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他改變了大明》八.科學和技術
  吩咐事關科學理論本身的一些事之後,朱皇帝又拿出了一本書,“這是一位在野算學大家在先生譯著的加以修訂增改的《幾何原本》,有先生未能竟全功之後9卷。朕近日讀之,大有收獲。”

  徐光啟聞言後,幾乎是一把從近侍宦官手裡把這本書搶了過去,未能把《幾何原本》翻譯完,一直都讓他覺得遺憾無比,現在看到了完全翻譯本,他如何能不激動,至於這作者的水平,徐光啟也不懷疑,作為少詹事這種東宮屬官,他和朱皇帝其實並不陌生,很清楚朱皇帝的數學水平。

  隻是,很快他就察覺到那位近侍正皺著眉頭看著他,很快他又想起自己這是君前失儀了,立刻就伏地請罪,“臣於君前失儀,失卻大臣體面,還請陛下責罰。”

  “先生快快請起,先生的心情朕能理解,此番先生無過。”

  徐光啟連忙起身,“不知這位李善蘭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

  “此人隻留下了這一本書,至於籍貫何處,朕也不知。獻書之人說過,這位李善蘭先生,仙逝已有幾年了。”朱皇帝說著臉上不由自主地閃過了一絲不自然的神色,這個話題就有些尷尬了。朕上哪去給你把另一時空的清代數學家李善蘭先生找來,這一時空,人家的不知多少代的祖宗都沒出生呢。

  徐光啟聞言不由露出了一絲遺憾的神色,長歎了口氣後說道:“未能結識此等大賢,實在是臣生平之一大憾事。”

  對於科學的最重要的基礎工具數學的發展,朱皇帝也不急,有他這個大學數學門門95分以上的當世最強數學家在,這時代的人只需要把他留下的課本吃透了暫時就完全足夠甚至超出不少了,數學這玩意,很多時候都是超出時代科技水平不少的,另一時空甚至有人認為當時數學的發展已經領先300年。

  一想到這個世界以後大學裡掛了高數的學渣們要詛咒的不會再是牛頓和萊布尼茲,而是大明天啟皇帝陛下,朱皇帝就覺得有些得意。

  把《幾何原本》交給徐光啟後,朱皇帝又拿出《論各種三角形》這本重要的數學著作,以及兩本朱皇帝版的《中學代數》和《中學幾何》課本。

  同時,朱皇帝還交代給了徐光啟兩個任務,必須要讓這些人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在與自己溝通後完成自然科學圈子裡各種概念、符號和學術術語的統一,消除交流中的障礙,以促進大明科學的發展。

  對科學發展,朱皇帝暫時並不著急。

  這年頭西方的理論水平,連另一時空後世的初中水平都沒有,擁有全套中學課本的他根本不需要什麽太多人去研究理論,所以有一批徐光啟這樣的人研究科學就夠了。

  對科學技術發展史有了比較清醒認知之後,朱皇帝很清楚科學和技術聯系在這個時代並不是那麽的緊密。在這個技術水平不夠的世界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法制造出化學分析天平、秒表和千分尺等精密量具,很多理論要聯系實際所必須的定量分析的基礎條件都沒有,大多數的科學理論根本無法用於指導生產。就是即將誕生的神級人物牛頓,他構建的經典力學理論其實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作用也基本上等於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更多的是技術專家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推動下完成的。現在這個世界,更需要的也正是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這類更偏向技術側的專家。

  閱讀了大量科學技術史相關的書籍過後,朱皇帝也發現,以前困擾他的李約瑟難題和中國古代為何沒能爆發工業革命這兩個問題,

他似乎有了初步的答案。在他看來,先拋開科學思想產生需要解決的哲學和邏輯學層面的問題不談,就算中國古代產生了科學思想,讓科學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更多是由經濟因素主導的技術瓶頸面前,科學發展也一樣會停滯不前。說到底,科學理論隻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經濟基礎的支持。  很簡單的例子,就算弄出經典力學理論,沒有製造精度達標的各種量具和卡文迪許扭秤等精密實驗裝置的技術能力,牛頓的那些定律也隻是個數學模型看起來很完美和諧的猜想而已;就算現在提出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定律和元素周期律,沒有製造精度達標的天平的技術能力,這兩個化學定律也隻是猜想;而生物學方面就更明顯了,沒有製造放大倍數夠用的光學顯微鏡的技術能力,要讓生物學進入微觀階段就更是癡人說夢。而連另一時空現代中學水平的科學理論都沒法用實驗去證實,後面的科學發展會是怎樣更不用多談。

  確定優先把技術方面的短板補上這個大方針之後,朱皇帝對大明的科技發展也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規劃。對於如何改造大明的經濟運行模式以促進技術發展,朱皇帝在大方向上已經很明確,由政府主導的國有企業主導產業發展是根本,作為一個工業黨,面對大明這麽個貧困落後的農業國,他實在很難不著急,除開集中力量辦大事由自己主導的產業之外,對私營的工業產業項目也一直很有扶持的想法。

  隻不過,琢磨了半天之後,他發現除開采煤業和玻璃等少數新興產業或者有安置多余的就業人口能力的產業之外,其他的大多數傳統產業他都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

  另一時空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誕生的關鍵發明珍妮機他就暫時不敢丟出來,原因無非是生產效率提升後,大量的手工業紡織工人必然會失業,大明暫時沒法安置那麽多失業工人,將會嚴重地破壞社會穩定。另一時空的英國佬佔著廣大的殖民地可以安置多余的人口,也有許多其他的產業消化失業人口,就是這樣,他們依舊在珍妮機問世時鬧出了守舊派搗毀機械的破事,而眼下的大明沒有另一時空近代英國那麽好的條件,整個社會的思想風氣也更保守頑固,搞出珍妮機產生的不良後果只會更嚴重。

  英國佬完成工業革命的最大的支柱產業紡織業,在大明這暫時基本上是被廢掉了。

  很早以前,朱皇帝就接觸過一些有關天朝古代發展問題的論文,這些文章都有中國古代過多的廉價勞動力供給逆向淘汰了許多水力機械,導致工業技術起步階段的積累不夠,產業難有向現代大工業升級的觀點。現在,在實地考察了大明的手工業發展之後,朱皇帝對這類觀點基本上算是認同,大明的水力機械工業的發展現狀確實是堪憂,原因也正是用人比粗糙的機械便宜。

  在發現由於自己得到了外掛,大明可以跳過由市場主導技術發展完成工業技術積累的許多原本必經的階段,大明的許多產業依舊存在轉型上的問題之後,朱皇帝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天朝古代發展上的問題,還真是和另一時空有些人認為的人口密度太高有莫大的關系。

  盡管清楚過多的人口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朱皇帝卻不會視人口為包袱。在他看來,人口才是大明最為寶貴的財富。在朱皇帝這個未來的帝國主義頭子眼裡,地球上有那麽多的無主土地等著他去佔領,人多並不是壞事,要是這會大明的人口隻有國初那幾千萬人,連把本土開發好都不夠,他才要發愁。

  作為一個曾生活在另一時空現代社會的人,朱皇帝也很了解完成工業化後的各國都十分頭疼的少子化問題。在他看來,在未來人多是好事,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底子撐著,再怎樣少子化,國家都不會有被徹底騰籠換鳥的危機,就算錯過了第一波的工業化浪潮,以華夏文明的底蘊,也一定能趕上來。像西方各國那樣,亡族滅種的可怕未來搞不好都會出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