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暫時收手,倒不是找不到借口,而是準備將這幫勳貴一網打盡。
相比於大案,他也更關心今年的秋收,畢竟京師的存糧關系到他計劃成敗。
好在,今年倒是沒有什麽大災,皇莊和北直隸各州縣收成都不錯,再加上京師本身的存糧以及還在路上的漕糧,足以支撐一段時間。
秋收之後,朱皇帝一下子要從皇莊中抽走五萬左右的青壯勞動力,明年皇莊的田地肯定會遇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度讓朱皇帝有些苦惱。
好在,經過兩年多的時間的試驗,大明第一款蓄力自搖臂收割機終於正式定型。
一眾西學愛好者,也受邀參觀了這次收割演示。
眼前的人收割黍米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彎腰,更不用揮舞鐮刀。有人趕馬,有人操控機器,還需要有7個輔助人員去配合打捆,不然,這些黍秸就會影響下次收割行程。九人十小時,便能收割70畝以上的田地,完成以前幾十個人一天的工作量。
看到這種古怪的搖臂式收割機快速在田地裡穿梭,將黍米輕松收割。一旁圍觀的一眾學者和士紳們,都再次發出了讚歎的聲音。
徐光啟看著這個他高度關注的新工具,不由歡喜地說道:“有此蓄力收割機,便不怕來年冬麥不及收割,爛在地裡。”
這個收割機,雖說這會被用來收割黍米,但主要用途還是夏收時搶收冬小麥。
全程參與研製的機械發明家王徽歎道:“研製過程卻是頗為艱難。”
首先,一個加工精度問題,就花了很長時間,最終還用了大量的通止規才解決。這種收割機,大部分構件都是木頭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木頭都行,木頭變形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就讓研製小組品嘗了很多次的失敗。
徐光啟對此當然是有所了解的,他笑道:“閱覽皇上命人編纂的《技術史》,我等方知,先賢改進各種工具之艱辛。相比遠古,這收割機研製其實已是頗為順利。”
王徽對此,當然也是讚同的,“子先此言極是,鐵器先秦便有,可普及在前漢,合用的鐵犁卻是唐時才出現。期間先民耕種之勞苦,我等卻是實難以想象。”
徐光啟聞言不由優越感十足地說道:“其實去問一問泰西之人,便可知曉。在下聽聞,泰西許多地方,如今都沒有合用的鐵犁。”
朱皇帝介紹技術發展的書籍《技術史》,如今已經有不少人讀過,多少也讓大明的士紳對技術不再不屑一顧。最起碼的,皇帝在書評中講過的,沒有鐵器在漢代的普及,就沒有農業的大發展,沒有廉價竹紙等紙張的推廣,就沒有科舉製的推行,這些事實,士紳們就無法反駁。
技術史這一書,已經開始讓許多士紳們認識到,崇古薄今的思想可能是大有問題的。
此時的機器遠不如後世的效率那麽高,再加上農田不夠平坦,田壟太多機器轉彎麻煩,一路上灑了些麥子在田裡,這讓過慣了苦日子的農民們分外覺得心疼。家裡的婦人跟在收割機的後面,將灑在地上的麥粒一點一點的揀起來。
收割完成的黍米,很快被送到了田地邊,一個較為複雜的鐵製機器上。
將黍米送入後,隨著農夫賣力的踩踏,這個腳踏式的脫粒機,也很快轉動起來,將黃米從秸稈上脫出,收集到機器旁的空地上。
看著脫粒機順利地工作,王徽高興地說道:“如今,這脫粒機,也算是試製成功。此後農夫們便不必擔憂收獲時來不及脫粒,糧食為雨水淋濕霉變。”
“這機器之用,雖不能提升產量,
但節省人力,搶收糧食,都是極好。”一眾圍觀的士紳們都對這兩種工具是讚不絕口,此時的大明,儒生們倒是沒有幾個會把奇淫巧計掛在嘴邊,何況就算是滿清時代,也沒有幾個士紳會認為發展農具技術是不對的。
這一次的演示,很快被登上邸報,完成研製工作的人員,也受到了皇帝的親自嘉獎。
目前為止,這兩種新式農具的製造,對技術的要求還是不低,要真正大范圍推廣,還需要不少的時日。
另一時空,就算是新中國,於五、六十年代大規模製造這類蓄力機械和收割機,在推廣中都是遇到了不少問題。朱皇帝自然不會指望,大明在幾年內都用上蓄力收割機。在他看來,到明年夏收,能把皇莊裡種植的冬小麥都收割了,就是很大的成功。
除開新工具,美洲棉等新作物的試種,在今年秋收季節也取得了比較喜人的成果。
沒有經過西方專家長期育種的美洲棉,產量上並不比亞洲棉花高多少,不過能多一點點,也已經是相當不錯。只是,目前種苗基地的棉花產量都不夠,大規模推廣,顯然還需要不少的時日。
這兩年勇衛營又補充了一批新的武將。
其中官位最高的,是武進士出身的老將林兆鼎,以副將職領三個營;金山衛世襲指揮同知侯承祖以參將職管三個營;鎮番衛世襲指揮使李昌齡以參將職暫管三個營。
這些人都是朱皇帝考察過, 忠誠度和能力都沒有什麽問題。大部分都是世襲衛所軍官出身,這個倒也沒有什麽辦法,軍校不是那麽好辦的,他選用武將,暫時也只能從體制內選擇。
其中,林兆鼎這個人比較有意思,他稍長負奇氣,不喜科舉。曾投筆歎曰:“大丈夫當如班仲升(班超)、傅介子(西漢勇士),立奇功萬裡外,安用取效於毛錐間乎?”表現出遠大志向。這位在另一時空在奢安之亂中有戰功,戰術也是火器糊臉,然後一波流,對新軍實際學習自英國龍蝦兵的打法十分認同。
在沈有容封爵之後,還呆在勇衛營的這幾位個個都是紅了眼,都不時地請求領兵去遼東。
秋收後,勇衛營會由林兆鼎帶著約五個營一萬新兵,前往遼東補充進東江新軍,同時調回一萬東江軍老兵與勇衛營進行混編,保證編制擴大,戰鬥力不會有大幅度的下降。
這一次的調動,朱皇帝會把毛文龍和曹文詔等人調回來,放到身邊嚴管一陣子。這幫人,一和各鎮的軍頭接觸,就有點故態複萌,雖還沒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但仗著軍功行事也多少有些肆無忌憚,實在讓朱皇帝感到有些頭疼。
目前,朱皇帝唯一比較發愁的,只是新的京營武將缺口會比較大。畢竟大明八萬多的世襲武將,他也不可能一個個地去考察,只能翻史書挑出一批考察。
他現在確實是感覺到,發動太早,讓自己稍微有些被動。
好在,新的京營,大部分士兵都是皇莊子弟,忠誠度都不會有問題,即便新調入的武將不行,他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