造,怕是有些不妥。”
汪應蛟對這銀幣也是愛不釋手,他笑著說道:“憲台有所不知,使用泰西的鑄幣機,便難以打孔。若以鑄銅錢之法鑄造銀幣,厚利之下則難免有人造假。泰西鑄幣機,此時我中國尚無人能造。若奸人要仿造,此時也是辦不到的。”
眾人見識過銀幣之後,自然是都說好的。
中央銀行成立後,太倉和內帑所有的白銀都會存入。
在銀幣討論完了後,朱皇帝很快又讓近侍拿出了另外一套東西。
“這是一套嶄新的紙幣,面額有一分、五分、十分、二十分和五十分這五種。一百分當值銀一錢。
”看到這套紙幣,一些不知道內情的大臣們立刻就是大驚失色。
孫瑋立刻就怒道:“陛下,難道不知寶鈔故事!?”
“孫卿莫急,朕發行這紙幣,非是要掠奪民財。這紙錢,將實現銀本位制度,所謂銀本位,便是有多少銀子在中央銀行手裡,便發行多少紙幣,絕不濫發。百姓可以紙幣自由兌換銀幣。”
朱皇帝這麽搞,當然是試行一下,並不打算立刻就把紙幣完全推向市場,而是為不遠的未來做準備。
“大明軍中火炮,非得以銅製作,方能造得輕便,若不推行紙幣,不久便會有錢荒。”
大明如今軍工需要的銅太多,火炮和西式戰艦的船底覆銅,消耗的銅都不是一筆小數字,更不要說,十年內,工匠們就吃透水力拔絲機的技術,開始批量製造銅線,那會電池製造技術也差不多能吃透,在全國鋪設有線電報的條件就會滿足,電報一樣會大量消耗銅。
到了那時候,大明就會缺銅,銅價飛漲,產生嚴重的錢荒問題。
紙幣的信用,需要長年累月的努力才能積累出來。尤其是大明這塊被濫發寶鈔禍害過的土地上,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現在,他只打算在京師周圍試行,慢慢地建立起紙幣的信用。
好容易地解釋清楚了什麽叫銀本位,也說明了試行地點,並暗示不用紙幣給官員發工資之後,一眾大臣們才好歹被安撫下來。
“各位卿家放寬心,寶鈔的問題,乃是朝廷財計困難,無節製地濫發,也無多少防偽手段,方才使得寶鈔變為廢紙。朕卻是不缺銀子,如何會濫發?至於往後,朕也自有解決的法子。”
盡管皇帝這麽說了,但文官們對紙幣依舊是十分不信任,提出要科道監管中央銀行,務必不使得其濫發。
對此,朱皇帝也沒有不同意的。
讓大臣們摸了摸這紙幣,他們很快發現,紙幣用的紙張,貌似和一般的紙大有不同,上手的觸感就很不一般。
接下來,朱皇帝便向一眾文官們展示了工匠們製作的紙幣強大的新技術。
他直接就把一遝紙幣投入了水中。
撈起來之後,文官們很快發現,這紙幣根本不怎麽怕水,上面的顏料都沒怎麽掉色,依舊能清晰地看清上面的字跡和圖案。
“此等紙幣,乃是特殊原料製成,若無意外,十載之內,都不會有人能找出配方。”
這是近代水平的造紙技術,原料是棉和麻,就大明那些工匠,要仿製,二十年都未必辦得到。
接著,朱皇帝給他們示范了下,讓個他們拿起一張面額大比較大的五十分紙幣,正對著光線的方向。
“是不是看到了一個簡單的水印圖案?”
一眾大臣很快就驚訝地發現,他們還真看到了一個方形的圖案。
簡單圖案的水印,並不是多高明的技術,西元13世紀意大利人就發明了。當然,這會的水印技術還比較粗糙,只能造出一個簡單的圖案。
孫瑋在照著做了之後,很快讚道:“這紙幣,若各種秘法不為奸人竊取,應當是無人能仿造。”
其他大臣們,也很快對這種新技術是讚不絕口。
當然,稱讚歸稱讚,他們還是不大讚同皇帝搞這個會讓人有不好記憶的東西。
對此,朱皇帝當然是不會同意的。
發行銀本位紙幣,銅荒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要收回鑄幣權,牢牢地把金融這個核心權力掌控在自己手裡。
現在的大明,私錢泛濫,朝廷對此完全是束手無策,這讓他感覺很不好。
至於使用銀本位,而產銀地不在自己手裡,會受製於歐洲和倭國,這個問題,他不是沒考慮過, 這也是無奈之舉,大明的黃金存量終歸太少,金本位並不可行。
反正,大明都實行銀銅複本位這麽多年,也不差這一會,等把國內的問題解決,倭國他當然是要徹底控制的。
對這個中央銀行,朱皇帝暫時任命了畢自嚴以戶部侍郎頭銜總理中央銀行。
此時央行事情不多,畢自嚴就算能力差點,不懂金融,在皇帝的親自指點下,暫時也應付得過來。這位年紀還不算太大,也還有學習的能力,慢慢學,也總是能勝任這一要害職位的。
配合中央銀行的出現,朱皇帝還寫了一篇科普貨幣金融知識的文章《錢源》,直接刊登在了邸報上,同時還寫了白話文版本,交給天下的識字的閱讀。
這篇文章,考據了錢這個字的源頭,指出了貨幣的本質,同時具體分析了寶鈔等紙幣的濫發,以及大明銀本位確立的原因,甚至對重新發行紙幣,也提出了十分謹慎的態度,指出若不能保證不因為缺錢而濫發,便不如不發行紙幣。
李起元說道:“陛下此文大善,貨幣乃一般等價物之說,切中要害。某先前還憂心,大明又要重蹈覆轍。如今看來,起碼陛下這一朝,發行紙幣應當無憂。”
孫承宗搖了搖頭後說道:“怕就怕後人不肖,便是雄才大略如太祖成祖,不也因入不敷出,濫發紙幣,把寶鈔變為了廢紙。”
朱皇帝倒是不大擔心,不出意外,大明會很快進入工業時代,那個時候,他的後代若是因為缺錢濫發紙幣,那破國還是直接滅亡了得了,因為實在太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